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启迪青少年智勇双全的故事
15830600000032

第32章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释义”以美人为饵,任意操纵对方的战术。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计名探源”该计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遗人……女乐二人,以荣其意而乱其政。”说的是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而虞国是必经之道,晋军欲向虞国借路伐虢,怕虞君不肯,晋献公采纳大夫荀息的建议,把晋国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及美女送给虞君。虞君生性贪婪,不顾宫之奇的反对,同意借道给晋国。晋国灭掉虢国后,回师途中又轻而易举灭掉虞国,捉住了虞君:“假道伐虢”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四计,但这一计是在美人计的成功基础上实施的。

美人计的特点是,用美色或其他财物诱惑敌人尤其是敌方的将帅,消磨其斗志,分裂其核心,使其部队丧失战斗力,从而乘机取胜。

“古代战例”

西施助越国复仇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可以称得上最出色的“国际”间谍,越国大夫范蠡成功地利用西施导演了一出“美人计”,致使勾践成功复仇,吴王夫差国破家亡。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吴国打败了越军。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投降,吴王夫差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勾践君臣忍辱负重,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三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

范蠡曾随勾践到吴国做三年人质,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建议勾践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于是,范蠡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机智过人。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西施愿意担此重任。但越王宠爱的一位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又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和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举手投足,别有风韵,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勾践又给她制作华丽合体的衣服,才进献给吴王。

吴王夫差看到西施大喜,在姑苏建造舂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每天与西施一起戏水,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裙系小铃,穿木屐起舞,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

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沉迷于女色,享乐游玩,已经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

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国伐吴,大获全胜。吴亡后,相传西施随范蠡驾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终。

“古计今用”

巧借“太太”赢市场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太太口服液”犹如一夜春风来,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并在当时的消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原因在于,“太太口服液”公司借用美人计打出诱人的广告,谋取利益,赢得了市场。

生产该口服液的公司在国贸大厦人流如潮的地方,拉出长达一百八十米的巨大布幅,写着“太太留名”,结果不到六个小时,上万人在布幅上写下了名字和地址。另外,公司经理还要求工作人员在国贸大厦的灯箱外包上一块黄布,上面写着:“里面有一个太太”、“里面有两个太太”、“里面有三个太太”,背后写着巨大的“猜”字,如此也吸引了进出国贸大厦的人群。“太太口服液”因此让人记忆深刻。

”太太口服液”公司懂得,如果在创业时,拼命打广告,等到销售看好时,就撤广告,那消费者很快就会把“太太门服液”遗忘了。因此,当销售迅速上升时,“太大口服液”公司照样坚持做广告,加强宣传攻势,加深公众对“太太口服液”的印象。

于是,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太太口服液”公司邀请了著名歌星帮助塑造系列电视广告形象——“挚情长真,永驻我心”的广告词与动人的画面、较强的故事性,加上名人效应,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扩大了“太太口服液”的知名度。

1995年,“太太口服液”公司又推出“九五新装样式”,从包装上进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心理。此外,“太太口服液”还经常在户外利用灯箱、路牌等做广告,时刻提醒消费者关注“太太口服液”。

就这样,通过各种媒体广告的配合,“太太口服液”几乎家喻户晓,深深地印入了人们的心中。时间一长,就形成一种消费气候,在许多家庭,丈夫买“太太口服液”送给妻子,已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