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15773600000022

第22章 伊斯兰教编(2)

④信使者。安拉在不同时期曾向不同民族派遣过许多使者。其中最杰出的六位使者是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尔撒、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是使者序列中的最后一位,即“封印使者”,他是以往使者和宗教的集大成者,其言行代表了安拉的意志,应顺从他奉行的崇高使命。

⑤信末日。相信今世短暂,终将有一天要毁灭,后世永存,它是人们的真正归宿。世界末日到来后,一切生命都会停止,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接受安拉根据各人在今世的善恶表现作出的最终判决,行善者进天堂,永享欢乐,作恶者下火狱,自食恶果。

⑥信前定。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皆由安拉预先安排(前定),任何人不能变更,穆斯林对此必须深信不疑。

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它既是功修和制度,又是法定的宗教义务,被视为体现虔诚信仰的柱石。五功是:

①念,即穆斯林常以诚信严肃的态度用阿拉伯语念诵“作证词”(舍哈德)和《古兰经》。作证词的基本内容是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他独一无二;我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奴仆,是真主的使者。”作证词是穆斯林一生听得最多、念得最多的话。任何人只要承认和念诵作证词,并当众表白,即可成为穆斯林。

②礼,即礼拜,这是穆斯林向安拉表示感恩、赞美、恳求和禀告的一种宗教仪式。穆斯林必须每日面朝麦加克尔白方向做五次礼拜(晨礼、晌礼、哺礼、昏礼、宵礼),每周星期五举行一次聚礼(即主麻拜),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礼拜前必须按规定作小净或大净。

③斋,即斋戒。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即莱麦丹月)斋戒一个月,期间每日从黎明至日落禁止饮食、房事及放血等。凡老弱、病残、孕女和旅行者例外,可以延缓补斋或以施舍罚赎。通过斋戒,穆斯林节欲检行,磨炼意志,体恤饥寒贫困者,以示对真主的敬畏,并认识自己对真主的责任,向真主忏悔,祈求赎罪。

④课,阿拉伯文称“札卡特”,即天课,是穆斯林个人财产的收人达到一定数量时,以不同税率应缴纳的一种宗教课税。“札卡特”字义是“洁净”,意为通过交纳天课而使自己的财产更加洁净。穆罕默德传教初期,天课是一种自愿的济贫施舍,是宗教上的“善功”。在早期的哈里发国家,天课则成为通过宗教形式征收的国税。后来在伊斯兰国家中天课定由官方正式征集,并由政府有关宗教事务部门负责分配。当今,在非伊斯兰国家,天课只是一种穆斯林个人遵行的宗教义务,而与国家税收无关。天课一般是每年交纳一次。

⑤朝,即朝觐,分为正朝和副朝。正朝是指在规定的朝觐期(集中在伊斯兰教历12月8日至,10日)穆斯林举行的“天命朝”,亦称“大朝”。副朝则指一年四季的其他时日朝觐麦加,亦称“小朝”。朝觐有一整套仪式,主要为受戒、环游克尔白、在索法与默尔沃两山之间奔走、在米那做礼拜并宿夜、在阿拉法特山立站祈祷、射石和和宰牲等。凡朝觐过的穆斯林称为“哈吉”。

伊斯兰教在穆斯林的生活方面,也有一些规定,如在饮食方面,禁食死物、血液、猪肉,以及未诵安拉之名而宰杀的,禁止饮酒等;在丧葬方面,一个穆斯林去世后,首先要为亡人净身(洗“埋体”)、作殡礼(站“者那则”),然后按照土葬(葬时不用棺木,经白布包裹的埋体直接放入土中埋葬)、速葬(葬期不得超过三天,一般是当天去世第二天即葬)、薄葬(葬礼俭朴,贫富一样)的要求进埋葬;在清洁卫生方面,要求穆斯林在礼拜或斋戒前作大净(用清水按规定自上而下冲洗全身)或小净(用清水按规定洗涤部分肢体和某些器官),并要求衣着洁净,等等。

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每年有三个:

①开斋节。伊斯兰教历每年的9月为斋月,斋月最后一天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若不见新月,斋月顺延一日,第二天为开斋节。节日开始前,每个家庭成员要向穷人发放“开斋”施舍。节日期间,各国穆斯林都要去清真寺或荒郊参加会礼,然后携带礼品走访和问候亲友,举行庆祝活动。

②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也是每年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节日里穆斯林沐浴盛装,参加清真寺或荒郊的会礼,宰牛、羊、驼,互相馈赠,互相拜会。

③圣纪。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为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该日各国穆斯林在清真寺内聚礼,聆听伊玛目讲述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等。又传穆罕默德逝世也在3月12日,故中国一些地方或一些教派的穆斯林习惯上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办圣会”。

伊斯兰教在穆罕默德去世后,由于政治、宗教及社会主张上的分歧,教内发生分裂,相继产生许多派别,但就社会影响、信徒人数而言,主要有两大教派,即逊尼派和什叶派。

逊尼派全称为“逊奈和大众派”,自称正统派。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主流派,世界穆斯林大多属逊尼派。该派初步形成于第三任哈里发时期,早期作为穆斯林的主体派别,由于得到历代哈里发的支持和保护,在反对哈瓦立吉派、什叶派、穆尔太齐赖派等派别的思想论争中,于9一10世纪确立和完善了其教义学说体系,遂发展成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派别。逊尼派承认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四大哈里发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同时也承认倭马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时期的所有哈里发的宗教政治领袖地位。在教义方面,该派认为安拉的本体与德性是无,始而永存的,《古兰经》是安拉无声的语言,是穆斯林信仰和立法的最髙原则,“圣训”是对《古兰经》的补充和阐释,也是穆斯林行教和言行的准则。9-10世纪该派形成了“古兰经注学”和“圣训学”,确立了该派学者所辑录的“六大圣训集”的权威,七大诵经家的诵读法为穆斯林所公认和接受。11世纪该派正式接受了艾什尔里派的教义学为本派的正统教义,后伊斯兰权威学者安萨里(1059-1111)将苏非派神秘主义引入正统思想,最终完成了逊尼派完整的教义体系。在早期圣训派和意见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哈乃斐、沙斐仪、罕百里和马克立为代表的四大正统教法学派,并系统地确立了教法学和法理学体系。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是与逊尼派相对立的派别。该派只承认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661年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刺杀后,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承袭了哈里发职位,建立倭马亚王朝。

在反对倭马亚王朝的长期斗争中,阿里的追随者逐渐形成独立的什叶派。至阿巴斯王朝时,什叶派的教义学说已臻完备,确立了与逊尼派哈里发学说相异的伊玛目教义。什叶派非常推崇伊玛目的地位,确信伊玛目是一贯正确、永不会犯错误的宗教领袖,继承了穆罕默德的一切美德和学问,他们是安拉与人之间的“中介”,穆斯林通过伊玛目的指引才能通向“安拉之道”;并认为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只有阿里和法蒂玛(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的后裔才有资格为伊玛目;还认为末代伊玛目巳隐遁,将以救世主马赫迪的身份再现。什叶派主张《古兰经》有表义和隐义之分,只有伊玛目才能通晓和解释《古兰经》的隐义。什叶派实行塔基亚原则,即教徒在遇到危险和迫害时可以隐瞒自己的宗教信仰。在教法原理方面,什叶派也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但反对“公议”,而以伊玛目的判断为立法的主要依据,注重教法学的权威,施行1/5的天课税率,准许临时婚姻(穆塔阿)。什叶派支派繁多,主要有十二伊玛目派、栽德派、伊斯玛仪派、德鲁兹派、卡尔马特派、努赛里派、凯桑派等。其中十二伊玛目派为什叶派人数最多的主流派,从1502年起被正式奉为伊朗的国教。现在,什叶派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伊朗、黎巴嫩、也门、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占全世界穆斯林总数的15-20%。伊朗的马什哈德与库姆、伊拉克的纳贾夫与卡尔巴拉是什叶派的圣地。

伊斯兰教在长期的发展中,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教义——哲学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有苏非派、穆尔太齐赖派、艾什尔里派。苏非派是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派别,产生于7世纪末到8世纪初。它是以《古兰经》的某些经文为依据,并吸收新柏拉图主义和外来的宗教思想而逐渐形成的。早期的苏非是一些虔诚的穆斯林奉行以苦行禁欲为特征的个人修行方式,从8世纪后期起逐渐发展为神秘主义,以宗教理论的形式出现。苏非派宣扬神秘的直觉经验和对安拉的至爱而达到认识安拉和接近安拉,最后与安拉融合为一;认为人们应在精神导师的指引下,从事内心的修炼,净化自我的灵魂,最后达到“无我”,直接认识安拉并与安拉结合。苏非派一般将精神修炼的道路分为三阶段,寻道者须循级而进。中国汉文伊斯兰教译着中,将苏非三阶段的精神修炼道路分别称为教乘、道乘、真乘,亦称常道、中道、至道。

9世纪以后,形成苏非运动,以伊拉克和叙利亚为中心,广泛传播到北非、西班牙、中亚、南亚次大陆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安萨里将苏非派的神秘教义引人正统信仰,使苏非学说同正统教义相调和。12世纪起,苏非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互不隶属的教团组织,积极布道说教以传播伊斯兰教义和苏非神秘奥义。在苏非派履行的宗教仪式中,最具代表性和神秘性的则是赞念和记忆安拉的“齐克尔”(其赞词和经文因教团的不同而各异);其宗教活动场所,除了清真寺外,更主要的是在道堂、麻札或拱北等地。

穆尔太齐赖派是伊斯兰教中带有唯理论倾向的派别,8世纪初产生于伊拉克的巴士拉。该派强调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以理性作为阐释其基本神学主张或有关信仰问题的准则。该派主张安拉绝对独一或统一,否认安拉具有本体以外的诸德性,并认为安拉是独一的永恒的存在,《古兰经》作为安拉的语言,只能是受造的。该派反对前定观,认为人有意志自由,能选择自己的善恶行为,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完全否定他人在安拉面前代为说情的任何可能性,主张责令行善并制止恶行,以使人趋善避恶、在来世有奖无罚。该派从倭马亚王朝后期开始地位渐高,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在位时(813-833)其学说被立为国教,后被哈里发穆台瓦基勒(847-861在位)宣布为非法。该派分别以巴格达和巴士拉为活动中心,从而形成两个支派。12世纪左右,该派的活动消失,但其所倡导的注重理性和人有意志自由的思想,对其后的伊斯兰教学术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艾什尔里派是伊斯兰教正统的教义学派,得名于它的奠基人阿布·哈桑·艾什尔里(873-935)。10世纪艾什尔里从穆尔太齐赖派中分化出来并确立了自己的学说,11世纪其学说的追随者们形成艾什尔里派,后受到塞尔柱王朝首相尼查姆的支持,得以发展,其学说被宣布为逊尼派的官方信条。该派反对穆尔太齐赖派的基本主张,尤其是反对人有绝对的意志自由,而主张前定说,以理性为正统信仰做论证。该派认为安拉是全知全能的宇宙造物主;世界是有始的,自然界中的事物的因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安拉于每时每刻均在创造因与果;规律是安拉施于自然界中的“习惯”和经常的“情状”,安拉可任意改变“习惯”而创造奇迹;相信“天启”,认为理性是必要的,但它仅能作为人认识安拉存在的工具,而不能使人获得关于安拉的知识;主张《古兰经》是真主永恒的语言,而非受造的;认为安拉的本体包含有诸多德性,但安拉的德性是创造者的德性,不能将其拟人化,否则就会破坏信仰的统一,走向多神论。艾什尔里派将逊尼派的教义学用哲学进行了论证和综合,使宗教信条哲理化,成为教义学的重建者和革新者,其学说受到普遍尊崇,长期以来在伊斯兰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

四、伊斯兰社会运动与社会思潮

伊斯兰教发展到近现代,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及西方科学文化的渗透,出现了各种社会运动与社会思潮,如巴布教派运动、马赫迪运动、赛怒西运动、瓦哈比教派运动和伊斯兰复古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现代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等。巴布教派运动亦称“巴布教徒起义”,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伊朗穆斯林谋求社会改革的运动。巴布教派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20-1850)自称“巴布”(即信仰之门)和新时代的“先知”,宣称马赫迪(救世主)即将降临,并将在人间建立起平等、公正和幸福的“正义王国”。他写了一本《默示录》,体裁与《古兰经》相似,作为巴布教派的主要经典。他主张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财产公有,用新制度和新法律保障人身自由和人民财产,保障贸易和商业利益。他向各地派传教士宣传《默示录》,企求通过和平方式,使统治者接受社会的和宗教的改革主张。伊朗国王惧怕巴布教派势力的发展,开始对该派进行镇压。1847年巴布被捕,1850年被处决。巴布被捕后,巴布教派在伊朗各地发动武装起义,其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外国殖民者以及与封建统治者勾结的宗教上层。在国王军队的镇压下,各起义队伍先后于1849-1852年遭到失败,巴布教徒纷纷逃亡到伊拉克并分裂为两派。一派坚持原教义,人数很少;一派主张妥协,反对武装斗争,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宗教巴哈教,在伊朗境外得到传播。

马赫迪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在苏丹出现的以马赫迪教义为旗帜、反对异族统治和帝国主义入侵的群众武装斗争运动。该运动由出身贫苦家庭的伊斯兰教学者穆罕·默德·本·阿赫默德(约1834-1885)领导。1881年,他自称为“马赫迪”,提出要铲除一切不义和一切腐败现象,向穆斯林发出了参加“圣战”的号召,并向全国散发《告苏丹人民书》以及他的两部代表作《拉提布》和《默吉里斯》,以宣传马赫迪派教义。从这一年开始,他领导苏丹人民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接连击败英埃联军,建立了“马赫迪国”。1885年,

穆罕默德·本·阿赫默德病故,阿卜都拉继任其职,成为国家元首,改称哈里发。此后,马赫迪派在苏丹继续掌握政权达10年之久,1896年,被英埃联军镇压,苏丹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56年,苏丹才获得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