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功教师必做的11个探究
15849500000030

第30章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S·布鲁纳.邵瑞珍,张渭城译.布鲁纳教育论着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王美岚,王琳.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5,21:42.

3.曹新胜.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习方式转变[J].中国科学教育创新导刊,2007,3:42.

4.高连玉.研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理论研究[J].现代技能开发,2000,10:9.

5.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2003,5:27.

6.许日珍.浅谈研究性学习[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11(2):71.

7.王彦国,刘鹂.浅谈研究性学习[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4):83.

8.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顾客评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张玉民.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刘海燕.情感的力量(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1.李芒,徐晓东,朱京曦.学与教的基本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3.荣静娴.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广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5.潘菽,荆其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16.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7.炳亭.杜郎口“旋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2008.

18.(美)莱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广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美)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0.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