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多美的春天啊!此时可举行“找春天”、“我和春姑娘去游玩”等活动;夏天里可举行夏令营、纳凉晚会等活动;秋天里组织“快乐的田野”、“丰收赞”等活动;冬天可开展“我请雪花来作客”、“打雪仗”等活动。一位班主任描述:“今年春天,当大地一片明媚春光的时候,我带领学生来到田野边,来到小河旁,来到花园里,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学生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找到了:小草泛青了,麦子成熟了,泥土松软了,柳树抽芽了,鸭子在小河中嬉戏了。学生们感受到春的气息时刻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最后我带领他们来到公园,进行活动总结:今天我们来到大自然来寻找春天,你寻找到了什么呢?请你用自己的方式来谈谈自己的收获。结果,学生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富有情感地把各自的感受表达了出来,有的用歌声,有的用舞蹈,有的用朗诵,有的用口琴,还有的以国画、说唱的方式,还引来了一大群观众呢!这次活动,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发现自然界中的美,并学会去了解它、欣赏它,以致能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表达这种美、创造这种美。”
2.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
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位教师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在三八妇女节之际我班开展“我让妈妈笑一笑”的活动。事先,每位学生利用一个星期观察好“妈妈的一天”,了解妈妈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然后自己想好在妇女节那天早上送妈妈的一件礼物。这件礼物必须是妈妈最喜欢的,最能表达对母亲的爱的。通过此活动使学生懂得母亲是伟大的,同时又是辛苦的,作为子女理应体贴关心自己的母亲,激发起学生爱母亲的情感。在五一节来临之际,开展“我有一双勤巧手”的水果拼盘比赛活动。活动那天,学生带来了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水果。活动一开始,学生各自便忙碌了起来:剥皮、切成所需形状、拼装、颜色搭配,场面可热闹了。其中也有请别人做的同学,不过没关系,自有师傅来帮忙。不一会儿,一盘盘色形俱全的拼盘就呈现在每位学生的桌上,可不要小看这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真令人吃惊,每一盘还有一个新奇的名称呢!最后由几名学生评委评出了十位“最佳劳动小能手”,并授予锦旗,学生的兴趣可高啦!通过实践,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是最伟大的。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又如清明节的“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的活动设计,亲手制作小白花,参与象征性扫墓仪式,听革命故事报告会,使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小学生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利用模拟性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根据社会和班集体一定时期的教育要求,通过设计、模仿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扮演一组生活中的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姿,从中接受感染和教育,使自己的情感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如创设这么一个情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时“老师来到了我家”,你该怎么办?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并且让其他队员评一评两人表演得怎样。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又如组织学生开展了“红绿黄”模拟性班级活动,让学生扮演交警、行人、驾驶员等不同的角色,具体表现法规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从中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三)利用假想性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根据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爱好幻想等特点组织开展此类活动。这种活动虚虚实实,充满想象;异想天开,突破常规;求新好奇,探索未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畅游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如上个学期某班组织学生开展了“遨游太空”的活动。太空,对于学生来说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神秘莫测。尽管如此,了解、探索太空仍是学生所向往的,他们会凭借已有知识对太空进行遐想,有时还会引起争论。活动前,布置学生进行自我想象:我到太空去作客,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活动时,气氛活跃,个个学生都主动参与,想象精彩纷呈,让你仿佛置身于那光怪陆离的神秘太空,既领略到太空人的热情好客,又体会到作客时的惊险遭遇……学生想象的翅膀越飞越远,创造力想象力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所有这些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学生热爱和平、向往进步以及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四)利用游戏性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游戏性活动的特点是学生在活动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游戏对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儿童富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在游戏中既能相互交往,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又能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体验活动的愉悦和乐趣,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增进友谊。游戏对于性格内向、平时不爱与人交往、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来讲,给其提供了一个对外开放的环境,在游戏中使其慢慢敞开心扉,情感外向化,成为一名活泼开朗的学生。例如在六一前夕某校某班在室内开展了“钓鱼”、“套圈”、“传话”、“六六过关”等学生喜爱的游戏。其中“传话”游戏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同。组织者事先准备好若干句话,开始后分别对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在同一时间内把听到的这句话悄悄地传给第二个人,依此类推。最后由最后一名学生把听到的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看哪组用的时间最短,正确率最高。在这一游戏中,既要有一定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小组内的互相协作能力。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乃是成功的保证,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五)利用系列性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以认识为前提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厚。系列性班级活动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多层次、多侧面地开展相互关联的多次活动,在长时间的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中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深厚的相关情感。例如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某学校大队部号召每个班开展“知长征、赞长征、学长征”的系列班级活动。有的班首先开展的是长征历史知识竞赛,通过图片展,观看录像资料及查阅有关部门书籍等形式使学生了解长征的起因、路线、曲折、胜利等史实。当学生了解了长征时,情感上起了波澜,原来长征是那么艰难,那么惊心动魄,多么了不起的举动啊!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渲染,心中不由得升起对长征的崇敬之情。接着开展了表现长征精神、赞美长征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凭自己对长征的了解,以各种形式尽情、直白地表达出了心中那份真挚的崇敬。那一张张充满激情的小脸,那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不正是对长征情感的真诚流露吗?这时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了宣泄。最后开展了重走长征路模仿性远足学长征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学红军精神,扬红军精神,勇敢顽强、互帮互助、顾全大局,他们从心底里热爱红军,热爱长征,热爱脚下这一片热土。
(六)利用自治性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家庭中的小主人,人人要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因此要学会当家做主,学会自治、自律和民主管理。自治性活动就是由学生根据家庭实际自行设计、自行组织的自我教育活动。上学期某班主任组织开展了“最佳座位评比”、“夺白鸽、大雁、蜜蜂奖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监督,从而强化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让他们在自治性活动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四、情感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21世纪的接班人,应是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活动的领域扩展到校外乃至整个社会,让学生在和多姿的社会接触中既动手又动脑,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社会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成为一名初步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新型少年。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智力,完善人格,丰富情感。
(一)开展自我服务劳动,培养独立自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