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5773400000017

第17章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3)

随着科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1世纪的人类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开创了人类生活的新纪元。因特网风靡全球,不但缩短了人类在时空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网络可以实现人类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网络化时代,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应对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很值得深思。

一、中、小型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

1.中、小型博物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

从藏品本身的规模和质量上说,中、小型馆无论在收藏品的数量、门类、品种,还是藏品的质量、档次上都无法与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相比。这是受中、小型馆所处的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加之中、小型馆普遍存在文物征集费少、考古调查发掘项目有限、接受文物捐赠或指定收藏的数目也不会很多等原因,中、小型馆普遍面临藏品数量不多、门类不全、品种单一、重复较多、档次不高,有什么藏什么,缺乏系统性等。

如果说在传统博物馆时代,中、小型博物馆已面临藏品陈列吸引不了观众,办展困难等困境的话,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它将面临更为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因特网走进了千家万户,博物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必须的课题,人类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博物馆事业宏伟蓝图逐步实现的过程,虚拟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早几年已列入规划建设中。中、小型馆若仍停留在一般的藏品保管、陈列观念上,必将最终失去观众。相反,若能抓住网络带来的巨大机遇,更新观念,顺应时势,谋求中、小型博物馆新的生存发展之路,则不失为明智之举。

从藏品的信息量上说,中、小型馆一方面由于研究力量的缺乏,藏品所蕴含的信息无法得到充分的揭示;另一方面也由于上述藏品本身的局限,中、小型馆一般都不具备研究级的藏品体系,给藏品的系统研究和深层揭示带来困难。这是制约中、小型博物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瓶颈”。

从藏品的管理和博物馆业务工作的技术手段上说,大多中、小型馆目前仍处于较为原始落后的手工管理阶段,博物馆专业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藏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附加值偏低。无论是藏品的登记、编目、管理,还是藏品的修复、保护、陈列和研究,都处于较为落后的手工操作阶段。绝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除了在安全技防、办公、财务等部门采用计算机等自动化管理设备以外,很少在其他领域获得应用,多媒体技术、声像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几乎尚未起步。

从领导的观念和员工的素质来说,存在着观念陈旧滞后,缺乏前瞻性,信息意识淡薄,员工专业水平不高,队伍参差不齐,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管理人才奇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中、小型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博物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进程。

2.应对策略

由于中、小型博物馆数量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联系广大城镇与农村的重要服务机构,也是将来连接博物馆信息网络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博物馆事业中享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不容忽视。

(1)主管部门要做好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与指导。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不宜搞“一刀切”,可以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可率先一步,对本省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具体规划,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对该项工作的研究、规划与业务指导。鉴于中、小型博物馆技术力量薄弱这一现状,省级信息化工作指导机构要在局域网规划、硬件配置及网络协议、软件开发与应用、系统先进性测试以及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为中、小型博物馆今后的信息化工作做好准备与服务。

(2)合理优化配置馆藏资源。中、小型博物馆不但要在收藏的数量、品种、范围上有新的突破,而且在藏品的介质、获得手段等方面都要寻求新的突破。

一是要扩大视野,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文物”与“藏品”的概念,把传统的文物藏品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拓展。首先是藏品的范围,要突破传统的“藏珍”、“藏古”的观念。在收藏介质上,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一些现代的用于信息存取的介质和技术如磁、声、光、电等都可作为博物馆收藏和保存信息的载体。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些古老的生产技术、民族民间工艺、生活习俗,还有古老的语言、文字和艺术等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声像技术等进行信息化处理,以文档、图像和声音等形式保存。

二是要多途径、多渠道征集藏品。一切有效的藏品征集形式都要加以运用。如考古发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征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交换、调拨以及网上下载等。

三是要树立特色观念,走多样化、专题化之路。这是因为:①现代化科技手段在博物馆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数据资源的共享只待时日。这就为中、小型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数字化博物馆完全超出了‘馆’的地理、物理的限制,使博物馆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以信息为基础向社会提供更加广泛、深入的服务”。数字博物馆的重点是要建立一个大容量的信息库和优良的网络环境。②博物馆的藏品收藏、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职能在新形势下如何得到更好的发挥,关键取决于其藏品体系是否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③中、小型博物馆限于文物征集费少和地域、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制约,若眼睛只盯着出土文物,必然处于劣势,路会越走越窄,吸引不了观众。④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其休闲娱乐、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所以说,中、小型博物馆要建立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经济发展脉络、人文历史等的藏品体系,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寓教于乐,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如甘肃省临夏市博物馆来说,就应在民族博物馆方面建立自己的特色,在体现商贸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开发专题,在建立基础文物数据库的同时,开发建立富有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才是今后发展的良策。

要注重现代技术手段在博物馆的应用,在藏品管理、展陈手段以及数据库和通用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中、小型博物馆藏品规模小,在建立信息化系统时所需要的数据采集建库工作量小,周期短。可以避免因数据库开发周期过长而导致系统软、硬件设备被淘汰的境遇。由于各地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博物馆信息化工作投资较大,注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各地不可能齐头并进。目前,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应用技术已较为成熟,各地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些大馆的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相继完成。各中、小型博物馆可视本馆的经济实力,逐步把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规划。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先走一步,切不可等待观望。为稳妥起见,工作不宜一步到位,可采取基础工作先行的办法,在单机环境下开展藏品管理、藏品档案、文档制作、图像、图形采集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下一步建立文物数据库工作做好准备。

要重组机构,转变职能,改革博物馆内部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信息的存取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实现传统博物馆向现代化博物馆的飞跃。

新形势下博物馆传统的以“馆藏”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网络环境的需要,博物馆工作的重心也将随之转移。现代化博物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一馆所藏的物理上的“实体馆藏”,代之以虚拟的“信息馆藏”。评价一个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不再以它所拥有的藏品来衡量,更重要的是看它的信息获取和提供的能力,看它是否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对观众的需求做出应答,并满足观众的需求。

要加强对文物藏品、文物建筑本身及其相关资料的研究,探究其真正的价值。如兰州市博物馆就要加强对白衣寺塔、文庙、庄严寺、至公堂、肃王府等的课题研究,要充分挖掘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所蕴含的信息量。作为博物馆工作者,对于当地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当引起重视。要克服图片陈列的单一模式,通过制作人物专题数据库,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向观众进行展示。还可利用网上下载和上传等手段,扩大宣传力度。

二、对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思路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正向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的时候,作为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怎样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提升博物馆的品质,使之成为新时期博物馆发展的动力。以下将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1.网上博物馆对实体博物馆的冲击

当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蓬勃开展,尤其是网络上的“数字博物馆”大量涌现后,在欣喜之余,人们也不免产生一丝忧虑:“数字博物馆”的繁荣是否会对目前已明显呈疲态的实体博物馆带来冲击。最为现实的是:是否会导致观众参观人数的下降?

事实上,这种忧虑虽不无道理,但若放在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去考察,则略显多余,理由很简单,两者之间都有对方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从数字博物馆这方面来看,它的优点非常突出,如它保存文物信息基本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存在因展出空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展示的问题,参观者通过电脑的界面可更有效率地得到所展示文物的多方面相关信息,更好地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这恰恰是实体博物馆目前在展示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难点。概括地说:数字博物馆在资源的公开化、使用者的自主性、以及展示手法的多元性等方面,确实是突破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然而,一般传统实体博物馆所拥有的实物优势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完全替代的。“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在某种程度上还将左右着人们的观赏习惯。人们在观看真实器物时所容易产生的那种认同感,以及真实器物所常带有的那种文化意蕴也并非数字化的影音文字所能完全呈现的。此外,在参观时,同伴之间,或参观者与讲解人员之间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南此而引发的参观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所无法取代的。因此,现时代,“数字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完全可以做到共存共荣。在某些方面,两者之间还可以互为补充,共求发展。如博物馆的最新展览,展示时间及地点等信息可南网络得到及时、广泛地传播。一般的大众也可通过网络更多地了解博物馆,并产生对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增加他们参观博物馆的机会。

2.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建设问题

每一项工作都有其基础性建设问题,基础的牢固与否,是关系到工作成败的要事。目前谈起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人们更多的是热衷于网络,博物馆网站建设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就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而言,网站只不过提供了一个展示和联络的窗口,而数据库建设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课题,没有数据库,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换而言之,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究竟能发挥多少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库建设的好坏。从大的方面说,数据库建设可以划分为登录、管理、检索三大块。而贯穿其中的是数字信息的流转。流转能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规格和格式的规范化,即所谓结构化工具的制定。“数字图书馆”之所以能较“数字博物馆”发展得更好,更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拥有一套较为科学且通用性较强的资源管理规范。而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恰恰是项最为薄弱的环节。就以藏品的管理为例,由于各馆的类型不一,藏品的情况差异极大,这就造成了整个博物馆界藏品分类的不统一,定名的规范化程度低。目前在进行藏品信息管理的几个馆也是关起门来各搞一套,其通用性可想而知。南国家文物局来颁布一套藏品规范化管理的标准,也是一种强人所难的事,因为很难制定出一个标准,来满足所有不同类型博物馆的藏品管理要求。既然细致的规范化管理一时无法实现,那么我们就不妨换一个思路,暂时删繁就简,先制定出一个大的规范化的框架。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国际化的标准可供我们参考。如著名的都柏林元数据(DublinCore,简称DC),它是南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国际组织(DublinCoreMetadataInitiative)拟定的用于标识数字资源的一种简要目录模式,它以名称、创作者、主题、说明、出版者、时间、类型、格式、来源、语言相关资源、语言等15项广义的元数据(Metadta)构成。它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数字资源的主要特征,基本涵盖了资源的重要检索点,帮助检索点或关联检索点、以及有价值的说明性信息。它的语义定义简洁规范,而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且兼容性不错,它还可以用多种语言来进行标注,其更大的优势在于,它实现了用一个简单的元数据来描述种类繁多的数字对象,这对于像文物这样注重描述信息的资源来说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在经过多次的实践后,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甚至涉及博物馆内的很多领域,成为目前较为通行的、被广泛支持的一种元数据格式。我们不妨也可以此为基础,然后分阶段逐步建立起既有我们自己特色,又能融入国际体系的博物馆数据管理元数据,从而为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必须提出的一点是,从理论上说,大家都清楚建立数据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却又往往好大喜功,求全求大,想一步到位,而最后的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真所谓欲速则不达。而我们认为一个较为稳定的做法是先建一个基础库,然后,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建立各类小型的专题库,最后构成一个大的数据库系统。

3.未来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趋势

从整体上来说,博物馆信息化工作发展必然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成正比。而从其自身来说,则可能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处理对象和方式日趋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