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回族经营的清真餐馆,既有白记蒸铺、恩庆合饺子馆、鸿兴德饺子馆、恩义成饺子馆、恩德发包子铺、庆发德包子铺等包子馆、饺子馆,又有恩德元、恩华成、长恩和、万顺德、恩德厚、恩元合、仁记恒等清真牛肉馆,发展较快,也有永元德、庆兴楼、鸿宾楼、会芳楼、畅宾楼、富贵楼、迎宾楼、同庆楼、大观楼、宾宴楼、燕春楼、又一春等清真羊肉馆。清真羊肉馆一般经营规模较大,既做全羊大菜,也烹制河鲜海味佳肴,兼营北京烤鸭和爆、烤、涮羊肉,并有凉菜、四季面点等。
江苏的南京、扬州、镇江、苏州等城市中,也有一些有名的清真餐馆,如南京的老宝兴、马祥兴,扬州的天兴、大兴,镇江的元兴、大兴、九如,苏州的申源楼、金陵馆等。
西安回族中从事餐饮业的人较多,创办了不少有名的清真餐馆,如天锡楼、月华楼、西来堂、清雅斋及一间楼等。其中天锡楼最为有名,专做各式清真炒菜,是民国时期西安的高档餐馆之一。一间楼是西安最有名的牛羊肉泡馍馆,生意十分兴盛。
呼和浩特回族经营的清真餐馆中,比较有名的是南北古丰轩、德丰轩、聚丰轩、新发春、馅饼粥(北京羊肉馆)、天兴园、德和楼及东来顺等。呼和浩特最负盛名的熟肉店是清真万胜永酱牛肉铺。其酱牛肉选肉讲究,配料严格,制作精细。肉色紫中透红,肉质酥烂,醇香扑鼻,味道鲜美,色、香、味俱佳,在塞外和京津地区颇享盛名。
昆明的清真餐馆较多,分别为牛肉馆、羊肉馆、壮鸡馆、炒菜馆等。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兴和园牛肉馆、映江楼牛肉馆等,这类牛肉馆生意一般都很兴隆,旺季平均日销大壮牛三头。
除清真餐馆外,民国时期各地回族经营的加工清真糕点的店铺作坊也很多,比较着名的有天津的桂顺斋、重美斋、四美香、鸿顺斋,张家川的鸿盛祥,西安的永信,银川的福茂园,西宁的万盛马,呼和浩特的刘糖坊、兴隆元,武汉的金兰斋、德万斋,常德的清品斋,开封的五福,广州的萨棠记,成都的彩芳斋、德泰斋、清芳斋等。
这些餐馆、糕点店分布地区广泛,经营方法灵活,清洁卫生,花色品种多,能够满足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不同要求,在全国餐饮服务行业中占有独特地位。
清真餐饮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的佳肴美食、风味小吃,如兰州的牛肉拉面、灰豆子、甜醅子,临夏的手抓羊肉、桶子羊肉、河州杂割、酿皮子,银川的清汤羊肉、蒸羊羔肉、羊杂碎、发面油香、炸馓子,青海的炒面片、碗菜,西安的羊肉泡馍、腊羊肉、晶糕、柿子饼,北京的涮羊肉,天津的耳朵眼炸糕、王记麻花、马记盆糕、杨村糕干,呼和浩特的白焙子、油炸糕、荞面恰铬、杂豆饭,沈阳的红烧羊肉、扒肉条,济南的红烧牛肉条,开封的软烧肉、羊肉烩馍、胡辣汤,成都的粉蒸牛肉,南京的板鸭、薰牛肉,六合的牛肉脯,常德的挂炉烤鸭、盐水流鸭等等,都深受各族人民欢迎。
回族农业经济发展史简述
一、回族在西北的屯田垦荒
回族的农业,是从元代发展起来的。元以前进入中国的回族先民,多为商人、使臣及其随从等。他们多集中于沿海城镇和部分中原都市,从事农业生产者为数极少。到了蒙元时期,回回人的职业构成和人口分布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蒙古的三次西征和元朝统一中国,大量中亚、西亚人东迁中国,建设自己的新家园。这些东来的回回人以军士、工匠、商人、官吏、教士及普通农牧民为主,而以军士、工匠为多。他们打破了回回人原来的居住格局,大量人分布到广大农村,与土地密切结合起来,逐渐发展起了回回人的农业,为中国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元代十分重视屯田,据文献记载,元军自中原逐鹿以来,每“遇坚城大敌,则必屯田以守之。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各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可见在较长时期内,屯田都是元统治者作为一种攻守的军事手段,为镇戍各地的军队提供军事给养服务的。
西北是元代的主要屯田地区,回回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古人西征后,挥师东归进入西北地区,并以此为南下灭宋的基地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被签发东来的大量回回军士就在西北地区筹粮秣马,“军耕以食”,即所谓“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种“寓兵于农”的特点,使回回人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一开始就具有较大的农业成份。在元朝统一后,这些回回军士大部分脱离军籍,“随地人社,与编民等”,在各地落籍屯垦,成为普通农民,从而成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因而也成为中华太地上最早以农业为生的回回人。
甘肃是当时回回人在西北的主署聚居区和屯田区之一。《明史·西域传》说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是居甘肃者尚多。”明代陆深《谿山佘话》中也记载甘肃地近西域,多回回杂处。”这是因为丝绸之路开通后,大批中亚、西亚穆斯林迁居于此,其中尤以中亚穆斯林居多。元代甘肃行省辖境含今甘肃大部、宁夏西部、内蒙古西部和青海西宁地区,省治甘州(今甘肃张掖)。
元代甘肃境内的屯田重心主要在河西走廊一带。这一地区战略位置重要,且久历战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为了占据战略主动,并充实户籍,发展生产,元廷乃将河西作为屯田重地。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立河西屯田,给耕具,遣官领之。”至元十八年(1281年),又命肃州、沙州、瓜州置立屯田,“发军于甘州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处立屯,为户二千二百九十,为田一千一百六十六顷六十四亩。”③为充实河西走廊屯田户,元廷从今新疆境内调入许多贫民或工匠,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遣蒲昌赤贫民垦甘肃闲田,官给牛种农具。”蒲昌即今新疆罗布泊地区。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以忽撒马丁为管领甘肃、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斡端、可失合儿工匠千五十户屯田。”斡端、可失合儿分别为今新疆和田、喀什地区。忽撒马丁为回回人,他在甘、陕二地负责屯田,其属下屯户中回回人肯定不少。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廷又“以甘肃旷土赐昔宝赤合散等,俾耕种之。”合散曾任甘肃行省参知政事,他既掌全省政务,又领得广阔赐田,耕种者中必定有众多的回回人。
元廷对河西的屯田户一直给予帮助,如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徙瓜、沙州民于甘(州)、肃(州)两界“画地使耕,无力者则给以牛具农器。”⑥至治二年(1322年),英宗诏“免回回人户屯戍河西者银税。”
元代的陕西行省约当今之陕西、宁夏东南部、内蒙古伊克昭盟大部和甘肃东南部,省治京兆(今陕西西安)。陕西地区于至元元年(1264年)建立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以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为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出任平章政事时,曾率一批回回军民来陕西屯垦,三年后使当地人丁兴旺,田粮骤升,“增户九千五百六十五、军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五、钞六千二百二十五锭、屯田粮九万七千二十一石。”元代陕西地区的屯田,主要集中在凤翔、京兆、延安、六盘山等地。凤翔地区早在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后,就屯田于凤翔。京兆府屯田则始于中统四年(1263年)正月,“以宋忽儿、灭里及沙只回回鹰坊等兵戍商州、蓝田诸隘。”⑨其中延安路屯田是至元十四年(1277年)后开始的。六盘山地区,安西王开成府(今宁夏固原北),设开成路屯田总管府。各地屯田户中,有许多是回回人。由于这些地区大力开展屯田,为当地的回回人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回回人的农业经济创造了条件。
新疆地区,元代未设行省区划,主要由察合台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元重置别失八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北)元帅府,发军屯田戍守,其中包括在滕竭儿置回回屯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正月,元廷有“给滕竭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的诏令。滕竭儿,即胜纳合儿,或特纳格尔,为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看来,滕竭儿回回屯田规模相当大,是回回人在新的一个大垦区。
回回人作为屯田队伍中的有力开拓者,为元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兵饷粮运的解决及边疆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至元代中期,农业已成为回回主要’的社会经济。
明清两朝仍有不少回回人致力于治理荒芜、开垦贫瘠的西北屯田。
明朝政府强调“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对西北屯田及移民垦荒之事十分重视,这是明代西北回族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北各地聚居的回族人数众多,他们无论是从事军屯,还是从事民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明初,明太祖即“遣将屯田西北”,推行军屯。大量回回人参与了军屯,使西北土地不断得到开发。洪武十三年(1380年),“拨河州民至西宁贵德开垦守城。帝命于河州拨民四十八户来贵德开垦守城,自耕自食,不纳丁粮。”此外,明代将西域归附回回多安置于甘肃河西走廊“草场田土可以旷闲之地”留屯。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甘肃镇巡等官太监傅德等曾奏“乞将各夷暂存肃州、甘州、山丹、永昌、凉州安住,以系其心,分散势力,以防不测。待来春斟酌夷情事势,量给种粮,发去苦峪住种。”从文中“分散势力,以防不测”之语看,这时进人河西的西域回回数量颇大,以致随着回回不断人附,明廷将数以万计的回回人从河西迁至江南各卫屯垦。
世宗嘉靖六年(1S27年),有官员奏称初,哈密数为土鲁番所破,余众走入塞,散处苦略、赤斤、肃州诸城,前后千余人,并傲屋以居,贷田以耕,边臣因抚留之,给以牛种,间从官兵出逐虏有功,辄加赏赉,所给卤掠,辄与之,初给种米五百石,后或百石,诸夷亦颇安之。及是,其酋吉勃剌合哈剌灰、畏兀儿等以房产地土不足居种,请拨给。”⑩嘉靖七年(1528年),土番大头目牙木兰率众3000余帐人关附明,其部下多数被安置在甘、肃二州,拨给田土籽种牛具,从事农耕。嘉靖十三年(1534年),“以肃州卫钵和寺境外闲地一十六顷有奇,给寄哈密卫都督吉勃剌等部耕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土鲁番王沙速檀弟马里麻率众数千入居沙州(今甘肃敦煌)一带,占她耕作牧养。
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甘肃巡抚徐可畏奏降夷日众,乞查给房屋、月粮、地亩、牛种,以安其心。”
有明一代,西北屯田垦荒取得很大成就,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显着提高,粮价稳中有降,国家税粮收益也相当可观。如庄浪、河州、洮州、凉州等地原为荒凉贫瘠的边地,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时却变成粮多价贱的富裕地区。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以汉族的出力最多,但回族农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代回族在西北屯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疆,乾隆年间就有大批内地回民随清军进疆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又有不少内地回族陆续迁至新疆,他们大多分布在乌鲁木齐、昌吉、焉耆、伊犁等大中城市及周围农村,参与了新疆的农业开发和农业生产。如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云南、甘肃等地迁居新疆的回民有两千余户,其中仅一次迁居昌吉地区所属吉木萨尔、阜康两县的回民屯户就达1150户。内地回民迁居新疆后,大规模地参与了垦荒屯田活动,如今乌鲁木齐、昌吉一带的头屯、三屯、阜康、呼图壁一带的左营、右营就是当年回族从事军事屯田留下的地名,而在昌吉更有大量的由回族军屯转化而来的回族民屯,来自甘、宁、青的回族落籍昌吉后,以“工”(民屯开渠引灌及耕种劳作的地段工区)字相称,日久成为地名,如米泉县的协标工、陕西工,昌吉的河州工,乌鲁木齐的中营工等。《清实录》中多处记载了新疆回民向政府报垦土地的情况,如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三月,新疆巴里坤属三道沟地方,回民马世友等报垦土地即达420亩。
就垦荒而言,清代回族农业已远远超过了元明时代。在西北地区,清初’因丁国栋、米喇印起义失败后由河西逃往西宁府各地的大批回民,在白塔儿(今大通)等地与当地各族人民一道“开田立舍”,建立了许多新垦区。清代中后期,民和米拉沟冶土司辖区的回族人民在开发米拉沟的农业活动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沟壑纵横的山区开挖出层层梯田,在山沟河谷采用“淤泥澄地”的办法,把荒凉的山岔河谷开发成良田沃土,使米拉沟一带成为民和境内的农业区。
在咸同年间西北回民起义被镇压后,金积堡、灵州、宁夏府(今银川)、河州、西宁等地的回民被强行迁徙,大部分迁至今宁夏南部的山区和今甘肃的平凉、会宁、静宁、定西一带,生活于山边、滩边、湖边、渠梢的“三边一梢”之处。这些地方多为耕种条件恶劣的地区,或严寒高山,或干旱丘陵,或贫瘠荒芜山区,或滨湖低洼的湖泽地区。回族农民在恶劣的环境里,努力开发可利用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使原来十分荒芜之处出现了农田和村落。
今日经济发展,各业兴旺的西北许多回族地区,早期则是人口稀少,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一个待开垦的土地。回族的先民以军士改业岁兼业的身份从事开发这些土地,建立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大批回族,以自身特有的勤俭耐劳的精神,继承了先辈的事业,开荒种地,使这些地区逐步得以开发。如新疆昌吉州米泉市羊毛工镇、长山子镇,在回族来到这里之前,是一片广袤无边的沼泽地,芦苇丛生,荒无人烟,野兽出没,清末“河湟事变”反清失败后逃荒进入新疆的青海回民辗转流落此地后,即开沟排水,放火烧荒,开垦荒地,长年不断,使昔日荒芜的芦苇沼泽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耕耘,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已成为闻名全疆的鱼米之乡。
西北回族的屯田垦荒,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开发了西北边疆,使大量荒闲之地变为良田,因而扩大了耕地面积,发展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大量回回军士的屯垦,既巩固了边防,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负担和百姓运送军粮的徭役。
二、回族在西南的屯田垦荒
回族在西南的屯田垦荒,也是从元代开始的,且主要集中于云南。元代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全境和四川、广西部分地区,省治中庆(今云南昆明)。据《元史》记载,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兀良合台征大理时,部下有很多回回军士,这应该是回回人进人云南的开始。
回族农业经济发展史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