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唐朝廷中期。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历时10年的“安史之乱”,这场灾难是唐朝两个叛贼安禄山和史思明制造的。在平息这场叛乱中,有位叫郭子仪的著名将领,曾率大军奋力拼杀,为消灭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如此,郭子仪的军队威望极高,后来,在唐代宗继位的初年,唐朝境外有个叫吐蕃的少数民族,又趁唐朝廷平息内乱、边境空虚的机会,不断侵掠骚扰,郭子仪率军队在抵抗吐蕃侵略的战争中,又连立战功。为此唐代宗封郭子仪为副元帅,郭子仪的军队名声更振。
这年,吐蕃、回纥的兵锋又逼近邠州,唐王朝为了加强邠州的军事防守力量,决定派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为将,驰援邠州,节度使白孝德防守阵地。
郭晞带兵进驻邠州以后,仗着父亲的威望和名声,很是骄傲,军纪松散,部下在市面横行霸道,欺负百姓。邠州地区有些地痞流氓,此时觉得到郭家军里当个兵士,不但不受什么约束,反而有了个硬靠山,于是纷纷在郭晞军营中挂个名,穿上兵士的衣裳,之后更加为非作歹。这伙人集结起来,常常大白天强抢店铺,乱摔乱砸;有时还动手打人,甚至撞伤孕妇。
邠州节度使白孝德,听说了这些事情以后,非常恼怒,可他自己曾是郭子仪的老部下,不敢得罪郭家的人,因此只好装不知道。
消息传到邠州附近的吕州,吕州刺史段秀实十分着急。一天,他怒气冲冲地跑到邠州,见到白孝德劈头就问:“白公受国家托付,负责管理这块地方,现在邠州的百姓正在遭殃,白公怎么可忍心看着不管呢?”
白孝德听了段秀实的话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摇着脑袋,一连吐了好几个“没办法啊!没办法啊……”段秀实见白孝德真是愁得无法,就对他说:“白公可不可以在邠州给我授个什么官衔,让我来想办法治治这些人。”白孝德见段秀实决心很大,于是委派他做了邠州都虞侯,让他专管治安。
段秀实上任没几天,一天突然有人报告:郭晞军营中有17个兵士,在街上一家小酒店里酗酒闹事。他们喝够了酒后,不肯付钱,当酒店主人要他们付钱时,他们就拔出刀刺伤了卖酒的老翁。离开酒店时,他们还把店堂里酿酒的器具砸坏,把酒桶全部打翻,酒都流到了街上。段秀实闻讯后,当即命令一队兵士,马上出发,将这17人全部抓起来斩首。为了让全军营的人引起重视,段秀实还命令手下人将这十七颗人头,悬在酒店门外。百姓们看了人人称快,都说这帮家伙该受到惩罚。
郭晞军营中兵士听到这消息,立时骚动起来。一些人大吵大嚷道:“这还了得!有人竟敢动郭大元帅手下的人?”也有人急急地骂道:“这段秀实胆子也太大了,白节度使都不敢动我们一下,他算老几?”这时,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拼了!找段秀实算账去!”于是,兵士们蜂拥来到郭晞面前,他们个个穿戴好了盔甲,只等郭晞下令,决心要跟段秀实决一死战!
郭晞营中有一兵士,与白孝德手下的人关系一向不错,他早就听说段秀实为人刚直,是个专替百姓做事的好人。现在他见兵士们个个顶盔贯甲,要与段秀实开仗,怕段秀实吃了亏,就悄悄从军营中溜出来,急速赶到白孝德府上,通报了消息。
白孝德一听说郭晞军营中兵士炸窝了,吓得脸都发白了,他急忙派人唤来段秀实。一见段秀实的面,就责怪他闯了大祸。他双手握在一起,不断在自己屋子里来回走着,一边走一边不住地念叨:“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段秀实问明情况后,态度镇静地对白孝德说:“白公,您别着急,我段秀实自有办法,我要亲自去找郭晞说说理。”说着,就准备到郭晞军营里去。“去不得啊!大人,您这一去,见不到郭晞,就先会被郭晞手下的兵士干掉的!”跑到白孝德府上报信的那个兵士,见段秀实要去送死,急得喊了起来。段秀实淡淡笑了一下,仍然坚持己见。白孝德见他态度坚决,便要派几十个兵士跟随他一起去。只见段秀实摆摆手,说了声:“用不着了。”然后解下身上的佩刀,特意选了个年老瘸腿的马伕,骑着马,独自向郭晞军营走去。
郭晞的卫士们一听说段秀实来了,个个杀气腾腾地冲出营房,把段秀实挡在了军营门口。段秀实笑着对摆开阵势的兵士们说:“杀一个两手空空的老卒,还用得着摆这么大架势吗?我带着脑袋来了,请你们将军出来吧!”那些兵士见段秀实连佩刀都没带,神情泰然自若,被他那特有的威势吓呆了,他们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退了下来。
段秀实见郭晞后,从国家的利益,郭子仪的功名,以及人心的向背等多方面,耐心劝说郭晞要从严治军,维护好郭元帅的功名。郭晞句句听着在理,当即命令兵士:一律卸下盔甲,再敢有胡闹的严办!
从此以后,邠州地方的秩序安定下来,郭家军队也越整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