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和《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了郭初阳等浙江3名语文教师给时下广泛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挑出不少“刺”,指出一些教材中有的与事实或常识不符合,有的价值观陈旧,甚至还有“杜撰”的名人故事。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本报记者就此对各界声音进行了跟踪采访,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媒体、知名教师以及教育专家对于如何编写教材这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教材清理前路漫漫
《中国新闻出版报》9月18日《读周刊》封面文章刊登了《中小学教科书有了“事实核查员”》《教材编写呼唤更多的民间“事实核查员”》等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纷纷加入到报道这一题材的行列中。
中国教育新闻网于9月21日原文转载了该文。《东方今报》9月29日刊登该报记者夏继锋的文章,文章中说:“小学语文课本竟然有胡编乱造的文章?浙江数位来自语文教育一线的老师说:是的。从《爱迪生救妈妈》到《乌鸦反哺》,自《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有关消息以来,一场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打假运动’正在兴起。现在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其中。”
9月27日,新华网也刊发文章,认为“空洞说教、刻意拔高、灌输成人化的价值观,其实早就不是某几部教材的个别问题”。《南方日报》则更为尖锐,认为我们的教材似乎进行了过多的美化与加工,使得学生必须遵循教育者的假想方向、道德观乃至标准答案思考,甚至于教育者不惜为了塑造“崇高形象”而造假。《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说:“时下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观念、价值已经显得抽象、陈旧,很多时候都缺乏吸引孩子们好奇心与注意力的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内容。”《武汉晚报》则进一步指出,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教材内容,尤其是它承载的价值观,确实应该做新的思考,应当有新的表达方式。当然,这种更新,并非以网络文字代替古汉语、以电子游戏内容代替诗歌为标志,恰恰相反,教材应当是一种“生命力最长久”的“常识式”的生动活泼的内容。
虽然讨论颇为热烈,但大家也意识到,要给时下的教材来一次彻底的清理,前路漫漫。但是在采访中,大家纷纷表示,他们不会放弃呼吁。教材是什么?是教师借以传道授业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也是最系统的来源。教材的发行量动辄以百万计,其影响之巨大,非常规书籍所能比。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的编写、审定和出版,是学术权威的体现;教材影响的是我们的孩子,因此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它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准确性必须达到“零差错”。有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这样强调。
本报的报道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浙江的3位语文老师给小学教材“挑刺”,确实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有了争议、有了批评,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中小学语文教材,关注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关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改革。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样的“挑刺”越多越好。
小学语文教改还在摸索,问题当然还会继续被发现,因此我们希望这篇报道给教材编写带来一些启示: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编写教材要用科学的精神“小心求证”,老老实实地去找材料找根据,一切用事实说话;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材编写和出版模式,像给“问题牛奶”把关一样,全程监控教材的编写、出版流程。
教材编写是教育、出版部门的事,但更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应在教材面世之前严格把关、严格审查程序中存在的纰漏,要给广大学生提供最好的“放心教材”。
相关链接
2009年9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5版刊登《中小学教科书有了“事实核查员”》《教材编写呼唤更多的民间“事实核查员”》
2009年9月21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新闻观察》栏目原文转载本报《中小学教科书有了“事实核查员”》
2009年9月23日《钱江晚报》:爱迪生到底有没有救过妈妈
2009年9月24日《钱江晚报》:编教材的节奏,已经O U T了
2009年9月24日 无锡传媒网:你们编的究竟是教科书还是科幻小说
2009年9月24日《嘉兴日报》:让孩子“小马过河”般去尝试和思考
2009年9月24日《中国青年报》:小学语文的真正问题是现代价值缺失
2009年9月24日《东方早报》:教材不能用虚构的美德绑架孩子
2009年9月24日《华西都市报》:课本用美德绑架孩子是美丽的错误
2009年9月24日 浙江在线:小学课文杜撰多遭疑续 教材问题不仅只在语文里
2009年9月25日《钱江晚报》:还有多少教材谬误 等待我们去修正
2009年9月25日《报刊文摘》A 1:别用虚构的美德误导孩子
2009年9月25日 新华网:杭州数教师为小学语文教材里善意的谎言喊停
2009年9月25日 腾讯网:小学语文岂能胡编乱造
2009年9月25日《南方日报》:教育应回归真实与真诚
2009年9月25日《潇湘晨报》:课文回归常识的道路没有最后一课
2009年9月25日 新华网:虚构的课文与精神的塑造
2009年9月26日 浙江在线:给教材挑刺是积极行为 教师呼吁教材有错要改
2009年9月26日《新京报》:“真实”应是语文教材的基始点
2009年9月29日《东方今报》:语文课本里有几篇假文章?
2009年9月30日《中国青年报》:教师给小学语文教科书挑错呼吁剔除虚假故事
2009年9月30日《时代周报》:语文教科书再招声讨 中国式教育应停止“伪崇高”
观点集纳
“真”是首要价值
真、善、美之中,真是第一位的,真既是一种独立和客观,也是首要的价值。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发生,但可以作为教育的读本,在于它在心灵和信仰世界里为真,这与制造虚假的历史也就是用类似于现代造神运动的办法去进行教育,不可以等同。在真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谈论善与美。当然,何谓善,何为美,都有辨析的必要。选择怎样的人生故事去教育,才合乎人类的正常认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教育,才合乎儿童的接受习惯,这是应该讨论的,但如果教材教给人不真实的故事、不正确的知识,那么端正价值、提升美感,就无从谈起。
———刘洪波
“伪崇高”坍塌之后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扭曲的“文以载道”的传统,为了说教的需要,就主题先行,人为地编造历史和故事,甚至认为这种作伪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是天经地义的。另外,对于所谓权威,中国人几乎从来不敢说不。似乎进了教材的就是不容置疑的经典,从而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文章”全盘接收。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发现这些说教的虚假,这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人生观与信仰。在“伪崇高”坍塌之后,他们变得不再相信任何崇高,很自然地成为没有任何信仰的精神痞子,“伪崇高”坍塌后,“真小人”将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徐 鸥
教材是人生第一本导游册
教育部在编选教材时,可不可以通过教育部的网站公布编者名单以及思路?可不可以让相关的一线教师与家长推荐教材内容?我们希望相关专家编选的内容可以宽泛一些,然后通过网络征求家长与一线教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材可能内容更为丰富,也会更符合孩子们的需要。
童心不可蒙骗,教材不可编造,对孩子们负责,就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良知负责。教材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本导游手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神圣的责任。
———吴祚来
编者的“常识”值得探讨
时下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我们低估了如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僵固了。比如在数学上,我们总是认为孩子某个阶段该学什么知识点,而不该学什么知识点,我们的教材也往往按照这样的“常识”去编排,殊不知这些“常识”的正确性本身就值得探讨。
———唐彩斌
不能完全由少数专家说了算
语文教材也玩“莫须有”,编造故事来糊弄孩子们,以假充真,尽管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出发点是好的,但犯了教育之大忌———不讲诚信,其效果可想而知。联想到不久前由教材中鲁迅文章删减问题引发的争论来看,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实在不能完全由少数专家说了算,至少得征求一下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开始多问几个为什么了,不再盲目相信所谓专家的绝对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有利于推动教学领域的改革。只有教师首先有了质疑精神,才能把这种理念灌输给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而不是机械地让孩子们记忆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集德、智、美等于一身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钟进军
原载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10月16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