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实行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发挥两个积极性。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国家必须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帮助,以最终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繁荣,这是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目标,没有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从甘肃民族工作的实践来看,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中,树立了三个观点:一是把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真心实意地搞好帮助工作;二是真正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正确认识民族地区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看到民族地区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不是什么施舍或者单方面做出牺牲,而是一种经济上的互利互惠,人际交往中的互助互爱;三是帮扶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要讲求实效,真抓实干,使民族地区感受到看的见、摸得着的实惠。由于国家的帮扶毕竟是有限的,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仍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把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单纯依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是不现实的,不可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五)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时要充分照顾民族地区利益,实行国家利益与民族地区局部利益相结合。在民族地区搞资源开发和建设,应当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要求,切实照顾当地的利益,把扶持和带动周围群众脱贫致富当作义不容辞的份内之事。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西移,在民族地区必将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出现国家利益与民族地区局部利益相冲突的事情在所难免。从长远来看,国家在民族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和重点建设,是符合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是会热情欢迎、大力支持的,但如果不能照顾到他们的利益,甚至有的幵发建设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当地群众心里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在这个时候,应当充分照顾双方利益,特别要通过开发和建设,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使民族地区分享到开发和建设的实惠。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比较
甘肃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主要有:
(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经成为推动民族地区振兴的强大动力。改革幵放以来,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开放意识普遍增强,同区域外的横向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临夏、甘南已有十多万少数民族农牧民走南闯北,进入市场。甘南州被列为青藏高原农牧业综合治理开发小区,国家民委、国家体改委把临夏州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为加快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极大地刺激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民族地区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动力。
(二)民族地区已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是加快发展的直接依托和内在动力。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工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电力工业为先导,以矿业、农牧产品加工为支柱,以商贸流通为辅助的新的经济结构体系。在民族地区,无论是广大干部,还是农牧民群众,都有强烈要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安定团结的强烈愿望,这既为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获得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三)丰富的资源,是发展民族经济的物质条件。水利资源:民族地区水利总蕴藏量达785.5万千瓦,可利用量584.2万千瓦。畜牧业资源:民族地区有草原面积15263万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60%以上。人工种草面积123万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12%。矿产资源:现已初步探明的矿种68种,矿点630多处。其中,阿克赛石棉矿、肃北铬矿为西北较大的矿床。旅游资源:民族地区有闻名中外的夏河县拉卜愣寺,永靖县炳灵寺石窟,有高峡平湖刘家峡水库,肃南县马蹄寺,有国家自然保护区康乐莲花山、和政县松鸣岩等。
(四)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是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欧亚大陆桥的开通,兰州陆地口岸的建立,兰州市、甘南州、临夏州列为国家不同类型的试验区,西北五省的联合与协作,随着市场经济的整体推进,民族地区对内外对横向经济联合日趋增强。目前,侨居在中东和中亚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回族、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同胞约400多户,近3500人,有利于民族地区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实力不强。甘南、临夏二州,几项主要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仍在拉大。由于经济落后,也制约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自然条件严酷,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民族地区427万亩耕地中2/3是山坡地,且都处在高寒阴湿和黄土高原干旱之地,海拔较高,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且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为0.45亩,粮食不能自给;畜牧业的出栏率、商品率平均只有20%和17%;草场退化,鼠害和沙化面积广而且严重。在21个民族县(市)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牧民人均纯收入在450元以下的贫困面,占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的30%左右,占全省260万贫困人口的近1/3,扶贫攻坚的任务很重。
(三)工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民族地区地方工业起步晚,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产品数量少,质量又差,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形成支柱产业。
(四)财政困难,建设资金短缺。甘南、临夏州的财政自给率只有23%,最低的东乡县不足10%。截至1997年底,民族地区财政累计赤字已达3亿多元,挤占了专项资金,影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公路除一两条国道线外,县乡道路处于晴通雨阻状况。乡村行路难,与周边省(区)通行更难,公路运输力低。水资源利用也处于起步阶段,输电线路、变电所等配套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太阳能的利用刚刚起步。邮电业务总量只占全省的5.5%。
(六)文化教育落后,科技人才匮乏。民族地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30%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低于全省15.2个百分点,每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0人。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只有1.4万人,占全省的5.6%;甘南州平均12万亩草场仅有一名技术人员。乡、村两级各类实用技术人员更少,科技人员的断层、缺位,使推广适用科技工作难度很大。
从以上优、劣势的对比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中,前景光明,困难不小。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并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克服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是民族经济工作中应当优先考虑的。也就是说,制定政策、确定发展方向、制定经济目标和发展速度,都要从分析优、劣势入手,都要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
一、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几点思考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民族问题是关系我们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只有确定了这样的思想,才能引起重视,只有重视了才能出成果。只要把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真正当作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真正当作大事来抓,很多困难和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超常规发展也是完全可能的。
(二)确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指导思想,适当加快发展速度。民族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其经济模式和发展速度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要从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来确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致富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资源为优势,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稳定解决温饱。放手发展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应当明确以下几点。
1.加大投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全省相比,差距越拉越大,只有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才有可能与全省的发展水平相一致。这种发展路子要求民族地区要以比全省更快的速度发展,如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是8%的话,那么民族地区至少要高出1-2个百分点,达到9%-10%。以这么高的速度发展,光靠民族地区现有的经济实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国家的大量投入才有可能实现。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但是,在民族地区尚不完全具备依靠自身力量去发展的条件下,在民族地区造血机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国家的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就民族地区而言,国家的投入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也可以获得双重效益。从政治上讲,这种投入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讲,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其经济实力,从而到一定时候实现自我发展,不再成为国家的“负担”和“包袱”。因此,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国家都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
2.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我省民族地区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的阶段。因此,在确定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时,应当树立“提高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开发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上,集中精力,抓好农业。要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人,努力完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确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得以休养生息,调动农牧民投入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两髙一优”农业,充分发挥现有科技力量,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要全面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兴办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在种草、收获、运输、加工、销售上实施系列化服务。科技承包由点到面,由一家一户向整乡、整县承包发展。积极开展畜种改良,引进优良畜种,提高良种程度,调整畜群结构,逐步提高适龄母畜的比例,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努力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小企业、集体企业,则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要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继续坚持“三改一加强”、“抓大放小”。必须将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国有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改善国有资本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能拍卖的拍卖,能兼并的兼并,能搞股份合作制的就搞股份合作制。要把乡镇企业作为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突破口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一手抓现有企业的巩固提高,一手抓新项目的论证立项。采用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把发展乡镇企业同资源开发、道路建设、村镇建设及少数民族试验小区开发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工业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引导乡镇企业走相对集中、集约经营的路子。引导乡镇企业向国内外大中型企业靠拢,大胆引进人才、技术、资金,通过抓技术改造、抓经营管理、抓龙头企业、抓拳头产品,推动乡镇企业技术上水平,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经营上效益,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自身优势的乡镇企业体系,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已成为西北地区民族特需用品集散地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商品流通向大市场、大流通、深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扩大覆盖面。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农村贸易市场建设,开辟新型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功能,提高市场档次,建立多层次、开放型、规范化的市场网络体系。积极发展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
3.狠抓扶贫开发,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要抓住国家、省上把民族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机遇,狠抓扶贫,实现解决温饱、基本消灭贫困的目标。一是坚持发展“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的路子。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抵御自然风险;加强农副产品的储运、加工等流通设施建设以减少市场风险;加强科技教育信息设施建设,以增加扶贫开发的后劲。要实行“公司+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搞好区域化的布局、一体化的经营、集约化的生产和社会化的服务,一起走向市场,一起发展。二是创造有利于扶贫开发的政策环境,调动千家万户和各方面开发的积极性。扶贫开发工作要实行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通过政策,吸引投资和项目。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要在立足开发当地资源的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吸引发达地区来合作或走出去异地开发;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四荒地”拍卖。三是扶贫开发攻坚阶段,扶持一定要跟上。对重点扶贫攻坚的县,应请求中央有关部委和发达省市挂钩扶贫,对口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