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看看东乡族与中亚撒尔塔人在外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借以判断两族的关系。如上篇所述,中亚撒尔塔人体质方面的典型特征主要是:高鼻,深目,多须,眼球之色较浅,发色淡黄,等等。这些特征在东乡族中有明显表现。东乡族的体毛较发达,特别是须发较浓,卷发者较多,眼窝深陷,鼻梁较高,有的鼻直而外出。成年男子的胡子黄(红)黑相间者较众,其中有些为纯黄色。蓝眼睛的人也很多,东乡有个地名叫“苦格里”,即源于此。“苦格”是东乡语,汉译为“蓝”,“里”是明初在河州地区实行的里甲制度,东乡共分九里,苦格里即其一(后废)。这说明当时这个地方蓝眼睛的人很多,现在的苦格里人的相貌也更类似中亚人。东乡人的上述特征与现在的中亚人,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去上述国家访问归来的人亦常说他们之间很相像。东乡族还与维吾尔等民族很相似,把东乡族误以为维吾尔族的事,在日常生活和民族交往中也经常发生。但东乡族与蒙古族在外部特征上有很大差别,有人曾试图在东乡族中找出有蒙古族特征的人,结果在逢集日找了七八个集(约20天),只看到一个妇女与蒙古族相似我们认为,由于中亚撒尔塔人长途迁徙,特别是通过通婚、民族融合,致使其人种变异,体质特征发生了变化,但从今天东乡族的身上,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原来在体质特征上的一些痕迹。这表明,他们在遗传上有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
5.文化传承。研究民族文化的承继关系,以此来探讨民族的来源,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从文化传承关系上,也可以看出中亚撒尔塔人与东乡族有着渊源关系。试举几例。
(1)手工业技术。手工业是中亚撒尔塔人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上文提到的东乡地区地名所反映的手工业行业,如银匠、订碗匠、铁匠等,都是中亚地区的传统行业,现在东乡族铁匠、订碗匠使用的一些工具也与中亚撒马尔罕地区同行业的工具相似。有意义的是,东乡族的擀毡技术与中亚吉尔吉斯人的制毡术十分相似。吉尔吉斯人在制毡时“常群聚成一圆群,中间堆置羊毛,用长杆扑打,然后撕成小块,铺为两层,浇水使透之,以席卷之,席外缚绳。于是分为两群,各有十人光景,对面而立,甲方用右脚把席卷踢向乙方,乙方企踵以接,重复踢回来。如此踢来踢去,约费一点半钟,然后解开捆席的绳子,再由妇女捶打三小时,毡子才算告成”制毡是东乡族的传统行业,东乡南、北二岭的制毡技术闻名遐迩,他们制毡所使用的工具、方法、程序与吉尔吉斯人非常接近。我们知道,吉尔吉斯人早期的历史与匈奴、丁零、塞种、乌孙有密切联系,以后有大批突厥人以及葛逻禄、回鹘人加入,形成于中央亚细亚他们的活动范围大体与撒尔塔人一致,有基本相同的族源,在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是常有的事。撒尔塔人把这种技术从中亚带到东乡并保留下来,这是非常可能的。
(2)商业文化。中亚撒尔塔人曾以长于商业而闻名于世,在古丝绸之路上,继粟特人之后,执商业牛耳者就是撒尔塔人。东乡民族也善于经商,被视为擅长经商的民族。东乡族的商业活动主要是行商和转手买卖。这也与中亚撒尔塔人的经营方式相似。据《导河县志》载东乡多负贩。”所谓负贩即行商。解放前,东乡有所谓脚户,数量很大,他们主要从事远距离贩运,脚步遍及西北各省和内地他们虽不识文断字,但却以诚实和能吃苦而远近闻名。在商业贸易受到鼓励的今天,东乡族发挥传统优势,男子普遍在外经商,经年不归者甚众。
(3)饮食文化。东乡族喜吃面食,尤其是油香、油果、馓子、酥馓等油炸食品,历史悠久,工艺考究,色香味倶全,是招待客人及馈赠之佳品。东乡族的这种食品结构是中亚农业文化类型的反映,也是中亚人的风味。东乡族的食品以炸、烙、烧、烤为主,民族学家一般把这种生计特征归为盆地草原游牧型和绿洲耕牧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乡族是来源于盆地草原和绿洲,而区别于蒙古族的戈壁草原游牧性特征。盆地草原和绿洲,正是中亚包括我国新疆一带的地貌特征。
(4)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种历史遗传,具有承继性特征。东乡族至今还保留着中亚人的一些风俗。如苏湖图(突厥语,意为献纳食物)的习俗。它是在娶亲时,当主人的亲友娶亲路过自己的家门时,主人要在门口路旁设置桌椅,摆上馓子、手抓羊肉等丰盛的食品,供娶亲队伍饮食。这种习俗在中亚一些地方也有又如,在农历正月十五晚上,东乡一些地方的东乡族要聚在一起跳火堆、玩火把,并根据火的颜色来判断来年粮食丰收或歉收。在中亚,特别是在伊朗也盛行这种风俗,叫“瑙鲁兹”。这种习俗可能是拜火教的遗迹。拜火教曾盛行于中亚的粟特人、波斯人中,后来有些习俗被保留下来也是可能的。突厥也有崇拜火的习俗。突厥是中亚撒尔塔人的来源之一,“事火”的习俗被保留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东乡族中拜火教的遗迹来自其他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中亚,是由中亚撒尔塔人带来的。
(5)姓氏来源。撒尔塔人没有汉族姓氏的概念,直至现在,大部分东乡族群众对此也很淡薄,甚至有人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撒尔塔人来到东乡地区后,由于民族交往日益加深,才逐步采用了汉姓汉名。汉姓多源于他们原名的首字、尾字和中间的某一个字,所以就形成了脱、9它、牙、奸、且、坡等奇僻的姓,这也是只有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东乡为什么有86种汉姓的原因。现在东乡族姓马、买、牙、下、胡、丁、妥、脱、驼、且、坡、巴、白、米、仓、龙、周、康、肖、瓦、吃、他、色的人,都自称是从西域来的撒尔塔人。其中的“康”姓很可能是康国人。《辞海》说康国在撒马尔罕一带,粟特原属康国,古代康居人和康国人来中国,有的就以康为姓。在着名的东乡族史诗《米拉尕黑》中,有一个叫康通巴咱的地方,巴咱是突厥语,意为集市、城镇,康通疑即康国。在成吉思汗攻打撒马尔罕时,城里的三万多康里人纳城投顺,并未遭到洗劫。这些人有可能到了东乡地区,以康为姓。黄文弼先生说居住在大夏河一带的土人(即东乡族)……大部分来自西域撒马尔罕一带。”所以这个康姓很可能就是撒马尔罕的康国(康居)人,12、13世纪的撒马尔罕就是撒尔塔人的一个中心城市。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初步认为,撒尔塔一词自流行于中亚以来,其意义多有变更,在11世纪以后,它确指一个民族实体。这个民族是由西进的突厥诸部、中亚土着居民和波斯人、阿拉伯人融合而形成的。他们曾广泛活动于中亚一带,是花剌子模国的主要居民之一。13世纪由于成吉思汗西征的毁灭性打击,这个民族逐渐消失了。其中一部分随着成吉思汗用兵西夏和安西王屯兵唐兀之地而来到东乡地区,主要从事镇戍、屯耕、牧养等活动,以后逐渐转向定居生活。约在明初,又有一些中亚撒尔塔苏非派传教士来东乡传播苏非教义并定居于此。东乡族就是以这些撒尔塔人为主形成的一个民族。东乡族的自称、语言、地理名称、遗传特征、文化传承也都支持这个推论。由于我国民族学界一误再误,把中亚撒尔塔理解为回回,把东乡撒尔塔定名为东乡族,以后约定俗成,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致使撒尔塔这个词作为单一民族名称的意义消失了。这是应该给予澄清的。
说明:
本文发表于1992年。承蒙西北民族大学郝苏民先生见爱,破例分上、下两篇安排在其主编的《西北民族研究》上发表,郝先生提携后学之情令人敬仰。
为了便于阅读,本文在收入本集时把原来的上、下两篇合为完整的一篇文章,并加了大标题。
本文获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45个民族成分,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233万人(据1997年人口抽样公报),占全省总人口的9.36%。
甘肃民族地区是指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所属的16个县市(包括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共21个县市,辖315个乡(镇),2419个行政村,总人口300.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2%,拥有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7%。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还不能高度重视、妥善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不仅会阻碍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而且有可能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造成心理不平衡,形成新的不平等,在民族关系方面形成新的矛盾,最终导致政治和社会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经验
甘肃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9.7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4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8.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96亿元。各级各类学校2885所,卫生事业机构510个,少数民族干部3.2万人。这些数字表明,解放以来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因此,看待当前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肯定两个基本事实。
事实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速度也大体与全省平均速度接近。
事实二: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较,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1996年全省人均工农业总产值981元,而甘南、临夏两州分别是。722元和728元,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而甘南、临夏两州分别是876元和727.8元。
回顾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历程,既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一些教训需要汲取。总结经验和教训给我们很多启示。
(―)民族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贫困,逐步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发展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在民族工作中不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时候,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就发展不起来或者是发展缓慢;凡是在民族工作中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来抓的时候,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就发展得好或快。当前,国际上民族、宗教方面的纷争不断,国际敌对势力一直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西化”、“分化”的突破口,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国内也有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之遥相呼应,民族方面反渗透、反颠覆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内民族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历史遗留的民族间隔阂的残余影响还影响着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个别人利用民族问题搞违法犯罪活动。面对民族方面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可能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自觉不自觉地转移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这些情况在工作中都要引起注意,实事求是地把握。把经济建设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因此,不管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上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应该动摇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与信心,都应当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正确处理民族地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这方面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和繁重。如果不投入相当的精力去维护稳定,改革和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成效。因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把改革、发展和稳定当作民族地区工作中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认识,有的民族地区提出了“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表明这个问题对于民族地区的极端重要性3实践证明,在民族经济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改革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才能启动民族地区的内部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改革创造条件,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而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环境才能进行。围绕发展搞好改革,搞好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是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面对世纪之交民族经济工作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深化改革,取得新的发展。
(三)按照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办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在经济建设中,民族地区不仅存在着与其他地区相同的矛盾和问题,而且存在着特殊的矛盾和问题,同样一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其他地方可以行得通,而在民族地区就未必行得通。如何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坚持与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相结合,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能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按照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办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做法,是做好民族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进一步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