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15771000000066

第66章 别把考分当做孩子的“命根子”

现在中国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仍属于分数教育。这是中国应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家庭的分数教育是学校的应试教育的折射。

应试教育把考试成绩看成几乎是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它也是评价老师教育效果的标准。这种分数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必然会为父母树立起一个盯着分数不放的观点。孩子考了高分,父母荣耀,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父母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父母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自己孩子考试的分数时,父母便眉飞色舞,情不自禁。当自己的孩子考试分数低时,当别人问起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往往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情绪低落,感觉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伤。

我们并不一概地反对看重分数,因为学生考试的分数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而科学的考试方式所评定的分数还是有相当重要价值的。一般说来,学生的考试分数高,在某种意义上表明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好。

但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并不表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必定会成才。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更不表示他的将来一定是没有作为。作为家长,决不能仅仅看重孩子的分数。

如果父母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考试成绩教育上,那就会忽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而父母应该知道,家庭教育应包括做人教育、性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教育。这样的全面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只看重孩子分数的家长实在不少,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忧虑:

一位40多岁办了内退的母亲说:“我内退的目的就是在家把孩子的生活管好,帮助孩子学习,让他能考高分,我退休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我孩子的分数。”

一对夫妻在讨论孩子成长情况时,丈夫说,这孩子不太懂礼貌,对师长和同学说话都没礼貌,那怎么行呢。妻子马上辩护说,只要孩子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礼貌不礼貌是小问题,上大学看你分数,你过不了录取分数线再怎么有礼貌也只能是落榜。

一位高一的学生在解一道数学题时,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解出了这道题,答案与书上的答案一样,但解题模式不一样。他很高兴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说:“可不要这样做,你现在做练习的时候,老师可能判你对,到高考就可能扣你分,书上怎么讲你就怎么做,老师怎么讲的你就怎么做,你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不按书上的要求做,高考要吃大亏的。”

作为家长,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家长同时也应该教育与关心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个性,怎么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怎么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而决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都用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