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15846000000006

第6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1)

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934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是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而付出3万余名红军生命的惨烈战斗。为了纪念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1987年,战役发生地兴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该县光华铺为18名红军指战员建墓立碑。

该园于1996年1月在广西兴安县建成,碑园占地120亩,气势恢宏,800立方米的红军群雕堪称全国纪念性群雕之最,园区还建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由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型群雕长46米,高11米,用灰白花岗岩雕凿而成,由四个头像和五组浮雕巧妙连成一体,生动地再现了红军突破湘江战斗前后的各个历史画面。4个头像分别是“小孩”、“女红军”、“青年指战员”、“老游击队员”;5组浮雕分别是“救星”、“送别”、“远征”、“激战”、“永生”。大型群雕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途经桂北血战湘江的壮烈场景。群雕设计借鉴了电影中“散点布局”、“大特写大头像”等多种手法,在民族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浓浓的现代意识,群雕远看像广西座座险峻的山峦,充满对历史痛切的反思感,营造出多层次的艺术空间;近看有人物有故事,虚实结合;登上主碑再回头来看它,又像矗立在红土地上的一支手枪,巍然屹立。

主碑建在海拔2486米高的狮子山顶。站在主碑前极目远眺,北面是城市繁华区,南面是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东面是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古灵渠从狮子山西面横穿而过,可谓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主碑碑体由三支直插蓝天的步枪构成,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主碑中心整体是一个圆拱形建筑,它庄严肃穆,像一个供英灵长眠安息的陵墓。

主碑和群雕间由一线四折的中轴线台阶连接,既体现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锁线的曲折艰难,更能让人们亲身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碑园内的园林建设新颖,具有时代气息,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参观游览的理想场所。

百色·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广西自治区百色市东北郊迎龙山。1999年百色起义70周年前夕建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武装起义。百色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嚣张气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纪念馆大门四根粗大圆柱稳稳地支撑着皇冠形的外廊,象征着百色人民顶天立地、气壮山河、砥柱中流的气魄。大门上方正中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百色起义纪念馆”七个行书镏金大字。大门两侧分别是高73米、宽89米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场面。

序幕厅的正壁是高428米、宽2523米的“百色起义”汉白玉大型浮雕,以磅礴的气势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屹立于大厅正壁的浮雕中。

馆内设“百色风雷”、“革命英杰”、“邓小平与百色”、“建设新百色”等多个展厅,共展出文物270余件,图片1000余幅,场景16处,展出的起义人物达4000多人次。

在“邓小平与百色”的展厅里,可以体会到邓小平与百色的深厚情谊。当时年仅25岁的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派来到广西百色,以非凡的胆略,力排“左”的干扰,毅然地做出与俞作柏、李明瑞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决策,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全面恢复和发展了广西的党组织。工农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共产党在桂系军队中掌握到约4000多人的队伍,还委派9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左、右江9个县担任县长,广西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俞、李反蒋失败后,邓小平同志在短短的50天时间里就成功地组织和发动了百色起义,又取得了龙州起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这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一位共产党员的宽阔胸怀和非凡魄力。这一展厅的重要展品有邓小平在红七军军部起居室用过的油灯、被子、床铺、笔砚和1930年秋用过的马鞭以及1931年4月他写给中央的《红七军报告》全文等文物,还有反映邓小平心连右江革命老区、情系百色建设的珍贵照片等。

1999年12月,百色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百色·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

铭记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一段光辉革命历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坐落于广西百色市解放街39号“粤东会馆”内。

“粤东会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南方古建设,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至今已有280年的历史,是广西至今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宏大、最具有建筑艺术和建筑特色的古建筑。会馆以前、中、后厅为中轴线,两侧配以相互对称的厢房和庑廊,楼阁殿宇,雕梁画栋,瓷雕、木雕、石雕等各式雕塑,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人物瓷雕均取材于古粤剧里的故事,赋予建筑极高的文化内涵。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张云逸同志发动和领导的着名的百色起义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旧址题写了址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1987年1月13日,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视察旧址时挥豪题词:“百色起义的英雄业绩光照千秋”。如今,经过全面的整修,旧址已完全恢复了当年司令部的原样。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同志的办公兼住室、军部会议室、副官处、经理处、秘书处、参谋处、军医处、军部食堂、警卫营驻地等军部所属各机构,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观众,已发展成为广西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的耀眼圣地,成为红色旅游的一个亮点,跻身于广西十大旅游景点之列。在百色市民中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到过红七军军部旧址,等于没有到过百色。”1993年4月5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参观后,称赞这个旧址“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自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旧址已先后接待了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人数达210多万人次,观众遍及海内外和港澳台地区(其中40%左右为青年学生)。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区文化先进集体”、百色地区“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深得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好评。

旧址已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龙州·红八军纪念馆

中国红军第八军纪念馆位于县城龙州镇新街,又名红军楼,由红八军军部旧址、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新建的展览陈列大楼构成。军部旧址为一幢法式三层楼房,砖墙、木板楼层;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幢中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这两栋楼房原皆为“瑞丰祥”钱庄,邓小平同志1929年到龙州布置起义前期工作,1903年领导龙州起义胜利,创建红八军时,在此办公和居住,为红八军的指挥机关。在此期间,邓小平同志于军部门前种下两株柏树,现仍葱郁遒劲,生机勃勃。邓小平同志在1971年、1978年曾两次问起这两株柏树的生长情况。新建陈列展览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建筑风格,收藏和陈列红八军将士的史物。

军部旧址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一直保护得很好,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龙州县人民银行驻地,1963年2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建成纪念馆,并于2月1日龙州起义55周年之际举行开馆典礼,时任自治区政协主席的覃应机到龙州为纪念馆开馆剪彩。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复原了当年的会议室和邓小平卧室。2000年6月,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桂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在全民族的抗日浪潮中,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等城市的相继沦陷,抗战已转入相持阶段。当时的桂林不仅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联络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的交通枢纽。

为了抗战形势的需要,当时要建立一个采购和输送军用物资,传递和沟通情报信息,同时负责统战和交通工作的办事机构,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的组织领导下,1938年11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桂林办事处,即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李克农任办事处处长。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位于广西桂林市中山北路。这是一幢桂北民族风格的两层砖木楼房,原来是老房东黄旷达卖酒的铺面,叫“万祥坊”。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我党在国统区建立的的公开合法机关。但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办事处建立不久,就基本上处于地下工作的复杂环境。办事处租用黄旷达的酒铺“万祥坊”,就是考虑到形势的变化,以便起到掩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