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桃花痴痴笑
15830400000069

第69章 后记

不知不觉,这部散文集写完了,这是2011年最后一部散文集,也是我第15部散文集。在这一年里出版了几部散文集,还有几部长篇小说,真正是创作大丰收。当我就要完成今年内最后一部散文集时,忽然想到应当为这部散文集写点什么。写什么呢?是写出版的喜悦,还是写创作的辛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我越来越发现散文很适合我,随时随地都能将我的感受表达出来,也许这就是文学的感受。不是我不喜欢小说,我是说小说写出的是情节,散文写出的是感受,小说是虚构的感受,散文是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多少年来我始终不渝坚信自己写出的作品是虚构的,可是写了这些年后渐渐感到散文不是小说,散文有真实的一面。尤其是散文可以写出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感情,写出自己的灵魂,写出心里最隐蔽的秘密,可惜我写出这些作品后才懂得,只是懂得太晚了。写了几十年才有点滴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开始夜以继日写散文集,以此达到多部成果,这也是我的一个收获。有一阵子,我几乎每天都要写出几千字,为的就是完成出版社约稿,同时也是表达自己对文学的态度。写了几十年,我想自己也应当有成果了,这就是写出作品,再写出作品。

长期以来我有一个感受,写散文让我心静,有时很烦琐的事在散文面前我还能静静思索,认真写作。比如有人曾经多次提出你怎么不赚钱啊,你看XX写出一部小说赚了多少钱,你写散文为什么不赚钱啊,你怎么不写电视剧本赚钱啊?他说得没错,提出了问题的关键,可是写散文就应当赚钱吗?写作就是为赚钱吗?当初我写作时并没想赚钱,如果想赚钱凭我的聪明才智我会赚到百万,可是我没赚,心甘情愿写作着,心甘情愿清苦着。何况现阶段文学已经没有多少出路了,如果还靠文学赚钱头脑不是有病吗?其实我写出散文并不思索,一气呵成的散文我每天都在写,只要心里有感受我就有可能写出来,而且写得气势磅礴,写得理所当然,即使心里没有故事也可能会编出来,类似写小说一样。只不过我的这种写作是最贴近心灵的,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贴近社会的,更贴近我们现在的文化环境。

近两年,散文越来越不好写的原因就是缺少思想感情,缺少心灵体验,更缺少社会实践。然而小说也是如此,越写越不被读者看好,越写越让读者感到困惑,文学还有用吗?难怪有人说文学是失败的艺术,越写越失败,越写精品越少,越写想象力越匮乏。文学实际上就是写生活的艺术,在写生活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注入感情,同时也加入技巧。在文学创作上我有三个敢比:一是敢与同事比高低,看谁的文化教育好,人品素质高,看谁不犯错误,对国家有贡献。二是敢与领导比高低,看谁能搞活经济,真正做到为民所为,改变所在地面貌。三是敢与名家比高低,看谁写得好,写得巧,写得多,看谁能当大作家。不要以为百姓小,其实什么样的伟大人物都在百姓中,我是希望这三个敢比有发展。然而,现阶段的环境不是这样,有些组织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关系的小圈子,我的三个敢比变成三个不敢比,这其中的变化显而易见。在我的文学创作中,写山与写父亲永远是我创作的主题,也是我生命的主动脉,没有父亲没有文学,没有文学哪能有创作,哪能有现在的成绩单。然而人的一生能写出多少书呢?这也是未知数,写作不仅要有心灵呓语,也要言之有物,只有如此作家才能进步,文学才有发展。我经常思索,我这一辈子就要过去了,剩余时间干什么,是为过去的岁月讨价还价,还是为未来的岁月继续努力,每一个人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还是继续努力写作最好,写散文要上进,作家要上进,读者也要上进,只有上进了社会才有发展,只有上进了社会变革才能顺利。很多人都说我有才,都说我适合写作,既然如此不如就继续写作,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一种形式,写出数不清的作品不是更好吗?

曹秀

2011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