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芒果种植新技术
15789100000016

第16章 产期调节

芒果的生长发育状况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协调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得在花芽分化期有适宜的条件保证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在开花坐果时能避开不良天气,提高两性花比例和坐果率,从而提高产量、贮运保鲜性能和商品率,此为芒果栽培关键技术之一。产期调节即在错开盛产期,提早或延长供果时间,稳定价格,使生产与消费双方都受益。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调节芒果的花期,从而调节其产期以达到预期目的就是该技术的表现。

一、花期的调节

芒果花期多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4月,秋冬的低温干旱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芒果的花期直接影响产量,冬春早花会因早春我国南方低温阴雨直接影响花的开放和授粉受精,从而导致产量下降甚至失收。所以调节芒果的花期对于早春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的地区尤为重要。

海南三亚等地和广东雷州半岛西海岸地区,应选择早熟的品种和提早花期,这样能使芒果的收获期提早,避过台风雨,从而保证产量的稳定,且提高了经济效益。早熟品种可选用粤西1号等品种。在提早花期上,国外研究表明,在芒果小年于10~11月喷施400毫克/千克乙烯利、300毫克/千克青鲜素或3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结合枝条环状剥皮,能诱导大量花序提早开花,提高两性花比率。国内研究表明,在花芽分化期,喷5 000~10 000倍乙烯利提早开花效果最好。另外,控水、断根和环割等物理方法也能促进花芽的分化,提早开花。

雷州半岛以北地区早春易遇上低温阴雨,对开花和授粉受精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该地区宜采用推迟花期的方法来保证稳产高产。

在推迟花期方面,国内外做了大量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粤西地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表明,湛江1~2月早抽的花序用人工摘除后每隔7天喷1次500毫克/升的PP333,连喷3~4次,可将花序重抽时间推迟40天。台湾省在摘除花序方面确定了明确的时间,爱文品种在立春(2月4日),凯特和Sensation品种在雨水(2月19日)摘花,这样较能提高再开花率。另外,还可采用推迟修剪时间及重修剪,如在广州地区,将修剪时间推迟至9月中旬,可少抽一次梢,延迟秋梢的发生期和生长期1个月左右,从而将花期推迟。另外在干旱的冬季控制灌水的时间和灌水量,即前期灌水促梢生长,后期控制抑制新梢生长,这样可把末次梢推迟至12月底至1月初老熟,从而推迟花期20天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采用此项措施,有效地使早花、低产的爱文品种变为高产品种,使爱文芒改变了花期,避过了不良天气影响,提高了产量。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平均产量比1991~1995年提高了68~88倍。

二、提高坐果率及保果

在提高芒果坐果率、药物措施保果增产方面,林淑增等提出,在盛花期开始,每7~10天连续喷3~4次5~20毫克/升的2,4-D、70毫克/升的赤霉素,在幼果豌豆大时喷30毫克/升的萘乙酸均能提高坐果率,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2,4-D和赤霉素增产达50%。在印度,在开花前喷施20 000~25 000倍的萘乙酸,果实豌豆大时喷5 000倍矮壮素,能明显减少落果,起到保果的作用;在开花后40天,喷5 000倍乙烯利可提高坐果率;在花芽分化期、花序发育期、开花期和子房膨大期各喷1次05%磷酸盐加2%尿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除了直接向果实喷药保果外,叶面喷洒肥料或促进光合作用的物质如核苷酸制剂,可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叶片向果实的养分供应,从而达到保果作用。

三、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

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可延长市场供应期,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芒果产区品种种植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中熟品种,成熟期较为集中,势必影响到果实的销售处理。所以对于区域性种植的芒果来说,应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才能达到产期的调节。

四、利用地区差异调节市场

世界芒果产区所处的纬度横跨在南北纬30°以内,我国的芒果植区纬度从18°~25°,纬度不同,果实成熟期有明显的差异。高纬度地区果实成熟比低纬度地区慢,如在海南三亚3~4月就有芒果上市,而广东湛江最早也要到6月上、中旬,四川攀枝花又要比广东湛江迟30~40天才能果实成熟,所以可利用地区差异成熟期不同来调节市场。另外,各地区可根据纬度不同果实成熟期不同选择主栽品种,如海南可选用早熟的品种,从而使芒果尽早上市;四川攀枝花等地尽量选用迟熟品种,将芒果的成熟期推迟到9月以后,这样延长了鲜果的上市期,使得周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有鲜果上市,对市场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