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15772200000027

第27章 饮食营养(24)

动物肝脏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的孕妇怀孕后就想多吃动物肝脏,以补充营养,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可是近几年来营养学家研究证实,在妊娠初期孕妇吃动物肝脏,可导致胎儿畸形。

这是因为,动物肝脏尤其是鸡、牛、猪肝,每100克含维生素A的平均值为正常每日规定饮食量所含维生素A值的4~12倍。早期妊娠妇女吃动物肝脏等于大量摄入维生素A。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A过量会引起发育异常,很可能由于它干扰神经上皮细胞内的DNA合成,使细胞分裂周期延长,导致细胞增殖速度降低,从而表现出各种组织长生、分化异常所致。有人认为,过量维生素A阻碍了腭的生长发育,使两侧腭叶未能及时吻合而形成腭裂。也有人认为,维生素A的致畸作用在于改变了体内硫酸黏多糖的代谢,体内硫酸黏多糖合成减少所致。可见维生素A过量对人体及胚胎可能有害。

孕妇忌长期服用鱼肝油

由于鱼肝油所含的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有些孕妇就多吃鱼肝油以其滋补身体,促进钙质吸收,帮助胎儿发育。这种想法有道理,孕妇也可以适当吃些鱼肝油,但积蓄维生素D过多则对胎儿不利。研究表明,孕妇体内维生素D含量过多会引起胎儿主动脉硬化,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引起肾损伤及胎儿骨骼发育异常。

胎儿在母体内长到5个月时,牙齿开始钙化,骨骼迅速发育,这时孕妇为补充体内钙质可以多吃些肉类、蛋类和骨头汤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此外,孕妇还应常到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这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自身制造出维生素D,不必长期过多服用鱼肝油,也完全可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还有报告证明,维生素A(鱼肝油主要成分之一)过量服用,可使孕妇进食锐减、头痛及烦躁。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B2

维生素B2是一种黄色物质,由于分子含有核糖醇,故又名核黄素。核黄素是机体中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的组成成分。这种辅基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黄素蛋白。黄素蛋白是组织呼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类物质。妊娠期母体代谢旺盛,故核黄素需要量有明显增加。研究发现,妊娠后4个月尿核黄素排量明显下降,而分娩后就迅速回升。妊娠期核黄素不足或缺乏,可引起或促发孕早期妊娠呕吐,孕中期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孕晚期核黄素缺乏其危害比孕早期小。因此,必须重视孕早期核黄素的补充。

核黄素存在于多种食物中,但从人体需要看,均不够特别丰富。一般动物性食物含量比植物性食物高,以内脏最为丰富,如羊肝、牛肝、猪肝、猪心、羊肾、牛肾、猪肾、鸡肝、鸭肝以及鳝鱼、海蟹、鸡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中如黄豆、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金花菜、雪里蕻、韭菜、海带、黑木耳、紫菜、花生仁等也是比较丰富的。由于蔬菜在膳食中占有较大比重,故是膳食中核黄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抗脚气病维生素。研究发现,若人体硫胺素不足,不仅使糖类代谢发生障碍,还将影响机体整个代谢过程,而且丙酮酸不能继续代谢,还影响氨基酸与脂肪的合成。人们长期大量食用精白的米和面粉,而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多种副食品,易造成硫胺素的缺乏。患者即易发生脚气病,并表现为体弱及疲倦,然后出现头痛、失眠、眩晕、食欲不佳以及其他胃肠症状和心动过速,继而出现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碍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孕妇硫胺素不足或缺乏会更加明显地表现为疲倦、乏力、小腿酸痛、心律过速等。这是因为妊娠期间母体及胎儿代谢水平增加,对热能需要增加,随之也必须使硫胺素供给增加的缘故。

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有猪肉和动物肾、肝等,蛋类含维生素B1也不少。含维生素B1较多的植物食品有糙米、标准面、小米、玉米、各种豆类、花生仁、核桃以及炒葵花仁等。粮食碾磨越精,加工粮中硫胺素含量越低,故应适当控制粮食加工精度。

孕妇忌孕前缺乏营养

妇女在孕前补充营养很重要,其原因有二:一是妇女营养不良,可导致不孕;二是孕妇在孕前营养不足,可导致孕初胎儿缺乏营养,影响胎儿发育。

妇女营养不良,可导致不孕。这是因为,母体是否健康以及营养是否充足,会使卵子的活力受到影响。例如,严重营养不良的妇女,会导致闭经而不孕;青春期女性营养不良可导致月经稀少而闭经,影响到以后的生殖能力;一些妇女由于挑食、偏食严重,也会导致某些营养缺乏,进而造成不孕。

孕妇在孕前营养不足,可导致孕初胎儿缺乏营养。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发育,前1~3个月胎儿的各个重要器官如心、肝、肾、肠和胃等都要在这期间分化完毕,并初具规模,而且大脑也在急剧发育。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胎儿必须从母体那里获得足够而齐全的营养,这些营养的一部分需要孕妇在孕前体内有所储备,否则将会供应不足。再者,恰恰在怀孕以后的1~3个月这一关键时期,正是孕妇容易发生妊娠反应的时期,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进食等反应,从而影响充足营养的摄取。如果孕前妇女营养不足,体内无必需的营养储备,胎儿不能从母体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就会影响胎儿早期发育,出现分娩小样儿(即足月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机会增多,甚至有的母亲由于孕前缺乏维生素A或锌,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此外,孕前营养不良的妇女,可能影响乳腺发育不良,产后分泌乳汁不足,会影响新生儿的喂养。相反,那些孕前营养状况好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不仅体重符合标准,健康情况较好,而且抵抗力强,患病率较低。

因此,为了能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妇女在想要孩子的时候,就必须做准备,开始适当增加营养。当然,具体从何时起做准备,增加什么营养,增加多少,还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到怀孕时能达到比一般人体质稍好一些即可。本来身体较胖或已超重的妇女,就不必过多增加营养。如果是营养状况一般的妇女,应该从孕前3个月开始,注意多摄入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其中尤其不可忘记钙、铁、碘、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要多吃些水产品、骨头汤、瘦肉、动物肝、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品会满足孕妇本身和胎儿各方面营养的需要,有利于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如果是自觉可能缺什么营养的妇女,也可请医生检查,缺什么补什么。

孕妇忌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维牛素K缺乏与机体出血或出血不止有关。因此,维生素K有“止血功臣”的美称。它是经肠道吸收,在肝脏能生产出凝血酶原及一些凝血因子,而起凝血作用的。若维生素K吸收不足,血液中凝血酶原减少,易引起凝血障碍,发生出血症。妊娠期如果缺乏维生素K,其流产率增加,即使存活,由于其体内凝血酶低下,也易出血,或者引起胎儿先天性失明和智力发育迟缓及死胎。

因此,孕妇应注意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预防产后新生儿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颅内、消化道出血等。故孕妇在预产期前一个月,尤其要注意每天多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菜花、白菜、菠菜、莴苣、苜蓿、酸菜等,必要时可每天口服维生素K4毫克。

孕妇忌多服补品

有不少怀孕的妇女,在孕期经常吃些人参、桂圆之类的补品,以为这样可使胎儿发育更好,将来能生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小宝宝。其实,这类补品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利少弊多,可能造成苦果。

中医认为,妇女在妊娠后月经停闭,脏腑经络之血皆注于冲任以养胎,母体全身处于阴血偏虚、阳气相对偏盛的状态。古代医学曾把孕妇的主要生理变化概括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因此容易出现“胎火”。

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妇女怀孕后久服或用量过大,就会使气盛阴耗,阴虚则火旺,即“气有余,便是火”。名医李时珍在明代就指出:“人参甘温助气,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说明服人参不当,亦致阴虚阳亢。美国有位医生,曾对100多名服人参1个月以上的人进行观察,发现大多数人出现兴奋激动、烦躁失眠、咽喉干痛、刺激感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从中医角度看,这些不良反应其实就是阴虚火旺的表现。有关文献记载,人在内服了100毫升人参以后,会感到轻度不安和兴奋,内服200毫升以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如全身玫瑰疹、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和出血等。此外,服用人参过多可产生抗利尿作用,易引起水肿。由此可见,孕妇滥用人参,容易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等现象,也可促使阴道出血而导致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