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鲈鱼
15775000000010

第10章 鲈鱼的病害防治(1)

(第一节)病害预防

一、严格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

产卵池、苗种池和成鱼池在使用前都必须做好清整工作。

除去过多的淤泥,池底进行冻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泼洒。这些工作对改良底质、减少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繁殖产卵用的鱼巢,养殖使用的网箱等都应经过洗净、消毒、翻晒。不可因麻烦而走过场。

保持底质、水质良好,溶氧较高,水质清新。定期泼洒少量生石灰水,可起到消毒、澄清水质、提高水体肥力的作用。

最好配备增氧机,形成微流水。在良好生态环境水域中,鲈鱼摄食旺盛,生长良好,抵抗病害能力也强。也可进行必要的分养,保持水体中适当的生物量,减少大鱼残害小鱼。促进瘦弱鱼、规格较小的鱼充分摄食,加快其生长,增强其抵抗力。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良土质,防治病害。试验证明,使用了PSB的试验池,无论是鲈鱼的生长,溶氧情况,病害防治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在养殖试验期中的一个月,对照池不得不换水4次,而试验池仅补充水1次。

二、严格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应在鱼种阶段就进行。鱼种消毒要根据鱼体体质情况、水温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以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的目的。鱼种消毒不但能提高放养鱼种的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的关键。要是病原体被带入鱼池中引起鱼病,有时会导致鱼种大批死亡,从而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鱼种消毒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浸洗法和泼洒法。

1浸洗法

鱼种放养前,将鱼种浸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通过适当时间的浸洗,鱼体上的病原体被杀死或脱落,达到消毒目的。浸洗时间的长短根据鱼体大小、体质强弱、药液浓度、水温高低等情况而定。鱼种浸洗可在木桶、帆布篓、水缸等容器中进行,也可用塑料布做成捆箱,在鱼池中直接浸洗。

该法简便易行,安全性高,比较适用。

2泼洒法

将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不同浓度,全池泼洒,使鱼种浸在浓度较低的具有药液成分的池水中。经较长时间浸洗,达到杀菌和防治病害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食盐和亚甲蓝等。

(1)漂白粉:一般配成10毫克研浓度,根据水温不同浸洗90~30分钟,也常用05~1毫克研全池泼洒,以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烂鳃病。

(2)硫酸铜:一般配成8毫克/升浓度,浸洗鱼体20~30分钟,也可按每立方米水用5克硫酸铜和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主要防治由原生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和烂鳃病等。

(3)二氯异氰尿酸:广谱杀菌消毒剂,对细菌繁殖、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孢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还具有杀藻、除臭、净化水质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水体消毒、养殖场所消毒、工具等的消毒。并可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干池清塘:每100平方米用药液25升,临用时新配制成05%~10%的药液,全池泼洒;带水清塘:用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6~10毫克研。工具和养殖场消毒:可配制成0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浸泡工具或对养殖场周围环境进行喷洒消毒。对养殖水体消毒用的浓度为05~06毫研,可防治鱼类细苗性疾病:如烂鳃病、烂尾病、鳗爱德华菌病、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用浓度为04毫克研的本品,可防治对虾弧菌性病和育珠蚌烂鳃及斧足溃疡病,与漂白粉基本相同。该药易吸潮,应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4)高锰酸钾:配成20毫克/升药液浸洗鱼体30分钟,可防治由寄生虫引起的锚头蚤等病。

(5)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晶体敌百虫5克,面碱3克,浸洗鱼体20~30分钟,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晶体敌百虫013~05克,全池泼洒,可防治指环虫、三代虫、中华蚤、锚头蚤等寄生虫病。

(6)食盐:5%食盐水溶液浸泡鱼体5~10分钟,可防治鱼在拉网、运输等操作中造成的伤口感染而引起的水霉病、车轮虫病、皮肤病等。该法操作简单,时间短,见效快,疗效好,较为经济实用。

(7)二氧化氯:本品为广谱杀菌消毒剂,水质净化剂,二氧化氯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pH≈70的水中,不到01毫克研剂量5分钟内能杀灭肠道细菌等致病菌。在pH 6~10范围内,其杀菌效果不受pH变化的影响。二氧化氯对水中病毒的灭活作用比一般消毒剂强。因此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原虫和藻类。在水产养殖的水体消毒时,一般使用剂量为01~02毫克研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鱼种消毒使用浓度为02毫克研,浸洗5~10分钟,对于养殖环境和工具等的消毒,可将二氧化氯溶液稀释500倍喷雾即可。在使用前用原液10份与柠檬酸活化3~5分钟,然后再使用。本品见光易分解,因此应保存在通风阴凉避光处,使用塑料、玻璃器皿溶解;稀释、活化二氧化氯忌用金属容器。

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配制药液前,应先对水体、药品准确称量,切不可随便增加用量。

(2)现配现用,不宜放置过久而致失效。

(3)配药用水要清洁,不宜用有机质含量多的水,而导致药效降低。

(4)预先使药物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再添水到预计量,避免局部浓度过高而造成药害。例如,硫酸铜、亚甲蓝都是溶解较慢的药品。

(5)鱼种消毒时,最好让成鱼和装鱼器具一起浸入药液中,以免发生鱼种急躁不安,跳动受伤。当鱼浮头时,应立即提网取鱼入池。

(6)避免阳光直射,影响药效。

(7)当溶解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汞、高锰酸钾时,不能用金属容器。

(8)药液浓度根据鱼种大小、体质强弱、水温高低而适当增减。

三、科学投饵,注意食场和饵料鱼的消毒

根据鲈鱼不同的发育阶段,采用不同饵料投饲,应满足不同发育阶段鲈鱼充分摄食的需要,使鲈鱼苗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从摄食浮游动物到摄食鱼、虾。经驯饲可摄食鱼肉浆、鱼块,甚至是配合颗粒饵料。其中鲈鱼从吃活饵料到吃人工饲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应充分利用鱼的条件反射,多点均匀投饵,注意鱼的摄食节奏,避免残饵腐败水质。做到投饵定时、定量、定位、定质。定期进行药饵投喂防病。注意饲料营养全面,在使用配合颗粒料时,应定期投喂鲜活饲料。不喂腐败、霉变、变质饲料。

(1)水域和食场消毒:除泼洒消毒外,可在食场、鱼多活动的塘边、塘角等处挂药袋、挂药篓,创造一个局部浓度较高的消毒环境。鱼进入时,可以被局部高浓度的药物作用而达到防治疫病的目的。

(2)饵料鱼的消毒:投喂饵料鱼前,可进行饵料鱼预先消毒或投饲药饵。减少因分批投饲饵料鱼时带进病原体。同时,饵料鱼摄食药饵后,其本身带有药性,被鲈鱼摄食后可起到防治疫病的作用。

(3)防止鱼体受伤:尽量做到均匀投喂,使鱼体生长规格一致,减少因拉网分养中的鱼体受伤。减少拉网次数。当鱼长到150克/尾左右后,基本上不必再进行拉网分养了。拉网分养中,拉网要缓,尽量避免鱼种惊跳受伤。拉网分养中结合鱼体消毒。

(第二节)主要病害的防治

一、水霉病

1病因

水霉病是一类真菌性鱼病。病原体是水霉科中的水霉属、绵霉属、细囊霉属;芽枝菌科中的异霉属;腐霉科中的腐霉属等种类,又称肤霉病。鱼卵、鱼苗、鱼种、食用鱼和亲鱼都能发生此病。水霉菌是腐生性物种,健康无伤的鱼体即使有水霉菌包围也不会受其侵害,这是由于活细胞能分泌抗霉素来抵抗其孢子内菌丝着生的侵袭。然而,这种抗霉素能随细胞活力衰弱而减退。细胞一旦死亡,分泌抗霉素的能力便完全丧失。水霉菌孢子经一段休眠期,遇到鱼体伤口和活力差的鱼卵、动植物尸体或其残屑,便能在适当条件下萌发、生长、繁殖蔓延。一年中以春季、秋季较常见。鱼卵孵化阶段,亲鱼、食用鱼在拉网时擦伤或相互攻击咬伤时都能感染此病。

2病状

鱼卵膜上着生一层“白毛”,卵色变白,失去黏性,孵不出仔鱼。鱼苗、鱼种染此病后,菌丝大量繁殖,呈现成丛的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行动缓慢,最后消瘦衰弱死亡。

亲鱼、食用鱼得病后,受伤部位肿胀充血,菌丝乘机侵入长短不一。有的部位因鳞片脱落而被着生。水霉菌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则生出棉絮状灰白色菌丝。

病鱼鳞片进一步脱落,鳍条破裂,鱼体衰弱无力,在塘角或近岸的水面上慢游。鱼体受水霉菌刺激,分泌出大量黏液。病鱼焦躁不安,停止摄食,影响生长、繁殖,严重时死亡。水温20℃左右时,最易感染此病。水霉病繁殖最适水温为13~20℃。从好发病月份看,往往在2~5月和11~12月。最初寄生时看不出鱼有异常,一旦外观可见时,菌丝已侵入鱼体,深入肌肉了。因此该病以预防为主。

3防治方法

(1)使用洗干净和消毒过的鱼巢,流水孵化育苗,保持水质清新。

(2)做好清塘消毒工作,防止鱼体损伤。使用网线柔软的网片制网捕鱼,操作轻缓。

(3)治疗时,用1%食盐溶液浸洗鱼卵3~5分钟。或用1/15万亚甲蓝浸洗鱼卵10~15分钟。

(4)治疗时,用2%食盐水溶液浸洗鱼苗、鱼种3~5分钟。

药液浸洗苗种15分钟,成鱼则以1毫克研亚甲蓝药液浸洗15~20分钟。浸洗时间随水温高低而缩短延长。

(5)病鱼用1毫克研亚甲蓝药液消毒,每天1次,20℃水温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越高时间越短,水温低则时间稍长,连用3~4天。

(6)用4/10 000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连用3天。

二、车轮虫病

1病因

此病是寄生性原生动物纤毛虫寄生于鱼体表面、鳍、鳃等而引起的鱼病。这是在我国饲养鱼类中最常见的寄生性原生动物病。病原体是车轮虫。虫体呈蝶形。对鱼苗、鱼种为害很大。鲈鱼在鱼苗、夏花阶段正好是该病的流行季节,会引起鱼苗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

(1)生石灰清塘。用混合堆肥代替“大草”或粪肥施肥。

(2)鱼苗下塘用5毫克研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两者以重量5∶2混合),浸浴10~20分钟。

(3)鱼种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浸洗20分钟。

(4)当患车轮虫病时,用硫酸铜全池泼洒达07毫克研。

有时天气不好,气压低,先泼洒05毫克/升,24小时之后再泼洒04毫克研。

三、杯体虫病

1病因

该病是寄生性原生动物杯体虫引起的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