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5790800000036

第36章 虫鸟之智

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撒谷子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缳,置其所行处,麂足一纟圭,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熏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随卷》卷十三)

“点评”

洪迈具有一双学者的眼睛,所以对于身边的小动物也不放弃细心观察。

动物各有各的习性,为了生存,又各有各的防身术。像竹鸡一遇同类便闭起眼睛争斗;像麂怕人寻到它的足迹,只沿一条道走;像鹧鸪单喜于洁处落脚;像土蜂那么贪食晕腥。只要抓住这些习性与弱点,投其所好,没有不捕获成功的。

就拿猛兽老虎来说,人们只有当毫无防备突然见到它时才会害怕,在了解了它的底细之后,也可不必像武松那样喝下一肚子烈酒才去打它。春秋时鲁国卞邑有个勇士卞庄子大夫,一次打死两只老虎,因为他先摸清了两虎正在同吃一牛,待吃出味道了就争斗,争斗中有一死一伤,卞庄是在一个小孩的指点下果然等到这个时机,出手便打死伤虎,这样便一举赢得打死双虎的功绩。好像这是《史记·陈轸传》里记下的故事。

可见禽兽周身是智也保护不了自己,还得靠人类的仁慈和德性,在当今世界,要保护动物更是要依靠法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