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倾听传媒的声音
15821700000036

第36章 发挥媒体教化育人的作用

访南湖晚报社执行总编杨自强

浙江《南湖晚报》秉承“新闻参与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培育发展小记者队伍,目前登记在册的小记者达3万余人,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新闻媒体的积极推动作用。9月17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鲍洪俊在新一期的《浙江宣传》简报上批示:“《南湖晚报》培育发展小记者的做法,彰显了新闻媒体面对特定受众不断教化育人的特殊作用,值得各地媒体学习借鉴。”

合力打造

有效运作的组织网络

《南湖晚报》以“《南湖晚报》,我的嘉兴生活”为办报宗旨,先后打造了《成长周刊》《昨夜今晨》《新闻110》《南湖时评》等品牌栏目和嘉禾绿阴行动、激情广场、欢乐过大年等品牌活动,办报水平持续提高,发行量连年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南湖晚报执行总编辑杨自强认为,作为一张主流的城市晚报,必须要把助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到媒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高度来认识,发挥媒体教化育人的作用,不仅是新闻的创新,更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为了发挥媒体教化育人的作用,《南湖晚报》于1998年成立了专门开展小记者工作的成长周刊部,在这个部室中有在报社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深编辑,有市“十大杰出青年”,有从电台“挖”来的少儿节目主持人,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写作教师,有擅长对外联络、充满活力的年轻记者,由他们组成的成长周刊部,年轻、活泼,懂教育、有成长性,贴近中小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南湖晚报》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让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家长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分类指导、有效运作的组织网络,才能把小记者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为此,该报牵头成立了《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记协、报社领导均在协会任职。小记者协会先后在市属的五县(市)两区成立了小记者分会,并在各学校建立了小记者工作站,每个站聘请一两名辅导老师。这样,一个由市协会、7个县(市、区)分会、300多个学校工作站组成的三级小记者工作网络形成了。

同时,《南湖晚报》还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延伸学校语文教学内容,联系开辟了一批采风基地,学生凭小记者证可以免费参观。如党的诞生地南湖、乌镇茅盾的故居、石门镇丰子恺的缘缘堂、盐官镇王国维故居、硖石镇徐志摩墓地、平湖莫氏庄园、海盐秦山核电站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生态园等,目前签约的采风基地已达40多个。

合作搭建

五大特色平台

嘉兴日报社副总编辑、《南湖晚报》执行总编辑杨自强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为了给小记者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愉悦、充满想像力的成长空间,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建立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南湖晚报》着力打造了《成长周刊》《成长季刊》《成长天空》《成长丛书》和《成长学校》五大特色平台。

《成长周刊》每周一期,每期8个版,里面的专版和专栏都是为小记者量身定做的,专版和专栏贴近学生,叩击心灵,积极上进,让孩子的作品从课堂作文中走出来,走向校园新闻、校外采风。同时将孩子的文章与老师的评点、同学间的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孩子、家长、学校提供了多方交流的平台。《成长周刊》因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影响力,成为当地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2005年8月,《南湖晚报》与嘉兴市文联、市作协创办近20年的文学杂志《烟雨楼》联手,推出杂志化的《烟雨楼·成长季刊》,邀请省市的知名作家共同参与办刊,倡导孩子个性化的写作,释放想像力与童趣。

嘉兴市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李森祥说:“《烟雨楼》杂志利用《南湖晚报》的影响力,从以发表成人文学为主转化为以发表青少年的文章为主,目的是为了发现写作苗子,给青少年作家搭建舞台。《烟雨楼·成长季刊》通过成熟作家的点评和美文般的卷首语,引导学生作者健康成长,思路很好,效果不错。”

针对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网络生活这一时代特征,《南湖晚报》在新闻网站嘉兴在线上创立了《成长天空》和《成长聊吧》,把媒体教化育人的领域拓宽到了网络。《成长天空》每周经编辑审核发稿数万字,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成长聊吧》是一个小记者及其家长和老师在网络互动的新天地。这一平台既满足了孩子们网络交流的需要,更让孩子们远离了有害的网站,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欢迎。

从2007年开始,为提高小记者的写作水平,《南湖晚报》依托教育部门,开设了成长写作训练营,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大学教授、名记者、教育专家为小记者上课、讲座。

《成长学校》分为写作、艺术、摄影等几大类,每期学生都在数百人,满足了很多小记者的需求。《南湖晚报》每年度选辑出版小记者作品精选集,从内容到装帧都富有小记者的特色,现已结集出版《小眼睛看大世界》《成长的滋味》等书。

利用活动

拓宽视野提升素质

走出课堂、提升能力是当今许多青少年的渴望。《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以“拓宽视野、提升素质”为宗旨组织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且提出了“让每个小记者至少能参加一次活动”的口号。该报小记者协会以及各县(市)的分会,每年面向小记者组织的活动有100多次,参加的人数少则100多人,多则五六千人。这些活动,因形式多样,小记者参与面较广,起到了培养爱心、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的作用。

今年暑期,《南湖晚报》组织了30所学校的小记者代表出访韩国,跟韩国小朋友交流、联欢,并互赠礼物。据杨自强介绍,该报今后每年都将带小记者走出国门,让小记者到全世界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据张扣林透露,今年是《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成立10周年,该报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一台舞台剧。

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亮靓指出,《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素质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们从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南湖晚报》通过报纸的正面引导,在推动小记者工作的同时,也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原载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10月2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