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你一定想知道,武器军事卷
15798000000015

第15章 战争战役(1)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强硬、最暴力的于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绵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

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动了15000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总共只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战争

虽然我们处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离我们的生活挺遥远。但战争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一直如鬼魅一般与人类如影随形,给人类带来流血、死亡、破坏和仇恨。战争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也最终将消亡。

战争的分类

按照时代来划分,战争有古代战争、近代战争、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等;按技术特征来划分,则有常规战争、核战争、反恐战争等;按规模来划分、有局部战争、全面战争和世界大战等;按战争进行的空间划分,则有地面战争、海上战争、空中战争和外层空间战争等。但从本质上划分,只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战争的出现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战争。

那时候,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原始部落之间、部落联盟之间,有时为了争夺土地、水源、猎物等生存空间和生活物资,常常会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也会为抢婚、抢掠财物、掳掠人口和血亲复仇而大打出手。最初,人们在冲突中使用的是木棒、石斧和弓箭,作战用的兵器和生产工具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区分。

虽然武器很原始,但十分残酷血腥,许多俘虏不是被杀掉就是被吃掉。

战争的特点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在对抗形式上,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

私有制时期的战争

随着私有制确立阶级的形成和国家的产生专门用于战争的武装集团——军队也产生了。

国家和集团间的兼并和争霸,使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专门用于作战的青铜冷兵器也广泛得到使用。除了在陆地作战的陆军以外,在水上作战的水军也开始出现了。

近代战争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战争从冷兵器、火器并用发展到主要使用火器。军舰、潜艇、坦克、飞机等兵器的发明,使战争的空间从陆地、海上,扩大到空中和水下。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和掠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引发了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使近百个国家的几十亿人口遭受战火的蹂躏。

封建时期的战争

在封建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战争的规模更大。成千上万的城市和村镇毁于战火,无数的人死于刀枪之下,给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封建社会里,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主要还是铁制的冷兵器。

现代战争

战争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技术武器的出现和发展,战争的形式和手段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未来的战争中,时间和空间对战争的限制将缩小,战争的突然性将增加,新的军种、兵种还会产生、组织指挥也更加复杂。

世界大战

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的上半叶,全世界都处于动荡之中,到处都是战争的硝烟,到处都是流血和杀戮。人类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当中,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它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无数生命和家园在战火的劫难中消亡。这两场战争留下的创伤,永远都无法抚平;战争的影响永远都不会消除。它将深深地镌刻在人类的记忆当中,促使人类去反思,去体会和平的可贵。

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是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

它是进八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出现的一科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帝国主义时代初期,已经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导致的。交战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战争目的,倾注国力,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大搏斗,战争规模、消耗与危害都是史无前例的,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它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处于划时代的地位。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了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德大公夫妇。这就是着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战争。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还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

二战中着名的战役

不列颠之战、偷袭珍珠港、中途岛之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战等是二战中最着名的战役。其中以诺曼底登陆战最为惨烈和规模空前。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次历史性的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登陆,与德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抢滩登陆战役。这发战役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它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

二战的军事影响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重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使用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战役

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根据战略赋予的任务,在战争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战役是介于战争与战斗之问的作战行动。它是战争的一个局部,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战争全局。

战役的分类

现代战役,通常是诸军种、兵种共同进行的协同战役。按作战的目的和性质分,有进攻战役和防御战役;按参战的军种分,有陆、海、空等军种的独立战役,有陆海、陆空、海空及陆海空等几个军种的联合战役;按作战行动空间分,有陆上战役、海上战役、空中战役等;按作战规模分,有大型战役、中型战役、小型战役。在一次大型战役中通常包括几个中小型战役。

陆上战役的分类

陆上战役,按作战形式又分为:阵地战战役,运动战战役和游击战战役以及几种形式相结合的战役等,阵地战。

阵地战战役依阵地坚固程度不同,又分为野战阵地和坚固阵地的进攻战役和防御战役。还可按地形和气候条件分为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战役,如江河水网地区、荒漠草原地区、高寒地区、热带山林地区等进攻和防御战役。

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是在局部地区内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是与世界大战相对的称谓。除了世界大战以外,其他的战争都是局部战争。它不仅波及世界某一范围的地区,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局部战争的基本样式和特点是:战争起因复杂、多样;战争行动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战争形式多样化;战争规模、分大、中、小三等,大者到全国、多国行动、持久战、速决战兼有;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使战争强度和消耗越来越大,高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局部战争,已成为当今和今后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主要战争形式。在今后的局部战争中,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加强对局部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在反侵略中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积极防御战略的重要任务。

核战争

核战争是使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

它以核武器为主要毁伤手段,其特点是战争的规模、突然性和破坏性将比常规战争空前增大。核战争,一般包括核大战和有限核战争。核大战,是指核大国及其联盟之间,以战略核武器的核突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争。有限核战争,是在一定地区内,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战争,或者是使用为数不多的核武器突击为数不多的军事目标的战争。核战争可能由战略核突袭开始或常规战争升级而成。核战争可能是速决的,也可能是持久的。中国政府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战争,反对核军备竞赛,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种战争形式,它虽属于常规战争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战争,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专门对付人民游击战争而产生的。特种战争的作战方法是由侵略国家派出特种部队进驻被侵略国家操纵那里的傀儡军队,协同对付进行反抗的人民游击运动。特种作战依靠部队武器装备精良和反动政府暂时掌权的有利条件,虽然在战争中能获得一定的主动,甚至取得一些局部性的胜利。但这种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必将遭到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反对。

空战

空战是敌对双方飞机在空中进行的战斗。歼击机消灭敌机和其他航空器的主要手段,其他飞机进行的空战多属自卫性质。空战按参战兵力分为单机空战和编队空战;按飞行高度分为低空空战、中空空战和高空空战按作战时间分为昼间空战和夜间空战:按气象条件分为简单气象条件下的空战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战;按攻击距离分为近距空战和中、远距空战等。歼击机空战通常包括搜索、接敌、攻击和退出战斗等阶段。搜索阶段,是指进入战区,在指挥所的引导下,用机载设备或目视,为发现和识别空中目标所作的机动飞行阶段。接敌阶段,是为占据有利的攻击起始位置所进行的机动飞行阶段。攻击阶段,是直接用火力消灭敌机,它是空战的决定性阶段。退出战斗阶段,是空战的结束阶段。未来战争中,近距离空中格斗仍是歼击机空战的主要样式之一,但随着歼击机火控系统作用距离的增大和空空导弹性能的改进使用中,远距空空导弹攻击,将成为重要的空战样式,海战。

海战是海军兵力在海洋进行的战役和战斗。通常由海军诸兵种协同进行有时也可由海军某一兵种单独进行。海战的基本类型是海上进攻战和海上防御战。

作战样式有:海上机动编队的进攻战和防御战,潜艇战和反潜战,海上封锁战和反封锁战,海上破交战和保交战等。其基本目的是消灭敌方海军兵力,夺取制海权。

重要海战的胜负,对某一海洋战区战局的转变,甚至对战争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口向。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舰船动力及武器装备的发展,海战经历了桨船时代、帆船时代和蒸汽舰时代,由使用冷兵器的撞击战和接舷战发展到使用火炮、鱼雷、深水炸弹和导弹武器进行海战;由单兵种作战发展到诸兵种协同作战。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军装备了导弹武器,舰艇采用了新型的常规动力和核动力,飞机采用了喷气动力和垂直/短距起落技术,出现了全球海洋卫星监视系统和远距离的探测设备,指挥、操纵和武器控制日益自动化现代条件下的海战在战术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役和战斗的突然性和速决性空前增大,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等装备的不断更新,防潜、防空兵力的加强,海战将会继续出现新的内容。

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波斯已成为雄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从公元前492年开始,便与、占据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的文明古国——希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场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国际战争,是东西方军事、经济对峙,文化、政治碰撞的具体体现。历经三次着名战役后,希腊的国家与制度得以保存,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军剑欧洲

公元前6世纪崛起的波斯帝国,在短时间内攫取了西亚大部分土地,军队主要由骑兵和弓箭手组成,组建了以万人为编制的师团。公元前513年,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截断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原为雅典掌握的商业,顺理成章地转移到波斯人手中,在小亚细亚海岸,坚持希腊殖民地尊奉波斯王为主人还按照规定缴税。波斯和希腊在维护安全与获取利益方面矛盾不断,公元前513年,希腊城邦米利都起义,波斯派重兵镇压并摧毁城市,又把其他希腊城邦一同洗劫。为了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一个根据地,就必须要征服希腊半岛。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命海陆大军远征希腊,海军途中遭遇飓风,2万军兵葬身鱼腹;陆军在色雷斯受挫,被迫返回。

扭转乾坤

波斯军队攻占并破坏了雅典卫城正在希腊人无望的时刻,公元前480年9月20日,希腊海军利用狭窄的海面地形,在萨拉米斯海湾与波斯舰队进行决战。由于希腊军舰小而灵活,波斯的大战舰行动迟缓,所以波斯军队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在损失300艘舰船后,薛西斯不得不率领残部仓皇撤退。此后,失去海上补给的波斯军队又在普拉提亚与希腊大军激战,结果被彻底击溃。

接二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