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
158497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1)

[1]费孝通着,《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李培林着,《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

[3]伍兹着,施惟达、胡华生译,《文化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秦晖着,《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5]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阎云翔着,龚晓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7]徐杰舜着,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杜赞奇(PrasenjitDuara)着,《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8]黄应贵着,《人观、意义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3年

[9]王铭铭着,《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11]王铭铭着,《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6月

[12][美]马歇尔·萨林斯着,赵丙祥译,张宏明校,《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庄孔韶着,《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4月

[14]费孝通着,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5]克利福德·格尔兹着,那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列斐伏尔着,《空间的生产》,

HenriLefebvre,TranslatedbyDonaldNicholson-Smith,BlackwellLtd,1991.

[17]非奥纳.鲍伊着,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8]克利福德·格尔茨着,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19]本尼迪克特着,《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费孝通着,《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10

[21]彭兆荣着,《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22]周大鸣编着,《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3]阎云翔着,《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

[24](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着,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5]秦晖着,《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载《东方》,1994年第1期

[26]郭于华着,《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费正清着,《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28](英)安东尼·吉登斯着,《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

[29]徐杰舜着,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民族出版社,2004

[30]耿敬着,《民间仪式与国家悬置》,载《社会》2003年第7期

[31]克利福德·格尔兹着,赵丙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张鸿雁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附录一:平西的民间传说

一、狄青平南,平话人南迁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广南西路壮族领袖侬智高,聚众五千,起兵反宋。在广南一带,久不被兵,军同虚设,农智高摩众四出。由于当时宋王朝,戒备松懈,侬军连破沿江九州(即横、贵、浔、滕、梧、康、端、龚、封),守臣相率逃遁,只知州曹觐,知州赵师旦,率众抵抗,出战阵亡。侬智高进围广州,知州魏觐鼓励兵民,登城死守,知州苏缄及转运使王罕,先后往援。侬围攻三十余日,城久攻不破。于十月,侬回师邕州,立南天国,自称仁惠皇帝,定都邕州,年号景瑞,国号大内,后改为启历。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仁宗接到警报,令余靖为广西安抚使,杨畋为广南安抚使,即调广东钤辖陈曙,发兵西征,令知州孙沔入朝,仁宗以秦事为勖。沔奏对到,秦州事不烦圣虑,岭南事却是可忧,臣观贼势方盛,官军虽已往讨,尚未闻得将材,恐未必即能报捷,仁宗默然。过了数日,果得败书。昭州钤辖张忠败殁,仁宗乃授沔为湖南、江西安抚使,沔请得骑兵七百人,即日就道,且分报湖南、江西各州县,略言:“大兵且至,应亟缮营垒,多具燕镐,休得延误。”侬智高本拟越岭北上,闻得此报,乃不敢北侵。及沔至鼎州,加广南安抚使,召还杨畋。侬智高却移书行营。求为邕桂节度使,仁宗拟如所请,参政梁适道:“智高猖獗已甚,若姑了事,岭南非朝廷有了。”刃宗道:“杨畋无功,余请等未见奏捷,如何是好。”道言未毕,忽有一人出班奏道:“臣愿奉旨南讨,生擒贼首,槛致阕下。”仁宗视之,乃是枢密副使狄青,便喜道:“卿愿南征,应用若干人马?”狄青道:“臣起往,非战伐无以报国,臣起行伍,愿得蕃落数百骑,更益精兵万人冒失足破在擒渠。”仁宗道:“卿既欲去,事不易迟。朕命卿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

狄青字汉臣,北宗汾州西河人氏(今山西汾阳),行伍出身,当时宋制重文轻武,文臣除授节饯,为成习惯,此次独任武人,免不得廷议纷纷。谏官纬绎竞奏称:“青一武夫,不应专任,仁宗遂欲令内部知任守忠为副使。知谏院李兑又上言:“宦官不应掌兵。”惹得仁宗疑惑不定,召问首相庞籍,籍答道:“青智足平贼,不妨专任,如号令不一,不如勿遣罢。”仁宗乃置酒垂拱殿,特饯青行,且诏令岭南诸军,概受宣抚使狄青节制。适余靖在军中驰奏,略谓:交趾愿助讨侬志高,请下旨允行。青已出都门,闻得此信,亟拜疏上达,略言:借兵于寇,有害无利。一侬智高横践两广,力不能制,反欲假兵蛮夷,适为所笑,乞饬罢交趾助兵,毋贻后患!仁宗准奏,遂由青檄止余靖,不得与交趾连兵,并戒前敌各将士,不得妄贼斗。俣令乃发,钤辖陈曙,乘青未至,遂发兵出,至昆仑关,为敌所乘,立即溃退,殿直表用等皆遁。青至宾州,会聚孙沔,余靖各军,设营立栅,驻扎士卒。沔、靖等入报曙败溃状。青勃然道:“号令不齐,怎得不败?明晨请诸位到来,严申军律,放可破贼。沔、靖等允约而退,次日天明,青传令各军齐集,大小将校,尽会堂上,依次列座。青见陈曙在座,便起身与揖,曙亦起立。青即问曙道:“日前往击昆仑关共有若干兵马?”曙无可隐讳,只得答言:步卒八千名,将校三十二人。青又令曙一一召入,当时即升堂高坐,传士卫入帐,森列两旁,召曙至案前,历声叱责道:“皇上授我特权,来讨贼酋,我已在途次传谕诸将,不得妄战。钤辖何故违我号令,致遭败丑,按法当斩。”便喝令卫士,将曙拿下,又传袁用等三十二人与语道:“违令何遇贼即走,不斩汝等,不足申军法。”也令卫士一一捆绑,驱出辕门,尽行枭首。不到一刻,血淋淋的三十余颗首级,由卫士携入堂来。复令销差,沔与靖相顾失色,余将相率股栗,莫敢仰视。青令将首级悬竿徇众,越间方令备棺掩埋。自是肃行伍,明约束,昼夜戒备,壁垒一新。

时已残腊,转眼间,已经年感是皇佑五年新春矣。青除按兵止营外,乃饬行礼庆贺,且传令休息十天。大众都莫名其妙,就是贼中间谍,也探不出什么兵谋,只返报智高。如十日约,慎重兵机,理应如是。谁知过了一天,青即自将前军,麾兵先发,孙沔为次军,余靖为后军,相机并进,进次昆仑关。智高居邕州,尚未闻悉,阅二三日,乃再遗侦骑侦视,适值是日为上元节,官军各营,大张灯乐,宴饮尽欢。次日复饮,侦骑当据实回报去了。青料知有敌来窥,故意张筵应饮,次日复饮,直至二更,尚是你饮我酌,兴味盎然。青自言未适,暂起入内,一面传谕军营,劝他尽量饮酒,待翌晨下令进关。军官等又欢饮多时,方才席散。侍至黎明,均至帐前听令。忽站关内走出传令官,语诸将道:“元帅已进关去了,诸位将军请即往会食,不得有误。”诸将统不胜惊异,慌忙领兵入关,孙沔、余靖也引军亟进。看官道狄青何时入关,原来青起座入内,即改易军装,从帐后潜出,暗约先锋孙节等,乘夜度关。关在昆仑山上,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勇莫开的险地,是宾邕交界,最关重要。青恐敌人来争,因偷越关外,直趋归仁辅列陈(今南宁二塘煤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