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敌对势力的渗透会进一步加剧。一是随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境外渗透的条件更加便利,在合法身份掩盖下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增大,近年来达赖集团派人人境从事渗透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以归国藏胞身份回国探亲或者从旅游渠道入境从事非法活动。二是渗透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因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改善,敌对势力会预计到这种改善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将会加紧、加快渗透的步伐。三是宗教方面的渗透会进一步加剧由于条件的便利,境外宗教势力包括一些新兴宗教向西部传教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宗教方面反渗透的任务将显得既紧迫,又非常艰巨和。
(三)不同文化的冲突将会增加。随着大开发的深入,外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新观念、新思潮将不断涌入民族地区,与民族文化形成激烈的冲撞。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二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突;三是少数民族传统思想、传统观念与新思潮、新观念的冲突。民族地区将经历一次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摧毁与重建的历史过程,在与形形色色的新事物的冲突中将经历剧烈的阵痛。文化的冲突和思想的变革,将会反映到民族关系上,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四)宗教方面的矛盾将影响民族关系。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信仰宗教,有的是一个民族信一种宗教,有的是几个民族信一种宗教,有些宗教又都有不同的教派,西部大开发将给这些地区的宗教问题带来新的变化,而宗教方面的问题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关系,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充满不可预见的变数。
(五)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将越来越重。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各少数民族的成员将在更大范围内不断流入城市,聚集在城市及其边缘,改变城市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并形成不同的民族利益集团,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一般而言,城市少数民族是一个弱势群体,在民族交往中其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城市的辐射功能,一些民族方面的矛盾和纠纷在这里汇聚后迅速扩散,影响到整个地区,而进入城市的民族成员层次较髙,影响力较强,更容易使这些矛盾和纠纷辐射和扩散。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西部大开发中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高度重视。
民族工作的几个关系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促进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指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民族关系问题定位为民族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到,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也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个类型。它在政治上表现为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在经济上表现为国家利益与自治地方利益的关系。
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当重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尽快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并抓紧建立健全与实施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在自治法的修改中,从政治上讲,应当在强调国家集中统一领导、维护祖国统一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使自治地方享受更多的权益,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从经济上讲,要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措施吸收进自治法中,变成法律条文,并使之具体化。第二,要逐步理顺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制度,但自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自治法规定的自治地方应当享有的经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根本原因是中央包括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这是影响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把理顺和调整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关系问题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问题来看待,在保障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考虑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优惠。第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在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干部的数量和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为,也关系到正确处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问题。
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培养民族干部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在政治上,要把各民族干部培养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干部,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本民族利益的关系,成为把二者利益正确结合的模范。这是民族干部培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二是在数量上,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构成要有具体的要求,通过在招生和招干中继续给予优惠政策等措施,逐步扩大民族干部的数量,形成一支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三是在领导干部的配备上,要适当扩大民族干部在上级国家机关特别是综合部门和经济部门任职的职数,使民族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第四,要在各民族群众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反对和抵制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维护国家统一,保持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二)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民族问题也是如此。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却往往把稳定当作头等大事,从领导机关到具体做民族工作的同志,都在潜意识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工作重点放到维护稳定上,而忽视了发展这个根本问题。这也是导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因素。对于指导思想上的这种偏差,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很有意见,有的甚至认为这是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不信任、不放心,思想上有很多疑虑。由此看来,在西部大开发中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十分重要和必要。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到,民族地区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问题,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才能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渴望实现持久的团结和稳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而一味过分强调稳定,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只有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才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途径。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中,一方面要依靠国家的帮助和先进地区的支持,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切实照顾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利益,使西部大开发真正为西部民族地区带来实惠,防止因利益问题引发民族间新的矛盾和纠纷。另一方面,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和建设的新胜利。国家的支持和民族地区自身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都不可偏废。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打破民族壁垒,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进一步密切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各省(区、市)之间经济上的联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用经济纽带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