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苏非派教团的宗教首领“穆尔什德”被“教主”、“老人家”所代替。在门宦中,教主被赋予很高的宗教和世俗权力。教主职位的传承很多是世袭制。教主亡故后,教民要为其修建拱北,加以崇拜。
3.门宦重视“托勒格提”、“哈给格提”、“买勒所提”,即重视道乘的修持,有些门宦认为道乘修持是宗教的主要功课,只有修功炼行,才能与真主接近,甚至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如嘎德忍耶系统的大拱北门宦创始人祁静一,一生“绝尘俗为入道之门”,“清心寡欲为修道之功”,要求入其道者,须“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身”。大拱北的“出家人”,终身不娶妻室,与世隔绝,生活简朴,静修参悟。大拱北的教徒,平时也静坐参悟,认为“一时的参悟,胜过千年的尔麦力”。
4.门宦制度的发展,也含有教主兼地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门宦形成了以拱北、道堂为中心的封建庄园式经济实体。但随着我国民主改革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门宦制度的这种性质已不复存在了。
5.礼拜寺的名称、职能、建筑形式都与伊斯兰国家有了显着的不同。在阿拉伯,它被叫做“麦斯至德”,意为“礼拜真主的地方”,在中国则被改为具有中国民族习惯含义的名称:唐人称“礼堂”,宋时称“礼拜堂”,元时称“礼拜寺”等,自明中叶以来通称为“清真寺”。“清真”,乃为“本教至清至真”之意,“寺”则显然是佛教名称的移植。其职能不再是单纯的礼拜场所,而是具有了举行礼拜、传授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人员和开展社会活动的多重性质。在动乱时期,清真寺又成为动员穆斯林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司令部。从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看,阿拉伯国家的清真寺无疑是阿拉伯圆柱拱顶式建筑,这种建筑艺术在回族穆斯林所建的清真寺中也有,但更多的则是中阿合璧式或纯中国宫殿式建筑。
6.许多伊斯兰教的宗教规定,已经变成了回族的民族风俗。如禁吃猪肉,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本来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规定,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变成民族习惯,不完全具有单纯的宗教性质。又有许多从其他民族那里继承和吸收来的习俗,却具有了宗教的意义。如给亡人作“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百天”、“周年”等纪念活动以及有的教派群众送亡人时穿白戴孝等习俗,原是汉民族的风俗,在回族伊斯兰教中,却给它赋予了宗教的意义,而且这些风俗习惯都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
以上我们论述了回族伊斯兰教形成民族化宗教的问题。从它形成的时期看,经历了从唐至明中叶前的相对的“量”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才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发生变革,这就是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清以后至今,中国社会发生了与千古百代不同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中国回族伊斯兰教也毫不例外地受到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事实也证明,随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伊斯兰教也要增添新的民族化内容,产生许多不同于前一代的民族化特征,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认为,在我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学术界应该加强对各民族伊斯兰教的研究,找出各民族伊斯兰教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和各民族伊斯兰教的不同特点。这对于推动我国伊斯兰教研究工作,对党和政府制定民族、宗教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促进祖国两个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不揣冒昧,撰写了这篇文章,以为引玉之砖。
说明:
本文完稿于1985年5~6月,是本人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马启成。
毕业当年即被甘肃民族研究所主办的《甘肃民族研究》刊用。
新疆喀什地区伊斯兰教专题调查报告
1986年9月4日至9月11日,我们赴新疆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和莎车县,对该地区的伊斯兰教情况作了短期的专题调查,主要了解了该地区伊斯兰教礼拜寺、麻札和教派等方面的情况。因为客观条件所限(如语言不通,调査时间不足,该地区伊斯兰教情况十分复杂等),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只是走马观花而已。但是我们也了解到一些过去不为人知或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这无疑会对我们研究新疆伊斯兰教以及内地伊斯兰教与新疆伊斯兰教的关系等问题,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清真寺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礼拜的场所。新疆清真寺由于民族不同,其建筑形式也不尽相同。陕甘穆斯林的清真寺形式一般都是清代模式,哈萨克没有清真寺,塔塔尔清真寺类似苏式建筑。我们参观了两个维族清真寺:一个是“艾提卡尔”,另一个是“杰米尔”,他们都是具有聚礼条件的清真寺。着名的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和莎车县加满(阿拉伯语“杰米尔”的异译)礼拜寺是喀什地区比较大的清真寺,小的清真寺一般都围绕着大清真寺,均匀地分布在居民区。据统计,莎车县有38,000多穆斯林,拥有1508座清真寺,仅莎车县就有清真寺52座,而且只是解放前的50%,据统计,在喀什市,围绕着艾提卡尔大寺,大约每50步就有一座礼拜寺。
该地区几个大的礼拜寺,历史都比较悠久,如莎车县的加满礼拜寺,据介绍是由叶尔羌汗国(1600-1678)国王(?)米勒杂·阿巴伯克创建的,初建时的规模只有现在的1/4大,是拱北式的,后来塌了,于1864年由穆罕默德·尤奴斯(清朝派员)重修。1904年该地发生地震,前殿柱子和塔楼均被震倒,又由萨乌勒阿訇巴依组织修起来了,而大门是在1924年由依拉阿訇巴依重修的。疏勒县最大的维吾尔族礼拜寺在疏勒县,在该寺门楼的背面,有“希吉来历1256年建”(阿拉伯文)等字样,1256年相当于公元1840年,其历史也有一百多年了,该寺院内有两棵双人合抱的杨树,显示出该寺悠久的历史。着名的喀什艾提卡尔大寺,据传说,在五百年前是嘻什城外的一座小寺,至1524年时,米勒杂·阿巴伯克扩建为大寺,后经1788年、1804年、1835年以及解放后的数次扩建、大修,终成今日之规模,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喀什地区的清真寺除分布在集镇和乡村的居民区外,各麻札还建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清真寺,如嘻什阿帕克和卓陵墓区就建有五座清真寺,即加满(杰米尔)礼拜寺,绿顶礼拜寺,高、低礼拜寺(两座寺是连在一起的),小礼拜寺。各寺的建筑年代和建筑形式都不同,阿尔斯兰罕麻札也建有一座较具规模的礼拜寺。此外,还有驿站清真寺,供过往旅客从事宗教活动。
维吾尔族清真寺与甘宁青的清真寺在形式上有显着区别,它的特点是:
每座寺院的门褛都十分雄伟、髙大,而礼拜大殿相比之下则显得简陋、低矮。
清真寺一般由大门、塔楼、大殿(由长廊式的卷棚形和内殿组成)及阿訇居室组成,规模较大的还附设讲经堂、经学院及经学院满拉宿舍。
艾提卡尔清真寺是维吾尔族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典范。该寺的入口由大门和塔楼组成,面对广场。其入口是一高约12.3米、宽约8.9米的高大门楼。在正中是大拱券门楼,双扇板门。在大拱券的两侧和顶部,共分布着15个小拱券(其中左右各4个,顶部共7个)。在门楼两侧,矗立着两座高约15米的塔楼(木那拉,即帮克楼),塔身有彩绘图案。在门楼内部,紧挨着门楼,有一拱形建筑,该建筑顶部有一小型拱形尖塔。进入大门后,即由此分左右路进入庭院。
在庭院中,从大门至正殿的甬道两侧,各有一亭状砖龛,作为讲经布道用,院中礼拜的人则可以此代替圣龛。庭院左侧有“涝坝”,过去是蓄水池,现已干涸。“涝坝”周围栽有杨树,颇具园林特色。
最具特色的要算礼拜寺的大殿了。大殿面阔达38间之多,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大殿分内、外二殿,内殿供冬天天冷时使用。礼拜殿采用平顶、多柱外廊式开敞空间(敞口厅)做法。在大殿中前部有抱厦4间深3间,在抱厦中部采用减柱的办法,在天花上造有一五彩藻井。内殿用砖砌,面阔10间。在内殿的左侧有外殿15间,右侧13间。这一建筑特色,全然与内地礼拜寺不同,是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杰作,也代表了维吾尔族清真寺的一般建筑特征。
二、麻札
“麻札”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圣灵之地”、“伟人之墓”。在维吾尔族中,它具有双重含义,不仅指伊斯兰教显贵和王公贵族的陵墓,而且也指普通坟墓。在我国回族、东乡族等民族中,它泛指普通的墓地和坟墓,对于伊斯兰教显贵的陵墓,一般采用波斯语,称为“拱北”(意为“圆屋顶建筑”)。在维吾尔族中,麻札与普通坟墓之间的区别是,在麻札周围一般都挂有三角小旗,各色布条,在墓台上还摆放着马、牛尾和牛角等,显示出这些麻札是被人朝拜的,以上东西都是朝拜者留下的,而普通坟墓则无人朝拜,因此也没有诸如此类的东西。
麻札在维吾尔族宗教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除清真寺外又一个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还代表一种信仰,因为在朝拜麻札的内容里,包含着对墓主的崇拜、信仰。人们往往要祈求圣贵显灵,保佑全家平安,风调雨顺,还有求子等内容。在历史上,麻札往往起着比清真寺更大的作用,许多重大的历史活动,往往与麻札相关。因此,开展对麻札的研究,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系到现实的问题。
我国一些着名的麻札(拱北)大都分布在新疆。我们此次主要调查了五个麻札,即喀什市的阿帕克和卓麻札(香妃墓),阿尔斯兰汗麻札,莎车县的阿力铜麻札,七里坦麻札,霍加·穆罕默德·谢里甫麻札。
(一)阿帕克和卓麻札。在喀什城东十里许,是目前全疆乃至全国最大的麻札(拱北)。该地名原称亚各杜(光芒之意),麻札是以后命名的,始建于17世纪中叶和下半叶。喀什噶尔伊斯兰教白帽派首领穆罕默德·玉素甫和其子阿帕克和卓殁后,曾分别埋葬在这里。其后,阿帕克和卓家族的人殁后,曾分别埋葬于此。1874年阿古柏入侵南疆后,曾将其大加修整。到1948年,墓祠部分坍塌。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约10万元重修。
阿帕克和卓麻札,实际上是一组包括主墓室、礼拜寺、讲经堂、阿訇住宅、水房和数以千计的普通坟墓组成的大型伊斯兰教建筑群。阿帕克和卓主墓室是整个麻札的主体建筑,分布在建筑群的东面。陵墓占地2000余平方米,拱北高约60余米。墓室内部是用4个大尖拱支撑着一个高大的穹隆顶,在大尖拱四周又有厚墙支托,而在墙的四个角上用塔楼固定,整个墓祠坚固、庄严。陵墓建筑全部是砖结构,用石膏固定,未用水泥、石头,在陵墓内部也没有柱子支撑。墓室面阔7间,进深5间,埋有五代72人,共68个墓葬(其中有合葬墓)。阿帕克和卓和其父玉素甫合卓的墓葬在墓室南面第一排正中位置,是全部墓葬中最大的两座坟墓。在右边处,有所谓的“香妃”墓(据说与其母葬在一处)。在墓室的左边拐角处,停放着一顶轿子,轿子上面用阿文写着人总是要死的,至于死在何时、何地,人们是不知道的。愿真主保佑他们!”(大意)关于香妃墓,目前有两处,一处在北京东陵,称蓉妃墓;另一座即是阿帕克和卓麻札中的“香妃”墓。香妃究竟埋在那里,目前学术界意见尚未统一。香妃墓接待室的同志认为,香妃肯定埋在阿帕克和卓麻札,理由有二:(1)阿帕克和卓墓室停放的轿子,是当年运送香妃尸体来新疆时留在此处的。维吾尔人没有用轿的习惯,制作轿子的竹杆等皆是江南的,因此断定香妃死后是被运送到新疆喀什埋葬。(2)香妃的嫂子是满族人,不信伊斯兰教,她是护送香妃尸体来新疆的,此后,再未回到京师,殁后就葬在阿帕克和卓麻札。但我们认为,喀什的所谓“香妃”墓,有可能是个衣冠冢,她的尸体可能就埋在东陵。
在陵墓东面,是大片普通坟墓,据说这些坟墓都是在阿帕克和卓陵墓修建起来的以后陆续有人在此埋葬,遂形成一个墓群的。普通群众的尸体埋葬在显贵陵墓的旁边,这也是维吾尔族墓葬的一个特点。这里面包含着普通穆斯林对伊斯兰显贵的崇拜、依附的宗教心理。
阿帕克和卓麻札有礼拜寺四座,即绿顶礼拜寺,加满礼拜寺,高、低礼拜寺。绿顶礼拜寺在主墓室的西北端,据介绍是阿帕克和卓当年礼拜的地方,但该寺内殿入口处的门板上,除写有真主99个美名外,还有“希吉莱历1235年建”(阿文)字样。1235年相当于公元1820年,因此可以断定,现在见到的这座寺当建于1820年,在此以前,它可能是一座小礼拜寺,也有可能是阿帕克和卓的静修地。此寺由两部合成,即前、后二殿,前殿为敞廊式,为夏日做礼拜用,后殿是绿琉璃瓦的圆拱顶建筑。在后殿内部墙及圆顶之间的过渡带上,做成4个壁龛层次,从上至下,壁龛数依次是4、8、16、32,在最高处覆以大圆顶,这是一般维吾尔族礼拜寺及拱北惯用的建筑手法。
在主墓室西面,与它遥遥相对的是加满礼拜寺,即大礼拜寺,该寺是阿古柏时代修建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该寺大殿平面为三合院式建筑,形成一个“M”形。外殿是敞廊式,正面敞廊15间。最为别致的是,其后部砖殿即内殿共8间,全用砖砌,做成圆拱顶,内部则用砖装饰成形。该寺外殿的柱子共有62根,各柱子上全用红褐色装饰,但花纹各异。
高、低礼拜寺是连在一起的高礼拜寺建在高台上,低礼拜寺直接建在平面上,所以才有是称。为适应气候变化,两座礼拜寺均有冬、夏(内、外)殿。髙礼拜寺的历史最多不过百年,据说由一资本家出资兴建的,而低礼拜寺据认为是阿古柏以前的建筑,因为其建筑特点完全不同。这两座礼拜寺坐落在麻札入口处。
除这两座礼拜寺外,还有一座小礼拜寺,平常不为人注意,它座落在主墓室的西边,紧挨着主墓室,只有几间小房。据介绍,它是供朝拜者使用的。
我们只对主墓室和几座礼拜寺进行了粗略的调查,而对墓主人的生平等了解甚少。
(二)阿尔斯兰汗麻札。该麻札位于喀什市区东南约五里处。此地有一规模较大的清真寺,该寺的西面便是阿尔斯兰汗麻札。该麻札是一方形圆拱顶建筑,墓室四角由4个塔楼固定,用瓷砖镶面。据说,这里埋葬的是喀拉汗王朝拥有阿尔斯兰汗称号的首领阿里·本·本萨(?99年在位)的头颅,喀拉汗王朝在同于阗佛教徒的战争中,阿尔斯兰和从布哈拉来的四万余名穆斯林援军首领(四位伊玛目)以及成千上万的将士们都阵亡了。
据传说,阿尔斯兰汗当时阵亡在英吉萨,群众为他在英吉萨修了规模宏大的“奥丹姆”麻札,现每年朝拜者达十几万之众。据说他的头颅当时从英吉萨飞到了喀什,教民们为了纪念他,修了阿尔斯兰汗麻札,但据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个麻是假麻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