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15772200000023

第23章 饮食营养(20)

高粱一般经加工制成高粱米或高粱面。由于高粱子粒的皮层中含有较多的单宁,且子粒颜色越深,单宁含量越高,因此,单宁的涩味就影响到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可利用性。人们常觉得白高粱的口感要比红高粱好,一部分道理就在于红高粱中的单宁物质较多。另外,高粱子粒的皮层中还有一种蜡质,它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利用。有基于此,加工高粱时应尽可能将它的皮层全部去除,这样就可以消除单宁和蜡质对营养吸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小米忌与中药杏仁同食

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淀粉72~76克,钙29毫克,磷240毫克,铁47~78毫克,其中70%是淀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谷类。小米中的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每100克的能量约为14863千焦。

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做成小米粥后很容易消化,常用来作为病人的膳食,同时也是普通人所喜爱的食品。中医认为,小米有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等医疗功能。《本草纲目》认为,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适宜于失眠、体虚、低热者食用。

据《日用本草》记载:“粟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因此,在服中药杏仁时忌食小米。

小米的常见烹调法是煮小米粥,焖小米干饭,煎小米饼,做小米面窝窝头,但以煮小米粥最为多见。

用小米煮粥,既可单纯煮小米粥,也可配一些绿豆、黄豆、红薯、赤豆同煮;既可将小米磨成小米面与绿豆或碎黄豆同煮,又可用小米粒与绿豆、碎黄豆同煮。

熬小米粥时上面浮的一层小米油,营养特别丰富,素有“代参汤”之美称,适宜老弱病残者食用。由于小米中赖氨酸的含量很低,若以小米为主食,要注意与动物性食品或豆类搭配。

日常饮食中宜多吃大豆制品

大豆被称为“营养之花”、“豆中之王”、“田中之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363克,是小麦的36倍,玉米的42倍,稻米的5倍,番薯的10倍,比牛肉、鸡肉、牛奶高2倍以上,比猪肉高1倍,且品质较好,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接近全脂蛋白。大豆脂肪含量也很丰富,高达15%~20%,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此外,大豆还含有特殊成分——皂甙,具有抗炎症、抗溃疡及降血脂的作用。每100克大豆还含有粗纤维48克,钙367毫克,磷571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04毫克,维生素B1079毫克,维生素B2025毫克,尼克酸21毫克。

现代医学认为,大豆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抑制人体发胖,防治缺铁,补充钙质以及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积存,增强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降低血糖和防癌抗癌的作用。中医认为,大豆性平味甘,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

青大豆嫩食、炒吃或煮吃,有补肝养胃、滋补强壮之功效。黑大豆蛋白质含量最高,有助于长筋骨,并有悦颜面、乌须发、明目宁心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大豆的制品种类很多,有豆浆、豆豉、豆芽、豆腐乳、豆皮、腐竹、豆腐脑、酱油等。大豆炒吃、煮熟吃和做成豆腐吃,其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50%、655%和90%~96%。由此可见,食用大豆时最好把它加工成豆制品食用,对人体更有益。

不宜过多吃粉丝

喜欢吃粉丝的人,有的一次能吃一大碗,有的甚至以粉丝为主食充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卫生的。

很多人不知道,粉丝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已在制作粉丝的粉浆中添加了05%左右的明矾。加入的明矾与粉浆凝聚在一起很少逸离,而随着粉丝的成型和干燥,明矾的含量毫无减少。众所周知,明矾中含有较多的铝,因此粉丝是含铝食品。大量食粉丝,也就大量摄入了铝。

铝对人体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加以控制。根据科学测试,每人每日允许摄入的铝量为每千克体重1毫克。又据测定,人们从日常使用的铝制餐具中摄入约4毫克铝,从天然食品中每天约摄入12毫克铝。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粗略地计算出允许食用粉丝的数量。还要注意,食用粉丝后,不要再食用油炸的松脆食品。因为那些油炸食品中含有的铝也是非常多的,它们与粉丝合在一起,会使人的食铝量大大超过每日允许的摄入量,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

忌吃煮后颜色变红的元宵

有的市售元宵水煮后,会出现杏黄、棕黄以至红褐色等现象。这种变色元宵失去黏性,元宵皮发硬,略有酸味,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但吃后尚未出现中毒反应。元宵变色,是因为糯米粉中含有丰富的酵母菌之故。红酵母菌的菌落呈粉红色,它污染糯米粉后,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便大量繁殖。据测定,当糯米粉含水量达40%~50%,温度在20℃时,是红酵母菌繁殖的最好条件。当红酵母菌的数量在糯米粉中达到228个/克时,水煮元宵则会出现粉红褐色斑点。若高于这个比值,则呈红褐色。红酵母菌除能引起元宵变化外,还能使玉米面、大米、面粉、牛奶、水果、肉、泡菜等出现红变。红酵母菌严重污染的食物,也能变质,不可食用。

豆腐忌与菠菜同煮

菠菜与豆腐,一青一白,二者相配烧菜做汤,既好吃又好看,特别是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更是喜欢。相传,清代皇帝在江南微服出游时,在一百姓家吃到一道非常好吃的菜肴,回宫后就要御厨如法烹饪,并给这道菜起名为“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这就是最普通的菠菜烧豆腐。其实,二者相伍烧菜做汤并不科学。

从二者所含成分来看,除营养物质外,豆腐中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钙,而菠菜中则含有草酸,在烹制这道菜的过程中,这几种物质相遇会生成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即草酸镁和草酸钙。这种物质食入人体后如不能及时排泄,就会影响健康,尤其是肾炎病人或肾功能不好者还会引起尿色混浊。所以,最好不要用豆腐和菠菜相配炒制菜肴。

用化肥生发的豆芽不宜食用

生发豆芽所使用的化肥,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都是含氨类化合物。这些氨类肥料,在细菌作用下,可以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可使人得胃癌、食道癌、肝癌。因此,用化肥生发的豆芽不宜食用。买豆芽时要注意,豆芽如粗壮发水、色泽不正、有氨臊味者,大多是用化肥生发的。

鲜牛奶忌高温加热

鲜牛奶必须要加热消毒才能给小儿饮用,但加热时间要短,温度要低一些。因为加热到沸腾时,其中有些营养成分就会被破坏,如牛奶中乳糖被焦化,分解成乳酸和甲酸,沸腾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营养成分破坏就越多。煮鲜牛奶理想的温度应控制在75℃左右,这时可见牛奶表面有小的波动,用文火保持20秒钟左右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同时,营养成分的损失也能降低到最低限度。但婴儿如果消化吸收不好,这时就应该延长牛奶煮沸时间,使牛奶中脂肪球变得细小,有利于消化。

冲奶粉忌用酸梅精作甜味剂

酸梅精是用乌梅、砂糖、柠檬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因此,酸梅精及其水溶液均呈明显的酸性。奶粉是由鲜牛奶经过浓缩,喷雾脱水而成。

新鲜牛奶本身就有一定的酸度,如果把奶粉和酸梅精放在一起用水冲泡,酸梅精中的柠檬酸就与奶粉中的蛋白质充分作用,从而出现蛋白质凝结现象,愈是搅动,凝结现象愈明显。

冲奶粉时,一般都是加白糖,而不能用酸梅精或类似酸梅精的山楂精、菠萝精、橘子精等作为甜味剂。

牛奶与果子露混合饮用危害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已被大部分家庭所食用,不但是婴儿的饮料,也是主食。有的家长在牛奶中加入适量的果子露,认为这样可以增加牛奶的甜味,但是常常会发生大便秘结。所以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这样做。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子露属酸性饮料,在胃中能使蛋白质凝固成块影响吸收,从而降低牛奶中的营养价值,婴儿会越喝越瘦的。但是在饮用牛奶后1小时单独饮用果子露,这样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能防止便秘。

忌多吃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年糕、粽子、元宵等不易消化吸收。各种干果易诱发口干、口疮、便秘;煎炸、油脂类食品不易消化且易使胃内饱胀而影响正常进餐,故都不宜多食。

不宜多吃罐头食品

罐头在加工过程中常使用防腐、色素等人工合成添加剂。成人由于肝脏解毒功能比较健全,食用后对身体并无不利影响。但儿童发育尚未成熟,肝脏解毒功能尚不完善,倘若吃罐头食品过多,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甚至会引起一些化学物质的积累而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小儿宜少吃罐头食品。

不可乱补人参

目前,人参已成为大家喜爱的食品而流通全国各地。这是因为人参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如人参皂甙、腺甙、天门冬氨酸和具有蛋白质特性的缩多氨基酸多肽类物质,而且具有“补五脏,安精神,除邪气,开心益智,轻身延年”的作用。但是人参也不可乱用,特别是儿童更要注意,这是因为人参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吃了大量的人参食品以后便可以发生性早熟,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鱼松中氟化物超标严重危害健康

鱼松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有些家长便常给孩子大量食用,这对孩子健康也有不利的一面。

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并且食后吸收率也很高。如果一个儿童每天食用10~12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中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数量就相当可观了。人体摄入氟的安全值为每日3~45毫克,如超过此值,氟化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食物性氟化物中毒。一旦发生氟中毒,7岁以上儿童可出现氟斑牙,严重的可出现牙齿早脱或氟骨症。不能把鱼松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给儿童长期大量食用。

不宜滥补赖氨酸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搞营养滋补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人在牛奶、肉、蛋、禽、鱼等含氨基酸丰富的食品中,还加入赖氨酸。但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做,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还会打破氨基酸的平衡,影响身体健康。

专家们做了这样的实验:给动物大量加用某些必须的氨基酸,结果,不但没有促进这些动物的健康生长,反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发育。由此可见,在富含氨基酸的食品中强加入赖氨酸,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弄不好反而会起到帮倒忙的作用。因为人体生命的维持,必须要求摄取全面的营养,保持营养平衡,不能偏执于一面。

多吃酸梅精易导致溃疡

经常发现一些儿童手里拿着一小袋酸梅精,吃得津津有味。要知道多吃酸梅精对儿童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人体胃中的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平时胃中有酸性物质,对胃之所以没有什么影响,是因为胃壁有黏膜作为屏障对胃壁可起保护作用。如果长期多吃酸梅精,胃酸会明显增多,再加上儿童的胃黏膜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侵入,长时间胃酸增高是引致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儿童忌多吃酸梅精。

常食“爆米花”造成抵抗力下降

“爆米花”是儿童很喜欢吃的零食。但“爆米花”中含铅量是非常高的。每千克“爆米花”的含铅量,可高达20多毫克,平均也有10毫克以上,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糕点类的含铅量不得超过05毫克。

“爆米花”之所以含铅量高,主要是因为爆米机的铁罐内有一层铅或锡合金。当铁罐加热时,一部分铅便以铅蒸气和铅烟的形式直接污染了食品。特别是在迅速减压爆米时,铅更容易吸附在爆米花上。铅被人体吸收后,不可避免地要危害神经、造血和消化系统,可以造成儿童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中毒者可以表现出烦躁不安或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儿童对铅吸收比成人高几倍,食入过量的铅,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吃酒心糖危害机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酒心巧克力,种类繁多,如特曲巧克力、曲酒酒心巧克力、洋河酒心巧克力等等。另外,还有在食品包装盒上标明主要成分,并注明其特点为“强心健脑,助长发育,老少皆宜”。因此,很多家长便买来给孩子食用,却忽视了其中的酒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危害。尽管酒心巧克力中,酒的成分不是很多,可是如果经常吃或吃得过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如经常食用,还可能成为儿童饮酒的媒介物。儿童是不宜多吃酒心糖的。

过多吃冷饮易导致胃肠疾病

在炎夏盛暑,孩子们都爱吃些雪糕、冰棍、冰淇淋等冷饮。如果吃得适量,对儿童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在高温的影响下,儿童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浓度降低,肠液在单位时间内分泌的消化酶也减少,往往导致食欲不振。

吃些冷食不仅使孩子感到凉爽,能够调节一下消化道的机能,而且冷饮中都含有牛奶、糖、蛋和淀粉,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给孩子补充一些热量和营养。但是,有些孩子不管什么时间,什么情况,想吃就吃,而且吃起来没个够,这样对身体就没有好处了。其原因是:

1冷饮吃得太多,会刺激胃肠平滑肌,引起胃肠的强烈收缩,造成孩子肚子不舒服,甚至肚子疼。

2人体内的大部分酶在接近人体体温37℃时,催化性能最好,活力最强。孩子如果吃过多的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下降,减弱消化食物的能力。这就是有些孩子吃冷饮后产生胃疼,甚至呕吐的原因。

3冷饮中含有一定的热量和养分,吃得过多,会影响正餐,时间一长,会出现营养不平衡和热量过剩的问题。

因此,吃冷饮要适可而止。

过多食冰淇淋易导致胃受伤

冰淇淋主要由3种成分组成,其中脂肪占7%~16%,蔗糖占14%~20%,蛋白质占3%~4%,每100克冰淇淋的热量约为8374千焦。所含的脂肪主要来自于牛奶和鸡蛋,有较多的卵磷脂,可释放出胆碱,对增进人的记忆力有帮助。脂肪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冰淇淋中含有的糖类,由牛奶的乳酸和各种果汁、果浆中的果糖以及蔗糖组成,其中的有机酸单宁和各种维生素,可以给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事实证明,儿童多吃冰淇淋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为冰淇淋是寒凉食品。不少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过量吃冰淇淋常导致胃受伤而无力消化食物。尤其是患有“上热下寒”证的儿童,就更不应该多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