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上
15846100000005

第5章 辽宁省(1)

沈阳·“九一八”事变博物馆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今博物馆坐落处)炸毁了铁路路轨,策划和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遂以此为借口下令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并占领沈阳,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当时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事变震惊世界,标志着日本将侵略中国的计划推进到新阶段。

沈阳“九一八”事变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国耻而修建的。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博物馆建成于1997年,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在一部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由碑正面拱门进入一层正厅,刻有“勿忘国耻”4个大字的警示钟迎面矗立,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残月形时钟,其时针指着10时20分,这是日本侵略军发起进攻北大营的时刻。馆内二至三层为“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室,以电动沙盘、灯箱、人物模拟像等形式,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展示了事变始末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内有东北抗日联军和杨靖宇将军的抗日事迹;地下室有“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沈阳”专题展览,以声、光、电形式再现了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和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

残历碑西南20米处有事变炸弹碑,碑西侧为长大铁路,东为公路,向北就是当年的北大营。在铁路东侧,原日本关东军曾树立木制标牌,竖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字样,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这个炸弹形水泥纪念物,上面为炸弹尾翼形碑,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为梯形平台,上镶嵌横书“爆破地点”四字,并在北大营内建立了战绩纪念馆和战绩纪念碑。从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铁路爆破地点到攻占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所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现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和周密预谋的重大侵华事件,是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武装侵略的开始。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炫耀他们的所谓“赫赫战功”,建立了这个炸弹型水泥纪念碑。如今,它已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证。

解放后,沈阳人民将该碑推倒,仍陈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坐落在沈阳市北陵公园东侧,始建于1951年初,占地24万平方米,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录像厅等设施组成。地处陵园最高点的纪念碑主体高23米,顶端是铜制的中朝两国国旗,国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像下刻有董必武同志的题词“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碑身背面刻有471字碑文,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后的松林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及各级英雄模范志愿军烈士123位。烈士纪念馆有6个展室,内容分为“走向硝烟”、“扭转战局”、“英名永存”、“依依惜别的真情”4个部分,展出抗美援朝战争史图片420余幅、烈士遗物200余件。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刚建园时,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为纪念碑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了471字的纪念碑碑文;郭沫若同志为陵园题写园名并赋诗颂扬烈士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烈士所在部队的首长为烈士们撰写了碑文。每逢清明节,辽宁省、沈阳市、驻沈阳部队、辽宁省军区领导和各界人民群众都要到此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平时前来扫墓者也是络绎不绝,每年都达十几万人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党和国家不断投资改善烈士陵园的设施。仅从1996年到2001年,沈阳市政府就投入1267万元巨资,沈阳市民政局投款156万元,为陵园重新修建了烈士纪念馆、广场和录放厅等设施,对更好地弘扬烈士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999年10月落成的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出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1100万元。内有12个展室,展出珍贵历史照片181张,烈士遗物240件,录像资料片4部;以常规展出为主,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为辅,将历史的真实性、陈展的艺术性、场景的可视性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作用。建园以来,这里的职工始终牢记并认真履行“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神圣职责,认真维护陵园的设施和环境,从而使这里做到长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翠柏掩映着繁花,苍松覆罩着绿草,丰碑迎接着朝阳,既庄重肃穆,又艳丽活泼,有力地烘托了烈士们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前来参观、扫墓者肃然起敬。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198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评为沈阳市“文明单位”;1995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国家民政部、教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辽宁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开始被确定为省、市“国防教育基地”;1998年被辽宁省评为“花园式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同年被中共辽宁省委确定为“党史教育基地”。

抚顺·雷锋纪念馆

雷锋(1940-1962年),湖南省望城县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雷锋进入学校学习,小学毕业后,在当地参加了工作。之后,在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屡受嘉奖。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某部运输连班长,他以“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从此,“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展开。

抚顺雷锋纪念馆建立于1965年8月15日,位于雷锋牺牲地--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路东段。

纪念馆占地面积56700平方米,由雷锋纪念碑、雷锋墓、雷锋塑像和雷锋事迹陈列馆4组纪念性建筑物组成,布局疏密有致,具有现代建筑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的特点。

雷锋纪念碑竖立在纪念馆的主轴线上,全部由花岗岩构筑,主体高134米,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大字,碑体下部嵌刻一组以雷锋模范事迹为主题内容的汉白玉浮雕。

坐落在馆区东北角的雷锋墓由苍松翠柏环绕,墓后有一座灰褐色花岗岩卧碑,正面刻有“雷锋同志之墓”的金色大字,背面刻着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碑文。

雷锋墓墓前广场上耸立着高5米的雷锋全身塑像,身着棉军装、手捧《毛泽东选集》、身背冲锋枪的雷锋英姿勃发,正昂首阔步奔向前方。

雷锋事迹陈列馆展厅高12米,周长52米,呈拱顶圆形,在圆墙上绘有大型壁画,按成长历程把雷锋22年的短暂人生真实呈现在世人面前。展出的文物资料400多件,照片140多幅,展厅内大量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展览内容更显丰富多彩。

雷锋纪念馆自1965年建馆,至今已接待观众400多万人次,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研究雷锋事迹的重要阵地。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在仁川登陆,并将战火引向中国边境,轰炸安东(今丹东市)等地。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发兵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战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三年艰苦战斗,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于1958年10月在辽宁省丹东市建立抗美援朝纪念馆。聂荣臻元帅于1986年12月应邀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题词。1990年开始扩建,在1993年7月25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到来之际,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

新建成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在丹东市市中心北部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馆区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新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3大主体建筑构成。

纪念塔由塔基群房和纪念塔主体组成,塔高53米,雄伟肃穆,象征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塔面用高梁红花岗贮存器剁斧石贴面;塔基群房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外墙为灰白色花岗岩蘑菇石贴面;纪念塔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塔名,背面刻有记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光辉业绩的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