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芒果种植新技术
15789100000012

第12章 果园规划与设计

果园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栽植区(小区)的划分、道路、建筑物的设置、排灌系统的规划、防护林的营造等。规划前,必须进行实地勘测,有条件的也可利用仪器测绘,绘制出整个果园的平面图,按图建园。

一、栽植区的划分

栽植区的大小,要根据园地实际情况而定,合理划分栽植区,必须能够达到以下几项要求:

(1)一个小区内的土壤气候光照条件大体一致;

(2)便于防止果园土壤侵蚀;

(3)便于防止果园的风害;

(4)有利于果园中的运输和机械化。

山地、丘陵自然条件差异大,灌溉、运输不方便,小区面积可缩小为1~13公顷。而平地连片种植的地区,大型果园可以6.6~10公顷为一小区。平地栽植区不能太小,否则道路和排水渠道占地太多,土地利用率低。栽植区形状宜采用长方形,有利于机耕,且长边应与害风方向垂直。山地、丘陵栽植区长边必须与等高线平行,山顶营造水源林或经济林。

二、道路系统和辅助建筑物的设置

果园的道路系统是由干路、支路和小路组成的。平地果园内建一条与附近公路、包装场相连、贯穿全园的干路,最好在作业区中央通过,能通行中型拖拉机和汽车,宽5~6米,以便运输产品和肥料;小区间设小道,宽约3米,并与干道相连。山地果园,每座山建一条环山干道,呈“之”字形绕山而上,宽6~8米修建斜度以不超过10°为宜,支路修在适中位置,把大区分成小区,路宽4~6米,小区之间沿山坡的垂直方向设便道,路宽2~3米。

坡度大的砌成梯级,坡度小的保留原来植被防止被冲刷。

辅助建筑物包括管理用房、贮藏室、农具室、包装场、配药场及猪场、奶牛场等,包装场尽可能设在果园的中心位置,药池和配药场宜设在交通方便处或小区中。在山地果园,畜牧场应设在积肥、运肥方便的高处,而包装场、贮藏室等应设在低处。肥源缺乏的果园,还须在土地规划中,专辟绿肥基地。

三、防护林营造

果园营造防护林,不仅可以防止台风、大风危害,还可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减少冻害和其他灾害天气的危害,此外,山地果园和坡地果园营造防护林还有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冲刷,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效应。

防风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的25~35倍,防风林的方向和距离,主要根据当地的风向和风力来确定,一般主林带的方向和主风向垂直设置,风多而大的地区距离可近些,以200~300米为宜,风小的地方以500米左右为宜。防风林的树种应为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繁叶茂、防风效果好、寿命长、与芒果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尽量考虑乡土树种。防护林带内应种植蜜源植物。

四、排灌系统的规划

搞好果园水利建设,包括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两个方面。目前果园灌溉方法有沟灌、喷灌和滴灌3种,因为沟灌耗水大,易引起土壤大面积板积和降低地温,而逐渐少用。而滴灌和喷灌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喷灌比沟灌节水约50%,并可降低冠内温度,防止土壤板结。在山地不仅可用来淋水,还可用来喷药,起到一管两用,减少用工,节省成本。而滴灌虽比喷灌节水50%,但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条件不好的果园可根据用水量,每小区建1个蓄水池,大小约10立方米,如长25米、宽2米、深2米,并用砖、水泥砌好,以免漏水,蓄水池可与粪池(沤肥池)共用;在蓄水池旁建1~2个容积为1立方米的药池,供机动喷雾器喷药用水。蓄水池应建在小区之间的道路旁边,并在果园内尽可能分布均匀,山地果园宜选地势较低的地方建水池,以便把更多的雨水引入池中备用。

果园排水对改变果园土壤的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的水、肥、气、热,向稳、匀、适、足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果树生长的营养条件。芒果园排水系统的设置,一般要求开设明沟以利排水,在果园四周开排水沟,宽深各1米,既可排除大的洪水,又能起到篱笆的作用,假如沿沟种植围园刺则效果更好;果园内沿区间道路开深、宽各03米左右的排水沟,并与排洪沟相连;梯田内侧开一条宽03米、深04米的排、贮水沟,沟内每隔3~4米留比梯田面稍低的土墩,并与纵向排水沟相连,纵向排水沟采用每级跌落的形式,用砖石、水泥砌跌落水设施,减轻洪水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