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伊斯兰教工作的几个问题——在省伊协七届三次常委(扩大)
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7月1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常委,同志们、朋友们:
色兰!
今天上午,我们隆重举行了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三司司长郭承真,中央统战部二局处长褚有奇,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马中平前来祝贺,蒋局长、洪会长还做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我省伊斯兰教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我省伊斯兰教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对全省170多万穆斯林群众的热情关爱。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伊协的工作提出了4点殷切希望,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的工作。
在省伊协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今天下午又召开省伊协七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十分及时,非常重要。刚才,省宗教局贡保甲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很全面,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当前党和政府重视的、社会各界关注的、有关部门正在做的伊斯兰教方面的几项工作向大家通报,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跟各位阿訇、老人家聊聊天、谈谈心,也向各位请教,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朝觐问题
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多说一点。大家知道,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桩天命”之一,是一项重要的宗教功课,但同时又是有条件的宗教功课。有伊斯兰教史常识的人们都知道,过去,中国穆斯林朝觐是多么艰辛、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在明朝、清朝以至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到麦加朝觐的人数少之又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穆斯林组团前往麦加朝觐,但由于经济条件、旅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去朝觐的人还是很少。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实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朝觐政策,批准具备条件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而且人数逐年增加,我省累计有上万名穆斯林参加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朝觐,完成了朝觐功课。我们在今年又申请了1900个名额。在短短20年的时间有这么多的穆斯林完成朝觐功课,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好处,是我国国力逐步强盛、穆斯林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一个标志。想想过去,看看现在,作为穆斯林,我们要在感谢真主的同时,还要感谢党和政府,没有真主的意欲,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化,没有党和政府的“色百布”,同样也不会有这样的变化。
我们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穆斯林的朝觐工作十分重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朝觐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年来,我们在朝觐方面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第一,尽可能多的申报朝觐名额。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朝觐人数累计达到10003人,按穆斯林人口计算,在全国各重点省份中比例最髙。按照每年朝觐的人数算,我们仅次于新疆,是全国第二位。新疆的穆斯林人数是全国第一位,有1100万,占了全国穆斯林总数的一半,新疆这几年的朝觐人数大体每年在2500名左右,而我省去年是1700多名,今年又申请了1900多名。宁夏的穆斯林人数是全国第二位,约有230万穆斯林,去年去了1100人,今年申请了1500人,我们比宁夏的人数多得多。第二,我们在全国第一个实行了报名排队制度,做到了公平、公正、透明,穆斯林群众不用走所谓的后门,不用跑关系,只要报名排队,耐心等候,就可以实现当“哈智”的愿望。尽管这个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漏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群众还是十分欢迎的。第三,我们反复申请在兰州设立了直飞点,去年又把降落点从吉达改到麦地那。我们粗略算了一下,仅此一项,就为每位朝觐的“哈智”节省了至少5000元,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第四,我们实行了统接统送制度。由政府组织统一接送“哈智”,减少了群众不必要的负担,党政领导干部亲自迎送,警车开道。想一想我们穆斯林哪朝哪代享受过这么高的待遇。第五,我们派遣带队干部为穆斯林群众服务。去年派了40多名干部,仅财政为此一项就花了近100万元。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穆斯林群众认为朝觐带队干部的钱是“哈智”们出的,因此干部是群众雇的。这不对,干部的钱是政府出的,干部是政府的“雇员”,但干部是为群众服务的。省上采取了这么多利民惠民的政策,满足大家朝觐的愿望,进一步方便穆斯林群众朝觐,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是对穆斯林群众的关爱。我们穆斯林是讲良心的,是怀有感恩之情的,我相信每一位了解情况的穆斯林群众会感谢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会给我们作好“杜哇”的。
目前,我省的朝觐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从穆斯林方面看,有些人不顾朝觐条件,互相攀比、竞相去朝觐,有的卖了地、卖了房子去朝觐,有的借债朝觐,有的不安排好家里的生产生活、医疗教育费用去朝觐,有些病情很严重甚至患了精神病还去朝觐,有的人挤占名额三番五次去朝觐,有的人只想朝觐,其他的功课不仅不履行,朝觐回来后既不“看守”功课,还去做违反国法教法的事。给我的一个突出感觉是有些人不管有钱没钱,有病没病,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只要能去朝觐当一名“哈智”,怎么都行。这怎么行呢?朝觐是有条件的功课,没有条件的人没有义务去朝觐,阿訇们说,穷人的朝觐是“主麻”,朝觐是富人的功课,穷人不朝觐真主不“打算”,不顾条件去朝觐反而要“打算”。
面对这些问题,各位阿訇、老人家要向群众讲明这样几个道理:
1.讲明朝觐是有条件的功课,不具备条件的穆斯林没有义务去朝觐,只要认真履行其他宗教功课就是一名合格的穆斯林,就会赢得真主的喜悦。
2.讲明限额审批朝觐名额是伊斯兰会议组织达成的共识,是世界伊斯兰教的通用做法,不是中国一家的做法。按照国际惯例,每年每个国家只能审批千分之一的穆斯林朝觐,我省巳经超过了这个比例,再增加名额的可性不大。有人算过一笔帐,全世界穆斯林有13亿,如果每年朝觐人数是200万(因为麦加只能容纳这么多人),那么很多穆斯林要等650年才能有机会朝觐。在印尼、土耳其等国也是排队,要等上好几年,沙特穆斯林朝觐也是轮流去的,不是想去就去的。所以,希望有朝觐愿望的穆斯林尽快去报名排队,从现在报名排队的情况看,最多的等五年就可以朝觐去了,当然以后报名的可能还要多等几年。
3.讲明在当前朝觐名额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让年纪大一些的先去朝觐,年轻的有条件的以后再去朝觐要相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会变,朝觐政策不会变,以后会有机会履行朝觐功课的。
4.要讲明重复朝觐是挤占朝觐名额、浪费朝觐资源的行为,不能提倡。目前我省的朝觐名额虽然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比例,但要求朝觐的人还是比较多,名额还是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或者隐瞒身份或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拿到名额,反复多次朝觐。阿訇们知道,一次朝觐是主命,二次或多次朝觐是副功,现在是很多人完不成主命,有些人反复做副功,这不公道,对这种行为不仅不应提倡而且应当反对。
5.要讲明朝觐只是穆斯林的个人行为,没有必要搞大规模迎送,没有必要大规模探望“哈智”,因为这是互相攀比,增加其他群众负担的行为,是一种浪费行为,是一种影响其他人正常生产生活学习秩序的行为,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应当坚决刹住。在这方面,我自己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比如有的人朝觐回来后没钱了,但为了要招待客人,只好再去借债;有的人粜了粮食租车去迎送“哈智”;有的人借钱去探望“哈智”;有的人接送“哈智”的时候耽误礼拜;有的人甚至在宾馆里喝酒抽烟,到了接送“哈智”的时候嘴一抹牙一刷就去接送;有的人接“哈智”,得到号帽一大堆、拜毡一大摞,送人舍不得,放着又没用。这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我认为都不好。所以,我们提倡要统接统送,还提倡“哈智”回来后“哲麻提”的人到寺里迎接,沾个吉,尝尝“泽目泽目”水和蜜枣就可以了,不要再到家里去了。
6.要讲明零散朝觐已经行不通了,应当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朝觐。目前,我们已经与国际接轨,沙特政府已经不在第三国如巴基斯坦、泰国等地为我国公民签发朝觐签证了。我们国家是最后一个与沙特签订这个协议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群众经过千辛万苦弄到护照,跑到第三国去签证,结果沙特大使馆不给签,成了“泰国哈智”、“巴基斯坦哈智”;有些零散朝觐的组织者为了个人利益,蒙骗群众去第三国,沙特使馆不给签证就集会静坐,损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丢中国人的脸。这一点要给群众讲清楚,不要再上当受骗了,不然花了钱又不能朝觐,既受了苦又丢了面子,所以算算划不来。
二、关于滥建宗教活动场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