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乔家大院
15819000000031

第31章 乔映霞革新图变

乔致庸先后育有六子。到其晚年,在中堂第五代映字辈已多达十一口,除一人早夭外,尚余十人。乔致庸在世时,已有六个曾孙辈诞生。乔致庸一生中曾多次选择继承人,但均不太成功,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孙辈,而作为长孙的乔映霞就成为最佳的人选。乔致庸在世时,曾刻意培养这个孙儿,屡屡委以难事,以求磨炼其才干。乔映霞确实也堪当大任,处事为人均合宜得体,颇得乔致庸认可。到乔致庸谢世之时,六子中仅景俨在世。碍于封建礼法,继承人虽名义上仍为景俨,但实际上操持乔家、尤其是对外商业活动的已经是长孙乔映霞。

乔映霞,字锦堂,乳名成义,人称成义财主、成义子。此人成长在清朝末年,正是清王朝内交外困、西风东渐之时。他对康、梁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均十分崇拜,民国时还曾加入了同盟会。同时,乔映霞还信奉天主教,崇尚西方文明,由此造就了敢作敢为、思想激进的性格。他在祁县积极倡导兴办教育、改善生活,并破除迷信、剪辫放足、禁绝毒品。这些在当今看似普通的举动,当时却在有着数千年封建积习的祁县乡间产生了石破天惊般的震撼,也给村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祁县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成义子,留了头发剪辫子。穿的洋袄儿洋裤子,脖子上箍的腿带子。裤子裆里缀扣子,尿尿不用解裤子”,就是村民对穿着西式服装的乔映霞的调侃。脖子上的腿带子就是领带,乡民不识此物,误以为成义财主把腿上的绑腿带扎到了脖子上。那解开扣子就可小解的西裤,也是常年穿着中式免裆裤的村民所未见的。

乔映霞的革新作为在祁县广为流传,各类故事不计其数,很多至今还为村民所津津乐道。如他年轻时率先在乔家堡推行的剪辫和破除迷信活动都非常激进。剪辫最激烈时,居然在乡村庙会中牵着大狼狗满街追逐老少人等,抓到一个就咔嚓一剪,搞得人们四散奔逃,甚至钻店铺、躲柜底……可是面对掘地三尺的成义财主,大都不能幸免。破除迷信的手段同样异常激进。乔映霞为建学校和工厂,大举拆毁乔家堡周边的各类庙宇,最后只剩村东关帝庙得以幸免。对其推倒神像的行为,村里也留下了“大神神扔进壕子,小神神扔进茅子”之语。为革新风气、传播西方文化,乔映霞还特意从天津购置服装乐器,在乔家堡组织了祁县、乃至晋中地区的第一支童子军,每日于村中演练。

作为乔家第五代掌门人,乔映霞早期极具魄力与进取心。然而正所谓刚者易折,民国初年乔映霞担任禁烟委员会主任委员时,在一次带队铲除烟苗的时候,与村民发生了争斗。乔映霞在争斗中开枪误伤人命,由此惹出了大祸,不得不潜逃离晋,在天津躲藏了相当时日。在津期间,乔映霞结识了护士刘菊秀。二人一见钟情,刘氏不顾双方年龄悬殊(此时乔映霞已40有余,刘氏不过20出头),执意委身于映霞。乔映霞固辞不果,乃与之成婚。但好景不长,仅五年后双方感情即告破裂。乔映霞痛不欲生,曾跳楼自尽。后虽保住性命,却摔坏了腿骨,导致终身残疾,只能跛足而行。在刘氏之前,乔映霞本有感情极深的发妻程氏。程氏因生产不利而辞世,令乔映霞伤痛不已。现今刘氏之事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使性情耿直、爱憎分明的乔映霞不堪重压,于1921年精神失常,随后即在家休养。自此,在中堂的日常事物便由其族弟——最后一任掌门人乔映奎接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