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晋商之魂:200年老店的昌盛秘诀
15771600000059

第59章 李安民

李安民,生于1945年,山西人。任山西安泰国际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3年正值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山西介休义安村实施,农村三级所有制解体,义安村生产队纷纷把集体的农械具卖给社员。为了避免干部占便宜,规定干部不准买。买到农械具的各奔前程,而剩下的老弱病残和干部却为日后的生计发愁。做了10年生产队会计的李安民,早就看准了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当这些没有着落的人找到他来拿主意的时候,李安民拍着胸脯说:办焦化厂,资金我自筹,炒下豆豆大家吃,打了砂锅我一人赔。我就不信不能脱贫致富。就这样,李安民自筹5000元,拉上27人,办起了晋中地区第一家私营焦化厂——义安安民焦化厂。

李安民办焦化厂,最初的炼焦工艺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坑式土法炼焦,技术和设备都非常落后,但因投资小,见效快,适应当时中国短缺经济的需求,很快就积累起资金,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1985年底,企业的资产就达到了100余万元。吃过大锅饭苦头的李安民在企业体制上做了第一次的大胆改革,把本属于自己个人的资产化为股份,拿出30%分拨给职工,企业更名为义安焦化厂。到1988年底,固定资产就超过了千万元。1993年最终形成的185名股东,组建了山西安泰国际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李安民第一个10年办企业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主线,那就是从1985年到1992年,企业先后投资2500万元进行了4次大的技术改造。

最初的土法炼焦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差,适应范围小,环境污染严重,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也与国家环保政策不符。当时介休几乎是“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如此严重的污染和李安民常说的座右铭“与政府一心,和乡亲们同心,对职工关心”相违背。李安民常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正是这样,李安民第一次就投资20万元,将坑式土法焦炉改造为LL型焦炉,实现高空集中排烟。第二次是1986年,投资100万元引进萍乡炉。第三次是1987年,投资600万元,自行设计、研制“介休一号”。第四次是投资1300万元,把“介休一号”改造为JKH-89型焦炉。这样,产品质量和“三废”治理上取得实效。

李安民的原始积累和很多民营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安泰10年的创业,主导产业单一化,围绕炼焦主业的规模扩大和档次提高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为企业的扩张进行原始积累。原始积累是从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得以实现的。

安泰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科工贸、产销于一体,跨洗煤、焦化、冶炼、建材、发电等产业的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煤炭洗选、焦炭、生铁、水泥及其制品、电力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冶金焦、生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安泰集团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李安民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民生银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