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1577700000027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新的身份

公主?

子月将身体浸入撒满玫瑰花瓣的浴池里,无视紫纱帘外那群侍女惊艳的目光。

她需要好好整理思绪。

活了十六年,一直都活在假象中。她并不是冯侯之女,当今皇上才是她的父亲。当年未成帝业皇上私服寻欢与名妓陈霜儿相好,于是有了她。

那赵诚胤跟她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看来老天爷给她开了个大玩笑。怪不得李姑百般阻扰他们两见面,原来就是为了这个。

原来以为即便是他娶了别人又何防?她依旧可以把整颗心留给他。如今看来连这个也变成了偖求。

关于封妃大典那天发生的事情,子月也听宫娥们说了。

子霓姐姐心里头应该恨不得她死吧,必竟女人一生才办一次的大事,更何况是如此风光嫁给美名满天下的太安王。

大婚当天新郞就冷落抛新婚妻子,这应该算是当朝皇族的第一笑话吧。

赵诚胤这几日极度消沉。

一直都庆幸自己能生在衣食无忧、权倾天下的皇家。得父皇宠爱、让他远离宫斗,却没料到上苍给他开了这么大个玩笑。

他迎娶的人并不是心仪的女子。

如果可以的话,他情愿不要锦衣玉食、不要这尊贵的血统,只求与她揩手春天赏花,夏天吹风,秋天赏落叶,冬天看白雪为大地上银妆。

他和她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这成了一道鸿沟,把他们两生生的隔开。

为贺流落民间的公主回宫,皇上算是费了番功夫。赵诚胤与冯子霓以皇兄皇嫂的身份出席这场宴会。

“明珠公主,请沐浴更衣。”

子月起身,任由宫婢细心服侍着。

这里的人儿个个心细如尘,没得主子吩咐,她们绝不能开口说半句,她们就像最听话的人偶。子月反倒想念冯府里那些下人。怀念李姑的唠叨、阿碧的慌手慌脚。就连平日里油嘴滑舌的阿萍,也让她莫名的挂心。

听到紫纱帘年有人悄声说话,子月抽回思绪,向外打望。

只见那空空的外室中央站了一排身着朱红色宫服的婢女。手里各捧着一银托盘,盘中摆着华丽的衣物、珠钗、脂粉盒……

排着的女子一脸干练,想必是这班婢女的领头。

子月抬起如白玉般莹润的手臂,任侍女将天蚕丝衣包裹住她玲珑的娇躯。

一切妥贴之后,有人将紫纱帘揭开,再用金色对鱼钩挂住。

“奴婢们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为明珠公主梳妆。”

子月望了一眼那件华丽的衣袍,以及同系的流金发冠。轻应了一声,往梳妆阁走,那一班女婢则无声的跟在她身后。

“明珠”是父皇给的封号,意喻“还君明珠”;如今又大设宴席诏告天下,却是为何?天下之地皆属皇土,父皇若真想找她又怎么会让她在冯府呆了十六年?

此事总觉得有些蹊跷,或许父皇是别有隐情,希望是她想多了才好。

她已贵为公主,早料到与赵诚胤再所难免。只是没料到再见之时却是这番景象。

昔日白衣翩翩的俊逸良人,此刻以兄长的身份与她在席案前相对面坐。他身边是国色天香的子霓姐姐,她身上的官服以及那顶王妃冠竟让她的眼有些刺痛。

“天作之合”、“一对壁人”,应该说的就是他们两个吧。

“臣妾敬明珠公主。”子霓起身将玉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子月宛尔,端起玉杯,一口饮尽。又渗了一杯举到一直未发方的赵诚胤面前。

“皇妹敬四皇兄。”

面对近在咫尺的嫣嫣笑脸,赵诚胤竟觉得心头肉像被人用刀狠狠的剜了一下。

他喜欢她吟诗,因为所有的诗由她口中读出来别有一番韵味。

他喜欢她弹唱,因为所有的曲子由她口中唱出来莺吟醉人。

唯独这声“四皇兄”,让他好生反感,却又无可奈何。

“看来四皇兄不愿意接受我这半路跑出来的妹妹呢。”子月依旧语笑嫣然。

赵诚胤却迟迟没有去接这杯酒,仿佛这酒像毒药,喝下去会让他肝肠寸断。

皇上并不知内情,见最宠爱的儿女这样,笑道:“莫怪你四皇兄,他从小受我宠爱,如今多了个妹妹来分他的父皇,换作是朕也不甘心的。你这中哥写得一手好字,又精通诗画琴音,你跟他到挺合拍的。你与四皇嫂相识甚久,有空也多去太安王府上走动走动,你们兄妹两感情自然会好。”

眼尖的子霓见到赵诚胤与子月眼中带伤,忙迎合道:“明珠公主琴棋之高久有耳闻,若能屈尊移驾到府上,臣妾也有福了。”

皇上闻后龙颜大悦,众臣子齐笑。

子霓却留心到赵诚胤从头到尾脸上都没有一丝笑容,子月敬的那杯酒他也是一滴未沾。

“你若喝下我敬的那杯酒,该有多好。这样一来,我就会知道你也如我这般将以前的事情放下了。”宴会散去,子月望着他桌案上的那杯未曾动过的酒,独自细细低叹。

轿外马蹄声嗒嗒,轿内冯子霓一脸不悦别过脸望着轿帘外那轮明月。世人皆说嫦娥仙子寂廖,至少有有玉兔可抱、吴刚的砍树声相伴;她在京都王府却是无依无靠。

风光嫁给太安王还不是独守空枕,背地里被下人拿做笑料。

她谁也不怨,必竟这条路是自己选的。

“嫁我,你后悔了吗?”看似闭目小睡的赵诚胤出声问她。声音依旧如三月春风般悦耳,却让她感觉不到半丝温度。

“后悔了,可是我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走下去。”

“只能走下去了啊。”赵诚胤说这句话的时候,连子霓都能感受到他那股浓浓的哀伤和无奈。

她转头看他。

他在她目光扫来之前将眼眸重新合上,一并合上的是因她刚才那句无心的话勾起的情绪。

他从不将世俗眼光、伦理纲常放在眼里,也从不轻易许爱。

因为,一旦爱上,就是一生。一世。

然而,他对那个女子许下的爱,却成了不可跨越的禁忌。

他有勇气跨过那道禁忌,却不愿让那个女子背负千古骂名。

子月卦为明珠公主已两月有余,她这期间只去过太安王府一次,这唯一的一次都是奉了父王之命。

她到现在还消化不了赵诚胤是自己哥哥的事实。

相比这后宫清幽,前殿此刻却充满了火药味。只因赵国起兵一举攻下了雪国、墨国,而吾国又是离墨国最近,满朝臣子又怎会不担心这赵国会不会将下一个目标定为吾国。

“赵军这等阵势,吞并吾国是迟早的事,臣肯请皇上准了老臣的奏折。”

“爱卿的奏折朕已看过了,此事休得再提。赵军谁为主帅?”

“回皇上,是赵国六皇子浣颜鸿。”

“区区一黄毛小儿有何惧?难道我们吾国就找不出抵挡他的虎军猛将了?!”吾国君见朝唐一片死寂,心中怒火更甚,“难道我吾国江山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人夺去?!”

“皇上息怒……唯今之计只有采纳左相的建议,与赵国通婚。”站出来说主话的是吾国君的第八王爷。

早前在下殿等上朝时众臣已劝吾国君与赵国通婚的事议了一通,也套好了路子,八王爷这句话无疑给了那些支持左相的臣子一个机会。

“臣等恳请皇上以大局为重、天下百姓为重,答应与赵国通婚。”

吾国国君见朝堂之上已占八成的官员皆跪下恳求,局面难以控制,找了个借口退朝。

虽说吾国向来女子内人都不得参于、讨论政事。赵国举兵之事,吾国上上下下人心晃晃,后宫又岂会不知?更何况这吾国国君只有明珠公主一个女儿,若是真要与赵国通婚才能平息战乱的话,这无疑让国君把才认回来的女儿又推出去。

入秋之时,赵国派来一位手捧冯子月画像的使臣,说此乃赵国国君钦点。

众臣子知吾国君不舍明珠公主远嫁,便尽数跪于朝阳殿外的石阶上。声称:皇上一日不点头,众臣便一日不起身。

这事经朝阳殿当班的小公公嘴里漏到后宫六院,自然也传到了冯子月的耳朵里。怪不得近几日父皇都没来她这里,想必是为众臣之事搞得头痛不已。

去赵国也好,不论是对诚胤哥哥还是对自己都是件好事,这样一来也免得宫宴时见着。

子月决心已定,这夜到睡得安稳。

第二日一早便梳洗整齐往朝阳殿去了。

吾国君闭目已对跪在殿前的众臣。他为人君应以天下百姓为首,为人父应以子女为首。为君又为父的他此时陷入两难境地。

正在此时,殿外公公喧道:“太安王求见。”

众臣不解,连吾国君也有些疑惑。他这个儿子从不参于朝政,今日前来朝阳殿却为何事?

“儿臣参见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儿,起来吧。”

“儿臣有一事相求,若父皇答应,儿臣就起来。”

吾国君含首,示意让他说下去。

“儿臣肯请父皇准左相奏折,与赵国通婚。”

此话一出众臣皆惊。

民间早有传闻说太安王游江南时与明珠公主有私情,大婚当日为找明珠公主而放着新婚王妃不管。今日看来,那些只不过是旁人瞎编乱排的野事罢了。

“此次我军惨败,其一在于不备;其二在于赵国多年已派探子打入我国内部,使得我国情报外泄;其三赵国将士长年征战,实战经验丰富,我国兵力虽多但父皇一向与各国和平相处,我军将士实战经验缺乏。儿臣支持与赵国通婚只是缓兵之计。只要五年,儿臣向父皇保证,五年之后儿臣定会亲自将明珠公主接回吾国!”

太安王,一个从不部朝政,每日只沉醉于诗词、琴色、山水美景,被皇上宠坏的皇子,在吾国将沦陷时站出来。他隐藏的惊世才学只不过是想避开宫斗,换取一份安宁,这福份是父皇所赐。如今父皇有难,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父皇坐守的吾国成为史书上的笔迹,所以他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将子月送到赵国,他心中一万个不肯。只因国弱,他弱,才无力保护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他要将自己变强,将国变强。

哪怕将来要走的路是踩着众人的血肉之躯,他也要毫不犹豫的往上走。

从他踏进朝阳殿的这一刻起,已经没有退路了。

子月站在殿外,将殿上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在心底。嘴角摛着一丝浅笑,静静的回到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