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3
15786500000040

第40章 独特的风俗(9)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十六至二十窟,创建于460年,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窟内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其形制上的共同特点是外壁雕满千佛,大体上都模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十六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潇洒。第十七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十八窟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十九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二十窟的坐佛,则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

第二十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西隅,原本这尊大佛也是在洞窟内的,可是后来洞窟的前壁塌落,致使坐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露天大佛是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部以上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如同一位阅尽沧桑、雄才大略的君王在俯视着人间。据推测,他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而且由于成了露天雕像,即使是坐姿,也显得分外高大。背后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也把主佛衬托得雄浑大气。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中的典型作品,也是中国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

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位于嵩山的西麓,距登封县城西北13千米。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安顿天竺僧人跋陀而敕建此寺。因其坐落在少林寺塔林少室山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得名。

少林寺的所在处风景绝佳,其东面是太室山西麓,西面是著名的塔林,南面是少室山峭壁,北面是五乳峰,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就在寺前。山门外,少溪河似一条玉带绕寺而过。整个寺区山环水抱,峦峰秀丽,林茂地幽,一派灵气。

此寺建成32年后,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来中国传教。他先到南方的梁朝,后转到北方,在少林寺传授禅宗。传说达摩在少林寺后五乳峰上部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面壁9年,创立了我国佛教的禅宗。尔后少林寺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占往今来,有不少墨客文人来此吟诗作赋,使少林寺声名日著。

少林寺创建以来,历经盛衰。

唐朝初年,少林寺和尚昙宗等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对少林寺恩礼有加,寺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就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少林寺在唐代兴盛时期,曾拥有土地930多公顷,殿堂楼阁5000多间。宋代,少林寺又有很大发展,寺僧多达2000余人。明朝时少林寺达到鼎盛,而清朝后逐渐开始衰落。

武学圣地

少林寺最前面是山门,面阔3间,单檐歇山式,是清代建筑。门上“少林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题。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千佛殿等。其中千佛殿进深3间,面阔7间,面积300多平方米,高约30多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佛殿。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铺地面上有并列4行共48个少林拳“站桩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有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少林寺僧常习拳术,少林拳也成为驰名中外的拳术流派。

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东、西、北3面墙壁上有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面积达320多平方米,生动地表现了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殿外有座大型石砌须弥座式月台,边缘建有石雕栏杆。月台3面出阶,正而台阶中间砌“御道”,上面刻有浮雕“二龙戏珠”等,形象生动,雕工精美。

御道与红龙池

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溟波和尚在“少林寺前入山道”,在其下建有“十方院,草房五楹”,似乎是仿河南嵩山少林寺招待十方僧人的临时建筑,应在北少林寺下方的塔林不远。当时所谓的“道”,是村民们所指的御道,在没有修建盘山水库与上山公路前,只有御道这样一条像样的古路。它由一色的巨块花岗岩铺路,从下蜿蜒直上北少林寺。不过有了通机动车的公路后,御道渐渐被人们遗忘。

少林寺内被道教拆毁的多宝佛塔,于清朝顺治年,增仁风重修于寺东之龙首山上。该塔玲珑挺秀,高六丈余。石基为砖体,上有护栏。以前人们还可进入塔内,不过现在塔门已被封死,无法入内。

多宝佛塔下有一泉,汇成红龙池,周长七丈。池水四季不断,清可见底。池北石壁上,雕凿一条腾跃的红龙,昂首振鳞,姿态栩栩如生。

轻风徐来,碧波荡漾,红龙倒影随波浮动,好似游龙戏水一般。崖壁上,刻有“红龙池”三个隶书大字,字径二尺,为金代大定七年(1167年)所镌。

塔林和碑刻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塔林,是埋葬少林寺历代住持僧和有地位的和尚的墓地。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砖石墓塔230多座,人们称之为“少林寺塔林”,简称“塔林”。存塔林中,几乎每座塔上都有塔铭,记载死者生平,有简有详;也雕刻佛像,有拙有精。塔的造型多样,有的用独石雕刻,有的用砖石层叠,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塔林既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也是一处研究和欣赏宗教雕刻艺术的难得佳地。

少林寺现存碑刻300多块,比较有名的碑刻有《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乾隆御碑》、《三教圣像碑》以及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碑刻、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撰文并书丹的《道公禅师碑》等,这些碑刻在书法和雕刻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阿旃陀石窟印度黄金时代最后的伟大建筑

在阿旃陀石窟发现后的25年里,它只吸引了少数的西方学者和游客。1843年,英国建筑学家詹姆斯·弗格森在参观完阿旃陀遗址后,向英国的殖民统治机构东印度公司抱怨说,这个石窟正在遭受天气和寻宝者的双重威胁。于是,东印度公司派遣隶属于驻印部队的艺术家罗伯特·吉尔上尉前往阿旃陀,尽可能将洞窟中的壁画临摹下来。吉尔于1844年到达阿旃陀后,立即投入了艰巨的工作。吉尔的工作持续了将近20年,其间他不间断地临摹壁画并将自己的画作一批批地送往伦敦。在阿旃陀生活了27年后,吉尔去世了,就葬在洞窟的北面。

在接下来的年代里,人们又做了很多努力来记录和修复阿旃陀的壁画。直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意大利专家的出色工作,阿旃陀壁画的照片得以发表。在被忽略了一个多世纪之后,阿旃陀石窟突然之间闯进了西方人的文化视野。那些壁画被称为“也许是亚洲最伟大的艺术奇迹”,古老的印度艺术也成为了20世纪欧洲的时尚。

阿旃陀石窟的由来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千米。石窟分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错落,绵延550多米,以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壁画闻名于世,与泰姬陵并称为“印度的双璧”。阿旃陀石窟的开凿前后延续近千年之久,而现存的洞窟为六七世纪所开凿的。

印度石窟大多开凿在悬崖峭壁上,这大概与佛教的教义有关。最初的佛教没有寺庙。创立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不受世俗的诱惑,过着刻苦无欲的生活,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于是,追随他的忠实弟子们都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到处流浪,宣传禁欲。而当时印度的气候恶劣,雨季难度,到处流浪的佛家弟子不得不寻找一个栖身之所,因此他们开始开凿山洞作为掩蔽所,后来逐渐变成了佛教寺庙。

石窟的开凿过程

阿旃陀洞窟中有六窟没有竣工,科学家借此推断出洞窟最初的修建步骤。首先,建造者要选择一块质地柔软、粗糙并且没有明显裂缝的玄武岩崖壁,然后刻出正面轮廓,再用铁器开凿。先凿出天顶,佛国寺接着从上往下凿,这样就不需要搭脚手架。在向下开凿时,先凿出长长的工作通道,然后留出内墙隔开的几排立柱,等待以后再凿。修造寺院的时候,先是凿出中央大厅,然后再开凿起居用的厢房。一旦粗凿完工,便可开始精雕细刻。据说有些洞窟用了100多年才竣工,如2号洞窟,就需要挖出350立方米以上的硬石。

佛殿与精舍

阿旃陀遗迹由29座洞窟组成,从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殿,有4窟。佛殿当中有一圆形佛塔,里面藏有法师和长老的舍利。另一类是精舍,是僧侣们居住的地方,有24窟。精舍有前廊,中间是广场,四周是僧房,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