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15847200000018

第18章 古代敦烟人的养生观

养生的本质是为了健康长寿。千余年来,敦煌人为了追求这一目标,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积累了不少精辟的理论,为集居教煌地域的人类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二里爱贸职。

敦煌古代养生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家各派之学各有千秋。儒家曰:“精一执”;道家曰:

“抱一守中”;佛家以“坐禅”、“止观”、“由假入空”、“明心见性”为依归;医家注重腑脏保养和精、气、神、形之摄养,等等。并提出了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等观点。认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同时还提出,“养身即养怡”的观点。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养身不只是四肢发达体健姐牛,重要的是内在素质的养怡,这是个有层次的内涵。曹操在《龟虽寿》诗中写道:“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是身心和涵养的总和,绝非仅长寿而已。养身之本在于戒恼怒,人能在欲恼怒时,旋即解除,化为平静,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是绝对办不到的。因此,欲要养怡自己的身心,必先品行上有德,学识上有造诣,宽厚待人,谦逊处世,才会在遇着恼怒之事时,克制自己的情绪,戒除掉伤身的肝火,忍让别人,保养自己。

敦煌人还主张养生不是“开源”而是“节流”,提倡“灯用小炷(炷是灯蕊)”的理论来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以不使人的各器官和细胞组织过早地走到代谢的尽头。与此同时,还竭力提倡卫生保健行为,把养生和医疗及保健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敦煌佛教养生观

佛教自传入敦煌以来,逐渐与敦煌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并发展成为敦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广泛涉及当时西陲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领域,深人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接触生与死、心与色、思维与存在等生命的根本问题,包含着医学、心理、饮食、禅定等健康主题。可以说,佛教是在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根基上架构起来的,自它创立开始,以及传人敦煌之后,佛教就紧紧地与人类生命和健康生活的理想联系在一起。

1.佛教对疾病的论述

在敦煌遗书中,约有90%以上的卷子都是佛教文书。在众多的佛教文书中,有很大一部分着作总结了人类治病疔疾的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已是中国化的净土思想。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通过佛教经典反映医药卫生、生理病理、心理健康、修身养性方面的经卷约有百余卷,仅此类名词术语就有数百条。例如:《心经》、《延命益寿经》、《救护疾病经》、《观无量寿佛经》、《救护众生恶习经》、《劝善经》、《大智度论》、《摩诃止观辅行》等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敦煌遗书中有一部分由中国和尚大约撰于北朝时期的所谓“伪经”(指中国化了的佛经),其中,也讲延年益寿。

敦煌的佛教经典中指出,治病要对症下药。在治“身病”

时,要运用药物、饮食、养生和运动(如瑜珈术、习武等)、按摩法、痛捏法、修定功、修观想等多种对治方法。而这些方法与中医养生治病的方法融为一体,并成为敦煌养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佛教对心病的论述

佛教把人类的疾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

是指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和五脏六腑的不适而言,属生理性疾病;心病是指内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等苦恼,实际上便包含着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

敦煌佛教经典中所述的教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它关心人类的心理状况和所谓的“苦难”,对人生的价值、意义做出了特定的判断,提出了一整套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戒律),并赋予它们以生动形象的心理学解释。

对于“心病”,佛教认为主要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可归为84000种(“八万四千尘劳”),皆因为执着于自我(“我执”)而引起。同时也提出了对治方法,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空观等。这些方法与现代心理学的许多治疗方法相似。

3.佛教与饮食

敦煌佛教经典中提到“五戒”,其中规定不饮酒。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对饮酒者进行严厉的惩罚。不饮酒主观上是为了避免酒的刺激,保证个人精神安宁,客观上则对人体健康不无裨益。

佛教的素食别具保健意义,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调节情绪。坚持素食,对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佛教一方面坚持戒酒和素食,另一方面提倡饮茶,僧人早起洗漱后先饮茶再礼佛;饭后亦先饮茶,饮茶成了僧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佛教有早粥、午斋、过午不食、素斋的规定,这就把僧人们一天摄人的总热量限制在较低的水平,排除了暴饮暴食的可能性。因此,适度的减食,把摄入热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养生之道,有利于健康长寿。

4.佛教的恒作恒转

佛教讲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直接生产劳动以自给。敦煌佛经记载:“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爱转、时行、:二处行……”这说是说,要想长寿,就应当常劳作及运动,行为要符合佛门的规定。

(二)敦烬道教养生观

道教自汉代出现至今约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它希望建立一个安居乐业、尽其天年,没有水灾旱灾,没有战争疾病的现实世界;它认为人生是件乐事,人应当执着地追求生命的质量,又要坦然地面对死亡的超脱。因此,道教教义集中体现在“康乐”二字,并吸收了古代社会流行的养生术,发展以独特的道功道术,使人健康快乐,“生道合一”,“长生不死”。道教所创造的康乐奇境,推动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据敦煌文献记载,道教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汉代,比之敦煌有文字记载的佛教历史更为古老。据研究统计,敦煌所存有的道教遗书(一般亦称敦煌道经)约有493件,现分别在北京、伦敦、巴黎、圣彼得堡、台北、日本、柏林等各处所藏敦煌遗书中。包括《老》、《庄》、《文》、《列》诸子,道教经典、科戒、论着、类书及诗赋变文等。这些道经的发现,对于道教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们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揭示了敦煌道教发展的状况,以及道教对敦煌人民自身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髙所产生的影响等。

敦煌道经中,不仅载有大量有关服食炼丹、导引行气、房中固精、思神守一、医药养生、符箓禁咒等道教养生法,而且还提及到道生天地万物、因缘业报、治国治身、修道求仙、无为去欲等道教教义。

1.遒教教义与健康

从敦煌道经中,可以得知道教是以我国古代民间庞杂的信仰为基础,以神仙之说为中心,加上道、易、阴阳、五行、卜筮、巫术、占星以及儒家之说,并综合方术、咒术和仿效佛教组织体制而形成的宗教形式。

从道教的思想渊源来看,它一开始就重在构筑神秘境界,又把治病疗疾、长生不老等作为其教义的出发点,使之立足于人类对健康长寿、乐享天年的希冀之上。

道教以生为乐,追求长生不老。它认为:“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取决于自身。人要善于“自我修身”,安神固形,才能悟知天命。健康是享乐的先决条件。因此防病于未患然,“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道教广泛寻求祛病之术和养生之法,涵盖了古代社会的许多养生之术和医药保健知识。

敦煌遗书《抱朴子内篇》就着录了《养生经》、《按摩经》、?1引经》、《胎息经》、《延民经》等,概述了全丹仙经清静冲虚、吐纳导引、房中固精等基本理论,全面总结了战国秦汉至魏晋间流行的各种成仙方术。

道教在“我命修真”的思想指导下,执着追求“生”之快乐,超然于自由恬淡的修真。道教医学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养生保健、享乐长寿的体系,其教徒们行医布道,着书立说,使生命知识在民间广为传播。

2.道教的道功和道术

为了创造康乐的奇境,道教以修性养神的道功和修命固形的道术,“内愈万病,外安万神”。如息虚、坐忘、守一、抱朴、存思、吐纳、导引、服气、药饵等。道教要求教徒“修道养德”,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同一体性,永远摆脱疾苦烦优。它的道功道术至今还成为人们健体强身之法,在医疗康复、开发智力、怡情养性、发掘人体潜能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C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皆依据神形相依,形须神立的教义而来,认为人体脏腑器官都有神,神存在于人体则身体安康。

敦煌遗书S.4610、P.3200《长乐经》;P.2357、P.2396、S.3173《太上妙法本相经》;P.2576、S.6219《上淸三真旨要玉诀》;P.2409《上淸玉氰金挡太极金书》;P.2449《太上济众经》等分别对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作了注释。

道教注重养气,以保生命之体。敦煌遗书《老子说法食禁戒经》,载有股气有益健康的阐述。服气,吸收天地之生气。而胎息,则是调息呼吸的方法,专服自身内气,亦可延年益寿。

在养气的同时,道教还将按摩与肢体运动相配合,形成一种“导引”术,它可以调营卫,消谷水,去风邪,长血气,却未生之众病,治已结之笃疾。敦煌遗书P.2409《上清玉佩金铛太极金书》载有此道。

此外,道教有服饵法,通过服食丹药以求长生。它以草木之药味,为人之脏腑所安,用茯岑、桂心、甘草、人参、柏子仁、麦门冬等等诸药,制成药丸,可和脏腑,疗疾患,强身体。

3.道教与房中术

道教还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修炼方法,那就是房中术,又称男女合气之术、御女术和黄赤之道。道教认为,阴阳交合既要不断房事,又要宝精重施,自须讲求一些方法。敦煌遗书SA226《太平经》、《文子》等在论述房中术时讲:“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所以,道教认为男女无性事则无益人寿;行房中养生之道则延年益寿;恣情纵欲则必损寿乃至速死。

道教的房中修炼讲求技巧和禁忌,是房事祛病延年之术,:论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即讲求男女交合的方法;注意房中宝精强体,怡情养性;实行房中禁忌,提倡性卫生。房中术包括着丰富的性医学、性科学内容,对于今天发展性医学、性教育和优生优育不无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