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赫瓦尼要求教民在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终身去麦加朝觐一次,如果自己体弱多病,有钱可以雇人替代,但绝对禁止用朝拜拱北来代替朝觐。
伊赫瓦尼认为,阿訇为教民念经时不收报酬,教民也不可因念经而备饭招待,否则就不予念经,反对门宦念经吃饭、接受教民奉送的“海提耶”。埋葬亡人时由阿訇念经,其余人听之,禁止众人随念,认为不按照阿拉伯语标准语音诵读《古兰经》是不能为教民念经或领拜的,反对在念经时,专门点燃香烛,上坟也不点香。
该派主张用钱转“费他耶”,反对由阿訇给亡故前的人念“讨白”和为亡入祭日,禁止为亡人戴孝或过分地涕哭’主张婴儿出生第七天取经名,男子留胡须,行“割礼”;主张妇女在其丈夫亡故或被休后,在应守之期限内不宜装饰,平时要戴盖头,无故不得与外界接触,但反对妇女缠足。
该派提倡念经读书,重视经堂教育。马万福曾会同十大阿訇摘录了《伊哈雅一》、《费格海》、《嘎最》等八部经典的内容,扼要地撰写了一本穆斯林遵行的经,取名《布华里咱德》,后来在西宁经他的学生们压缩,写成小经和汉文结合的《回教读本》,在甘青两省一些回民学校中也使用过,现在在有些地区民间办有教授阿、汉两文的经堂教育学校中使用。
对东乡族伊斯兰教的研究是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文献资料缺乏,我们主要依据调查资料并参考了有关书籍草就了这篇文章,目的是让外界对伊斯兰教在东乡族中的传播、发展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为我国伊斯兰教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说明:
本文发表于1990年。发表时署名“高占福、胡青”。所谓“胡青”是本人笔名“胡呈”的误写。高占福目前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是我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的师兄,又是在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的同事,还是临夏老乡。这篇文章是在他指导下并占有了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
撒尔塔:一个曾经被忽略的民族名称——也谈撒尔塔与东乡族族源
Sart-词,在中世纪以来的中亚一直被广泛使用着。11世纪以后,这个词在中亚具有了民族的意义,确指一个民族实体。自元朝以来,居住在我国甘肃中部被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环绕的山地上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的人们,也曾自称撒尔塔(Sart),这个词实际上是这部分人的族称。但由于种种局限,我国史学界把这个词译做“回回”,用以指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以后以讹传讹,掩盖了它的本来面目。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把甘肃中部自称撒尔塔的那部分人识别为东乡族,又一次使撒尔塔这个词失去了作为民族名称使用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正本清源,还撒尔塔以本来面目。本文认为,撒尔塔是11世纪以后形成于中亚的一个民族,由于成吉思汗西征中亚、用兵西夏,安西王阿难答屯兵唐兀之地和传教等原因,中亚撒尔塔民族的一部分来到今甘肃东乡地区,以后逐步形成了以他们为主的东乡族。对此,我们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Sart
据记载,Sart一词最早出现在15世纪作家纳沃伊的着作中,而在更早的史料中,仅有与之同义的、显然是这个词的更完全形式的Sartaqti和Sar-taul这两个词。此外,它还有一些写法,如Sartavax、Sartaqtai等。对这个词,古今中外学者的解释五花八门,迄今无权威定论。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这么几种。
1.“萨尔特为伊兰突厥族,数约二百万,生息于费尔干及锡尔河地方”。
2.“萨尔特为中亚游牧民族……11世纪突厥人用以称商贾,12世纪以称全体伊兰民族,15世纪以称波斯人,16世纪以称土耳其斯坦被征服的土着而不论其来源。但蒙古人在13世纪用以称采用坎井制的农民,15世纪以称塔吉克等,一部分俄国人种学者认为萨尔特为一种有别于乌孜别克及塔吉克之民族。另一部分以为萨尔特为丧失种族及部落区分之定居突厥。今日已证明中亚定居人民本身已认萨尔特的名称为侮辱而加以否定,以致这个名称完全消失了”。
3.萨尔塔克台(Sartaqtay)和萨尔塔乌勒(Sartaul)用来指一般伊斯兰文化的代表者,尤其是指伊兰人。在乌孜别克人那里,随着土耳其斯坦伊兰人的突厥化,萨尔塔则用来指土耳其斯坦讲突厥语的定居民,以别于操伊兰语的塔吉克人。这个词起初只指波斯人,后来用来指波斯人和突厥人,最后只用来指(定居的)突厥人。
4.萨尔特在11世纪后,即在伊斯兰时代,在突厥人和蒙古人那里才取得了民族的意义,即指中亚的伊朗人,那里突厥人公开视之为商业民族。到蒙古人时代,蒙古人从突厥人中借用萨尔特一词来表达商人的概念。他们用Sart-词构成Sartaq-字,来表示蒙古境内商人占大多数的民族的,换句话说,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伊朗民族”的。
5.Sartagul、Sartaul或Sartol等词在蒙文和藏文史料中能经常看到,在汉文史料中这一术语被译作回鹘或回回。回鹘和回回最初用以对维吾尔族的称呼,后来通常指突厥斯坦人,最后则泛指所有的穆斯林民族而不问其民族出身。到蒙古统治时期,最后的这个意义巳完全确定下来”。
6.Sart和Tajil同义
(1)撒尔塔与表示伊兰人的塔吉克一词同义。塔吉克起初只指阿拉伯人,后来用来兼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最后只用来指波斯人。
(2)Sart和Tajik曾有个时期是同义的。穆斯林文化的代表人物是以商人身份出现在遥远的东方,蒙古人最先大概由此把来到他们那里的商人称为撒里答(Sart)。在当时中亚,贸易主要(如果不是唯一的话)是通过塔吉克人进行的。因此,塔吉克一词泛指商人。蒙古人把来到他们那里的穆斯林统治者和与他们打交道的穆斯林商人等同起来,因此也不管其是突厥出身还是按拉施德丁所说的,将之习惯地称为塔吉克人。突厥人按照蒙古人的先例,把塔吉克市民称为Sart人。
(3)“中亚人把来源于波斯的塔吉克人称作撒尔塔人”
(4)“早期的突厥人用撒尔塔这个名称称呼绿洲上使用伊朗语的居民,同时也称他们为塔吉克人”
7.撒尔塔在东乡语中,当作为民族名称时,指中亚古老民族粟特;当作为地名时,指粟特地区。至近古时期,特别自元代以后,Sogd(粟特)巳演变为Sart,特别在外文史料中,如在《多桑蒙古史》、《史集》、《世界征服者史》、《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均写作Sart,汉译也作撒尔塔或沙尔特,而不译作粟特。但是,实指一个民族实体。当代研究中亚的论着中,有时把粟特和撒尔塔混用。
8.《民族辞典》“萨尔特”条:(1)乌兹别克人的一部分。20世纪初,在塔什干、费尔干、花剌子模绿洲,以及哈萨克斯坦南部定居的乌兹别克人自称“萨尔特人”。(2)从事半游牧的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对定居的乌兹别克人及部分平原地区的塔吉克人的称呼。
9.撒尔塔从“源”上说是波斯人,从“流”上说是波斯人和突厥人。12、13世纪的撒尔塔是指定居于中亚一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包括色目人、伊兰突厥人等。
10.东乡族历来自称“撒塔”,即“撒尔塔”。这一自称有确定的含义,即指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主要指居住在花剌子模境内的回回人还有一些代表性的说法,如认为撒尔塔是“维吾尔族、缠回、回纥“乌孜别克民族”,“古沙陀苗裔”,“富人、文明人”,“手工艺者,等等,不再一一详述。
二、Sart之我见
笔者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仔细推敲,并辅之以其他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撒尔塔一词起初的确与商业有关,以后意义多有变更。到公元11世纪后,那些被称为撒尔塔的人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撒尔塔便成了这个民族实体的名称了。就此我谈一下看法。
中亚是个相当广阔的地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很早以前,这里就居住着被称为粟特人、巴克特里亚人、花剌子模人、察赤人的绿洲居民和被称为塞种的草原游牧民族。约在公元1至4世纪,由于民族迁徙,互相融合,在中亚细亚的城市居民中出现了新类型的人种混合体。6世纪中叶以后,突厥人逐步进人河中地,对当地民族成分和人种结构的变化发生了重要影响。突厥人自与萨珊伊朗联盟共破厌哒后,势力范围达到阿姆河以北的广大地区。7世纪初,突厥分为东西两个汗国,西突厥的中心在河中地,这为突厥人进入河中地创造了广阔前景。这样,在6世纪中叶后,突厥人就已基本定居在塔什干绿洲和费尔干那地区,以后又逐渐进人阿姆河流域及泽拉尚夫谷地定居。从8世纪30年代开始,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势力扩展到中亚,到9世纪,河中地已尽为伊斯兰教势力所有。整个中亚的伊斯兰化,大概到12、13世纪才完成。在这一时期,中亚地区的统治政权曾数次更迭,先后在萨曼王朝、喀拉汗王朝、伽色尼王朝和塞尔柱帝国统治之下。在12、13世纪之交,突厥人建立了花剌子模国,其极盛时期,曾占有中亚全部乃至波斯的一部分。
就在突厥人进入中亚并开始统治这一地区后,中亚的商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着名的商业城市,如撒马尔罕等。Sart这个词,正是伴随着中亚地区商业的高度发达而出现的。据巴托尔德考证,这个词是印度商人到突厥人那里后,由印度传入突厥的,开始由突厥人用以称商人据《中亚突厥史十二讲》的德译本勘误者施德考证,在中世纪北伊朗文书中发现有Sartva(商队领队),起源于梵文Sarthavaho,所以突厥语中的Sart不是直接从印度语传入,而是经由伊朗语借入的笔者认为,这个词最早可能是由粟特人传入的。粟特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他们曾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他们曾信仰祆教,其教长称为萨宝。陈国灿在《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居与火祆教》一文中说:藤田丰八氏对萨宝作过周详研究,认为萨宝原为梵文Sarthavah。的译音,意为商主、队商之长。此语转而为中亚伊兰语系国家对行商首领的称呼,“所以对于当时以通商为目的,旅居中国伊兰系之商胡,使其自立商主。政府统制商胡时,便用商主的原词‘萨宝’为其官名从1956年我国西安出土唐永徽五年《唐安万通砖志铭》中可知,早在北魏初年,粟特人中就有了Sart这个词的原型Sarthavaho。这个词由粟特人传入后,在突厥人那里就变成了商人的意思。日本羽田亨也说,Sart是“针对古来此地(河中地和花刺模)之居民长于商业而起的名字”。看来,Sart这个词的原始含义确与商业有关,它原指商队首领,后专指商人阶层,不管它是哪个民族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把这个词理解为伊斯兰教徒和伊斯兰文化的代表者呢?曾经有个时期它为什么与塔吉克一词同义呢?仔细分析,这是不难理解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很早就活跃于中亚一带,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后,更加频繁地活动于这个地区,主要进行商业活动。中亚人把他们看作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者,同时因为他们是商人,所以就用撒尔塔一词来称呼他们。于是撒尔塔就等同于伊斯兰文化的代表者,也等于是伊斯兰教徒。在阿拉伯征服时期,波斯人把阿拉伯人称为Tajik(大食),后来把这个词几乎扩大到信仰伊斯兰教的同部落人。在当时的中亚,贸易主要是通过Tajik人进行的,因此,这个词与Sart-词同义,都是指商人。正因为如此,以后蒙古人把所有穆斯林称为塔吉克,也即商人,不管他是不是商人,也不管他是哪个民族的。当阿拉伯征服者与当地土着融合后,Tajik只用来称波斯人,而不再用于阿拉伯人或穆斯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Sart-词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Sart-词由商人的意思,以后转为称呼中亚讲突厥语的定居居民,最后变成一个民族实体,是与中亚地区一些民族的突厥化过程分不开的。突厥人进入中亚后,当地土着民族和在突厥人以前就进入该地区并定居的其他民族,逐步在语言上开始了突厥化的过程。伊斯兰势力进入后,为了消除突厥人的影响,在8-10世纪,阿拔斯王朝曾大量移置阿拉伯、波斯人,并将他们安置在河中地的村镇和城市,成为定居居民。阿拉伯、波斯商人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中亚经商贸易,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定居于此。10世纪,葱岭西回鹘建立了喀拉汗朝,改信伊斯兰教,他们曾迅速征服了河中地,并使突厥人遍布河中地的每一个角落,加快了这一地区的伊斯兰一突厥化过程。特别是从中亚北部草原南下改信伊斯兰教的塞尔柱人建立了塞尔柱帝国后,这一进程大大前进了一步。当地被称为伊兰种的粟特人、花剌子模人、巴克特里亚人、安息人等土着民族基本完成了伊斯兰一突厥化过程。进入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以统治民族的身份出现,曾长期保留了固有的生活方式,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撒尔塔民族的一个来源。波斯人居住在各主要城镇,从事手工业、商业和科学研究活动。这样,一个时期曾被用来称呼商人的Sart-词,开始用来指讲突厥语的定居居民。这些定居居民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实体,即撒尔塔人。下面,我们谈谈这个民族的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