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5790800000071

第71章 朱梁轻赋

朱梁之恶,最为欧阳公《五代史记》所斥詈。然轻赋一事,旧史取之,而新书不为拈出,其语云:“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馀,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内辟污莱,厉以耕桑,薄其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业。及末帝与庄宗对垒于河上,河南之民虽困于辇运,亦未至流亡。其义无他,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故也。及庄宗平定梁室,任吏人孔谦为租庸使,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饥馑,不四三年,以致颠陨。其义无他,盖赋役重而寰区失望故也。”予以事考之,此论诚然有国有家者之龟鉴也。《资治通鉴》亦不载此一节。(《三笔》卷十)

孔谦:魏州(今河北大名以北)人。少为吏,颇知钱粮聚敛之事,后梁末帝与后唐庄宗相拒河上十馀年,大小百馀战,调拨粮饷从未缺乏,助存勖成就大业。及庄宗立,为租庸使,聚敛严苛,百姓怨恨,明宗时诛杀,以泄民愤。租庸使:官名。掌管钱粮事。

寰区:即寰宇,天下。

龟鉴:借鉴。

“点评”

洪迈引据的资料多是从六朝、隋、唐以前各种书籍上抄录的,这些书有的早已失传,多亏洪迈引用,得以保存断章残句,以供后人从中了解原书概貌和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状况。这一则是从《旧五代史》上抄录的,原书已失传,现在通行的二十四史校点本《旧五代史》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食货志序》还是据这一则补出的,可见洪迈所引资料之珍贵。然更可贵的是,洪迈在保存古籍的基础上,还对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并发表了极有见地的议论。后梁轻敛赋税,减少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对土地和田园有所依恋,这无疑是一项保证国泰民安的治国良策。而后唐庄宗则反其道而行之,设立专门掌管钱粮的官吏,为重收赋税制定严酷的法令,这样做没过几年便使百姓穷困潦倒,举目无望,离乡背井,致使社会动荡、战乱四起,整个国家陷入崩溃的境地。一个是轻敛赋税,使民富国强;一个是重收赋税,使国富民穷。洪迈将两个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对比来讲,说服力极强。还有可贵之处,就是洪迈对朱温不囿于成说,一味责骂,而是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他有利于百姓的良策。《续笔》卷六《朱温三事》,也是能从他的可憎之中看到他还有不一意孤行,能服从义理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