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老滋味
15824500000072

第72章 小窝头及其他

当年在北京东安市场的食品摊上,常常可以买到一种小巧玲珑、香甜细腻的栗子面小窝头。据说,这种风味小吃是从清宫中流传出来的,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了。然而,制作这种小窝头,最著名的要推北海公园“仿膳”。

“仿膳”由模仿“御膳房”而得名,最初叫“仿膳斋”。北海漪澜堂、道宁斋是昔日慈禧太后游览散心时就餐的地方。现在的“仿膳饭庄”就设在那里。据闻,1956年在某一次招待外宾的盛宴上,“仿膳”的老师傅大献手艺,制作出四千个精致的小窝头,个个颜色金黄,形如宝塔,被认为既是美味小吃,又是艺术佳作,赢得食客交口称赞,从此这种小窝头更加名扬海外。

提起小窝头的来历,还得从慈禧太后谈起。那是清光绪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攻打北京,那拉氏仓皇逃奔西安,途中饥饿难挨,有一名叫贯世里的人,把北方民间粗粮食物窝窝头呈上,给“老佛爷”果腹。慈禧食之甚觉香甜,感到是从未尝到过的美餐,嗣后回到官里,命御膳房照样制作,殊不知再也不得其味!“老佛爷”甚为不悦,后经厨师苦心研究,用细箩筛出上等玉米面,合以黄豆粉、白糖、桂花,然后捏成每重一钱的小型窝头,旺火蒸熟进上,食之香甜爽口,颇有栗子的味道,这才遂了慈禧的心愿。

正因为这种金黄小窝头人口有栗子味道,很多人以为是用栗子面做成的。其实,它和民间窝头一样,也是玉米面做的。“仿膳”曾经做过试验,即使加入少量栗子粉,制成的小窝头,其味道和颜色反而大为逊色。小窝头用料并不复杂,但制作技术却很讲究。熟练的厨师,凭两只灵巧的手,用一斤面捏出一百个上尖下圆中间空的小窝头,确实是不简单的。

仿膳饭庄的清宫风味小吃,还有豌豆黄、芸豆卷等,也都小巧玲珑,别有风味。

除此以外,仿膳的肉末烧饼,也是慈禧得意之味。据传,有一次慈禧做梦吃烧饼,第二天御膳房送来早点中果然有肉末烧饼,太后大喜,高兴地说:“给我圆梦来了。”并问是谁做的。为此,厨师赵永寿得到“老佛爷”赏赐。这位赵师傅在1925年创办“仿膳斋”的时候,也到北海漪澜堂献艺,现在他虽已故去,但制作肉末烧饼的手艺却留传了下来。这种烧饼是用长把烤铲在炭火上烤制的,外酥里软,夹上由笋丁、荸荠(广东称马蹄)丁炒成的肉末,入口酥脆、醇美。这种食品在“仿膳”的食谱中,是属于大众化的风味小吃。有朝一日,重访京华,定要饱尝阔别已久的仿膳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