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15773100000022

第22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的诗论(1)

引语

象征主义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于法国,后来遍及欧美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文论家主要是诗人。他们与唯美主义、直觉主义有一致的地方并且互相影响,又以其强调文学的象征本质形成了独特的象征主义理论。象征主义文论与柏拉图、托马斯·阿奎那、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有密切的渊源联系。叔本华以其以下观点影响了象征主义:1、意志是世界的第一性存在,理念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而表象是意志的间接客体化;2、艺术能透过表象世界对永恒的理念形式进行观审并达到直觉地领悟;3、音乐是艺术的最高形式,它抛开对现象的复制,直接洞察本体。

总之,象征主义对以反映论为理论基础的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文学主张作了全面的反叛,在浪漫主义重视主观情感和想象的起点上向前迈开了一大步。

意象派是20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其活动时间仅有8年(1910-1918年)时间(另有人认为其存在仅有1914-1917178这3年时间)。庞德(1885-1972)是其领袖和理论家。

(第一节)象征主义的诗论

一、波德莱尔的“纯艺术”文论

法国着名诗人、文艺批评家波德莱尔(182l-1867)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结集为《浪漫派的艺术》,其美学思想明显地具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倾向。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关于象征的森林。波德莱尔继承浪漫派的传统,给予诗歌以最崇高的地位,但他与浪漫派诗人不同,不是把诗歌看作纯属“心灵”的产物,而认为诗歌与外部世界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表现周围世界的真实是小说的目的,而不是诗歌的目的,“诗表现的是更为真实的东西”。179那是上帝根据自己和天堂的形象创造和规定的。而诗人独具慧眼,能够把自然中的万物之间、自然与人之间、人的各种感官之间存在的隐秘的、内在的、彼此对应的关系揭示给世人。

对应理论来自瑞典的斯威登堡的神秘主义、德国雷夫曼的“对应论”和法国傅立叶的“相似论”。波德莱尔的对应理论,其出发点是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并把“通感”引入诗歌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美,诗人的最高使命是追求美。美,带有热忱、愁思、模糊不清、引人猜想、神秘和悔恨、欢悦、忧郁、不幸等。总之,美包含两层:绝对美和特殊美。绝对美是永恒的、不变的,它或多或少极难加以确定,而特殊美是相对的、暂时的。波德莱尔真正感兴趣的是特殊美,即随着时代风尚变化而变化的美,这种美既包括着内容也包括着形式。

关于诗的目的。他认为,写诗不是为了诗人自己的乐趣,而是为了公众的乐趣,他嘲笑“为艺术而艺术”是“幼稚的空想”180。但在1851年后,他又该为诗“只以自身为目的。”181并认为美的艺术品本身就是道德的,它不必将真、善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的。实际,他否定的是资产阶级的以善为内容的说教。同时,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诗的形式方面——诗之所以为诗的那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例如诗表现外部世界的特殊途径,诗所擅长的某些特殊领域等等。

关于想象的威力。他说:想象力是“各种能力的王后”。“它创造了世界(我认为即使在宗教意义上也可以这么说),就理应统治这个世界……想象力确实和无限有关。”正因为波德菜尔如此看重想象力,所以他断言:“没有它,一切能力无论多么坚实,多么敏锐,也等于乌有。……任何能力都少不了想像力,而想像力却可以代替某些能力。”

波德莱尔有关想像力的论述,扩大了“真实”的领域,而且还把想像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上,冲淡了它的神秘色彩,加强了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马拉美的象征诗论

马拉美(1842-1898)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理论家。象征主义的鼻祖、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其对应理论,为象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魏尔仑、韩波的创作实践是中坚;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马拉美总结概括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象征主义诗论,主要观点是:

诗在于创造。他说:“文学总必须富于智力才行”183。他认为“诗在于创造,必须从人类心灵中撷取种种状态……这里面有象征,有创造性……总之这就是人类可能具有的惟一的创造性。”184象征主义文学把主观内省作为惟一的创造。

诗应当是个谜。他说:“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象征主义的涵义是:(1)反对直接描写生活现象。(2)诗歌创作是一种暗示,暗示就是让人去猜想,就是一种梦幻状态。(3)神秘性,是诗的本质特征。(4)所以“诗永远应当是个谜,这就是文学的目的所在”。

象征主义表面是为了技巧;从较深的方面来言,则是出于一种良苦用心。象征主义者希望借助一些物象来表达某种邈远的情感和观念。其“暗示”,被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看作“客观对应物”。同时,他们强调诗的音乐性。诗的暗示、梦幻主要是通过诗的音乐性来达到。

19世纪后半期的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的魏尔仑、兰波和马拉美等为代表。“前期象征主义诗论……要求诗人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运用象征、隐喻、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法,通过丰富和扑朔迷离的意象描写,来暗示、透露隐藏于日常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和理念。”185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20世纪以后,象征主义传布到欧美各国,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瓦莱里、美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叶芝等。只是在继承前者时,注入了理性因素。

三、瓦莱里:作者、作品和读者的非一致性

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克罗齐认为此三者因沟通而形成一种十分亲密的一致性;而瓦莱里认为这三者各自独立,不存在连续与一致性。

瓦莱里常常只关心艺术创作过程而轻视艺术作品,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只在创造活动中存在,它永无终结之时;诗歌要成为纯粹、完美的艺术作品,必须是非个人化的。

强调艺术创作活动、创作者、艺术作品以及艺术欣赏者间的独立性。瓦莱里师承马拉美,接受了马拉美的主要观点并又加以完善和发展。他进一步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性,指出诗歌形式与内容不可区分的特性。

四、叶芝的诗论

威廉·勃脱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着名诗人、剧作家,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在诗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是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T·S·艾略特称他“是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诗歌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其象征主义”。叶芝认为诗歌创作不应停留于外在事物的客观描写,而应回到幻想中去,应该去表现心灵世界。在反对写实再现这一创作方法的同时,叶芝指出诗歌的魅力在于象征,在诗歌中惟有声、色、形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完美的象征”,象征的完美和丰富性决定着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叶芝主张诗歌应表现内心世界、表现诗的情感,但强调诗的形式先于内容,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不可分离。

象征分两类:一类是感情的象征,另一类是理智的象征。感情的象征难以引起深切的感动,不能引人入形而上的境界;理智的象征能使人越过物象探寻本质。两种象征相结合便能产生无穷的含义和触动人灵魂的力量。读者也必须由此达到忘形境界才可能领会象征、欣赏诗歌。深刻的理性沉思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可使诗歌的意境向纵深演化,向广度扩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艺术创造和改变了世界,而不是世界创造了艺术。他说:“照我想来,孤独的人们苦思冥想之时是从九级力量的底层获得了创作的冲动,从而创造和毁坏人类,甚至世界本身。”186叶芝推崇想象在认识世界和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象征可以唤起那种永恒的神秘力量和大自然的记忆,因此象征是“一切神秘力中最伟大的力量。”187基于神秘主义的信仰,叶芝认为梦幻状态是最佳的写作时刻。

关于统辖的意象。用想象、联想、沉思将外部世界摄入内心演化为一种情感形态而形成统辖意象,从而达到对世界和人生超验的把握与反映。叶芝的统辖意象不都是心灵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植根于现实世界,这与其他象征主义诗人形成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