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15773200000038

第38章 伊斯兰教编(15)

3.关于落实宗教政策的遗留问题。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绝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未落实的只是少部分。另外,由于异地落实和落实不彻底也往往诱发矛盾。对此,政策上应进一步明确:(1)未落实的应当尽快落实。(2)异地落实的也算落实,不应有新的要求。(3)部分落实的,有条件继续落实的可以落实,没条件继续落实的不再开口子。(4)落实政策的问题只能个案处理,不能无休止地纠缠。(5)各级财政应当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4.关于伊协组织的作用发挥问题。伊协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从目前情况看,伊协组织作用的发挥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诸如没有明确伊协的建制、编制、经费等。根据甘肃省伊斯兰教工作的实际,从有利于发挥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考虑,对各级宗教团体应当核定编制,增加经费。是否要明确其建制,也需要认真研究。

5.关于阿语学校问题。十几年来,甘肃伊斯兰教中民间办学十分盛行,各类阿语学校约有18所。在这些学校中,有的是个人办学,有的是集资办学;有的附设在清真寺,有的有独立的校址;有的是全日制教学,有的是夜校;有的是教育部门批准的,有的是其他部门批准的,有的甚至未批准;有的招生范围在全国,有的在省内或地区内;有的叫阿拉伯语学校,有的则冠以穆斯林、伊斯兰名称;普遍以教授阿语为主,兼授宗教课程,也有的以宗教教育为主。种种情形,不一而足。总的看,阿语学校是职业学校,以教授阿拉伯语为主,为当地培养了许多实用人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为吸引无业居民、维护社会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主要由于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阿语学校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未经批准办学、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没有统一教材、跨省区招生、未经批准办刊、宗教教育比重较大等,甚至有接受境外资助的问题。对举办阿语学校,建议:原则上应当提倡和鼓励,但必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纳入社会力量办学的统一管理体制之中,明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批机关等与办学相关的政策界限,建立正常的秩序。

6.关于穆斯林留学生问题。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伊斯兰教界对外交往的频繁,甘肃穆斯林中远赴阿拉伯国家留学的青年增多,目前约有200多人。这些留学生大多是学习公共知识的,只有极少数学习宗教。学生毕业后,有的回国从事宗教职业,有的从事其他职业,有的滞留国外未归。总的看,目前尚未发现有宗教渗透等问题,而一些回国担任教职人员的,各方面反映很好,有的作为新一代宗教教职人员骨干培养。对穆斯林留学生问题,各方面比较一致的反映是:赴阿拉伯国家留学,为穆斯林青年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利大于弊,应当提倡而不应限制,建议国家纳入普通留学生管理的范畴,进一步拓宽渠道,采取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方式输送,在审批程序上应当进一步简化,是否以及怎样承认其学历也应做统一规。

(三)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伊斯兰教工作的重点。当前,伊斯兰教工作正面临转型时期,伊斯兰教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伊斯兰教界大力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政策、法制教育,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目前,甘肃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各方面在开展这些工作中,名称不统一,内容不一样,有很多工作发生冲突,基层无所适从,影响了教育的效果。鉴于此,有必要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名称和内容,统一工作标准,以便于形成声势,产生更好的效果。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提髙广大穆斯林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觉悟,增强他们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政府意识,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鉴于伊斯兰教的特点,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阿荀。阿訇是某个寺坊信教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领路人,是教务活动的负责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其一言一行,影响一个寺坊是否稳定。当前和今后,要把阿訇队伍的建设作为伊斯兰教工作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问题看待,像党内干部那样加大培训力度,争取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形成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阿訇队伍,并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树立旗帜性人物。二是寺管会主任。寺管会主任是一坊群众民主推荐的,在清真寺民主管理中起主要作用。传统上,我们比较重视阿訇队伍建设而忽视了寺管会成员特别是寺管会主任的培养教育,这项工作应当迫切地提到伊斯兰教工作的重要位置。三是清真寺和拱北。对清真寺和拱北的管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最终实现内部管理民主化、宗教活动正常化、财务收支公开化、学习教育经常化、阿訇搬请制度化。四是规范“瓦尔兹”(讲经布道)。要求阿訇在讲“瓦尔兹”时,不能讲反对党和政府领导的言论,不能讲违反政策和法律的内容,不能讲不利于宗教和睦、教派团结、社会稳定的.言论。有些“瓦尔兹”,比如涉及吸毒贩毒、计划生育等问题,应当由省伊协组织阿訇会商,实现全省统一。

3.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关系宗教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宗教界的高度重视。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中大力宣传,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引导宗教界在这个问题上持积极态度,倡导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教义思想,对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相抵触的某些封建制度、陈规陋习、死板教条加以扬弃或者作出新的解释,利用伊斯兰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相适应的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指导相适应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4.高度重视教派、门宦问题。一是坚持“各行其是、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原则,做好教派之间和教派内部的团结,绝不能迁就那些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靠不正当手段争取群众的言行。二是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和政策法制培训等多种方式,逐步地、自然地淡化教派观念和教派意识,特别要防止出现新教派和激进、偏激的教派观点。三是要认真研究各门宦的传承方式,与门宦负责人共同研究,逐步完善门宦道统传承机制,缩小权力争夺空间,维护门宦内部的团结稳定。条件成熟时,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门宦教权继承的敏感时期,管理部门要敢于提前介入,做好工作。四是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要调查研究世界伊斯兰教和国内伊斯兰教教派问题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5.维护伊斯兰教方面的团结稳定。当前,甘肃伊斯兰教方面的问题呈多发趋势,矛盾的性质虽然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造成的后果不可低估,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慎重、稳妥地处理。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要坚持几点:一是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行动,一个声音,各司其职,形成工作的合力,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二是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的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乡村,大事不出地县,避免扩大蔓延。三是抓早抓小抓苗头,无事当有事防,小事当大事抓,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采取疏导教育、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办法,慎重稳妥地处理。对打着宗教旗号违法犯罪的,依法严肃处理;五是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伊协组织、党内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六是信息渠道要畅通,上报的信息要及时、准确、真实。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做到“五个区分”,即:把大多数群众与极个别坏人区分开,把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区分开,把合法的宗教活动与非法的宗教活动区分开,把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区分开,把一般性社会问题与宗教问题区分开。二要做到“五个结合”,即: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疏导教育与依法处理相结合,疏导与堵死相结合,热处理与冷降温相结合,宽与严相结合。三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上下级关系,与上层人士的关系,与信教群众的关系,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关系。

(四)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研究伊斯兰教问题。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伊斯兰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世界范围内的很多热点、焦点问题都与伊斯兰教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国一些边疆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也与伊斯兰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伊斯兰教问题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中国的宗教工作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应当加强前瞻性、预警性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国内工作,也有利于外交斗争。对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坚决克服三种倾向:一是“在教言教”,即用宗教界的观点去研究宗教问题。在我们的研究中,借鉴宗教界的观点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因此成为宗教的代言人。二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宗教观点。在目前国内的伊斯兰教研究和介绍文章中,充斥着很多西方话语,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重复西方学者对伊斯兰教的片面看法,不加区分地把国内伊斯兰教问题与国际上盛行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相联系,冠以好战、好斗等名称,极不利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稳定。三是外来文化观。一些人无视伊斯兰教是中国穆斯林自办的事业,无视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视伊斯兰教巳中国化或民族化的事实,把伊斯兰教当作外来宗教,把伊斯兰教文化作为异类文化去看待,给我国的穆斯林群众以一种“客居”感,极不利于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中国宗教研究包括伊斯兰教研究的实践表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导下去研究宗教问题,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维护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才能保持社会稳定,非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不仅不能解决宗教问题,反而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应当坚决摒弃的。

(五)切实加强统战、宗教部门的自身建设。调查显示,甘肃省14个地州市均设有统战、宗教工作部门,其中合署办公的有3个。86个县市区均有统战部门,其中78个县市区有宗教工作部门,但有8个县市区的宗教部门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各级统战、宗教部门干部有1011人,其中宗教部门有424人(不含合署办公人员数)。部门设置特别是干部数量,显然不能满足甘肃省宗教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工作经费极度紧张,办公条件十分落后,很多县级统战、宗教部门没有电话和机动车辆。要加强统战、宗教部门的自身建设,应当抓好五个环节。一是加强政治、业务学习,通过不断培训,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业务本领。二是树立良好的作风,不断增强干部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在宗教问题上要舍得花钱,要舍得花小钱而免得花大钱。建议设立宗教工作岗位津贴。四是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全社会关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由于宗教工作复杂敏感,应当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或确定牵头单位。五是适应宗教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新形势,建立基层宗教工作网络,加大基层工作的力度,在人员、经费、办公条件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掌握宗教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进一步从基层一级做好伊斯兰教工作。

(六)加快穆斯林群众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甘肃穆斯林群众大多数分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有21万多穆斯林群众的东乡族自治县,2000年财政收入只有6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9.03元。城市穆斯林社区,被人们戏称为“第三世界”,失业率高,环境脏乱差,治安问题突出。当前穆斯林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要求加快发展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伊斯兰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不足、受教育程度低下、穆斯林群众整体素质不高造成的。解决伊斯兰教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有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穆斯林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光就宗教谈宗教,可以解决问题于一时,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矛盾赖以存在的土壤。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但由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区域经济中的运用,以及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规则,使得民族地区包括穆斯林群众聚居区在西部大开发中至今没有得到更多实惠,这巳经引起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再一次心理失衡。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信教群众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信教群众和宗教工作者所期待的,应当引起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利用西部大开发提供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对信教群众聚居地区采取特殊的政策,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必要时,可以借鉴全国支援西藏的经验,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帮助这些地区尽快得到发展,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贫穷落后的土壤,削弱宗教的消极影响,使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康庄大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说明:

2001年,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组织了对伊斯兰教问题的一次大调研活动,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杜颖任课题组组长,具体在郭长乐副部长领导下由我策划组织。这次调研,共形成一个总报告(本报告)和7份专题报告以及5份调查统计表、6份问卷调查统计、1份问卷调查综合分析表,总字数约40万,均由我统稿(其中:表格和问卷由谢家海汇总,调查问卷综合分析由刘国保列表)。本报告以“甘肃省伊斯兰教问题调研课题组”名义上报和发表,本人为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