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倾听传媒的声音
15821700000017

第17章 真水无香

砚边杂记

传黄宾虹画画,一碗清水一碗墨,即可在宣纸上画出五彩缤纷的中国画。此“彩”为墨彩。墨分五色,以水调和,触之于宣纸,化为万千气象。黄宾虹实乃国画圣手,洞察世情,深谙画理。一碗清水待上宾,君子之交也。

联想到时下一些中国画家,以牛奶、茶叶水、洗衣粉,涂抹于宣纸而生化学之肌理效果,以为美,以为创新。上述诸法偶尔为之未尝不可,然非绘画之常法也。返璞归真,以清为上。相比而言,我友张君新华,虽非专业画家,然深谙为人、作画之理,其笔下之“五德禽”,看似随意涂抹,然笔意灵秀,神采飞扬。此正应陆放翁所言:真水无香,功夫在诗外也。

两袖清风、清茶一杯、山水清音? ?清,既有平淡自谦的意味,同时又是为人处事一种极高的境界。耳清目明,心清如水,我们既应崇尚中国文化清明世界之精神,又要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洞察世理。

由画及人、及事,感慨良多。取巧者固能得利于一时,然不能获益于一世也。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者,谓之高人。余以“一碗清水”奉献诸君,非唯自谦,实乃追求清水之精神,以自励尔!巴老有言:无技巧是谓大技巧。余之作文,平淡无奇,然皆出自内心,是清水也。为了那些不该忘却的人和事,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我常伏案于灯下,不知时光之飞驰。夜静之时,常思己学之浅薄。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新书,惴然中我抬头,方知东方已白。

传说老家有一户人家藏有一幅唐伯虎的画。那画挂在客厅里,远远地看去,眼前是一条波涛翻滚的大河。走近细看方知画上只有用墨汁画就的三条曲线。中国画的奥妙由此可见一斑。

小时候村里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而味甘,我常常跟在大人的后面用木桶吊水喝。及至读初中以后,才慢慢有了喝开水的概念,但我十分怀念幼时那一段喝井水的日子,记忆中的井水是多么的甘洌可口!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挥汗如雨。用白瓷大碗舀一碗清水,仰起脖子咕噜噜地喝下去,该是何等惬意的事情!无怪乎在我七旬老父的眼里,超市林林总总的饮料,总没有清水来得解渴。上了餐桌,面对无论多高档的酒水,他总是点矿泉水喝。

一碗清水一碗墨,外表何等朴素,内涵又是何等丰富!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宾虹老先生挥毫作画的情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宾虹老对艺术求真求实之精神,值得我辈细细品味。

(绘图 张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