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保安族文化概要
15859300000017

第17章 保安族特色技术与器物文化(1)

保安族是个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商业、手工业并举的民族。经济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一节)农作技术

保安族农业生产从定居青海同仁至今,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作技术、作物品种、数量、规模,和其他民族一道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按照时代及居住地,保安族农业可大致分为青海同仁时期、定居大河家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时期。

一、青海同仁时期

早期保安族人的农业生产曾经历过拓荒、亦兵亦农的过程。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蒙古军队和“探马赤军”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就地驻扎屯兵,亦兵亦农,屯垦戍边,随之形成了四屯,即吴屯(包括铁匠庄)、脱屯(包括保安堡、撒尔塔大庄、下庄)、季屯(年都乎)、李屯(上李屯郭麻日,下李屯尕撤尔)。

随着土地逐步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保安族先民同当地兄弟民族一道,从隆务河上游野雀峡开凿渠道,引水灌溉,提高农作产量。

清乾隆《循化志》载:“保安堡渠道,引保安大河之水。按:旧册以为野雀峡山渠一道,自野雀峡脑起至吴、季、李、脱四屯,流入黄河,浇地一千三百五十段。考之,当即保安大河也。四屯分别河东西,则非独一道之渠也。”由此可知在清初(1644年)时,在隆务河两岸台地上已经有水浇地1350段(一段等于7.6亩),合10260亩水地。乾隆时同仁地区水浇地4468段(33956.8亩),其中“四寨子共五庄水地1350段,合10260亩”,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使保安地方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在保安撒尔塔大庄、尕撤尔的色目人,培育出只适宜在撒尔塔大庄和尕撒尔栽培的黄果树优良品种,是保安族人对本地区园艺业的一项创造性贡献。迈尔苏目·马世仁着:《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8~179页。

保安族在青海同仁地区时,生产以农业为主,畜牧业辅之。由早期的保安人每户每年缴纳土地税“响卡”和官府缴纳银饷、牲口草料“卡里”等可知。《保安族简史》编写组编:《保安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23页。此时期的保安族所耕田地大多是沿隆务河两岸的川水地、山脚下的少量旱地。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胡麻等。农具等多从外地购进。农作技术方面,山区旱地以“轮歇制”耕作。农业生产男女分工不同,女性为农作主要劳动力,担负着挖粪土、送肥料、下种、灌水浇地、收麦等;男子仅承担犁地、收割、碾场、运粮等。马少青编着:《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0页。因当时生产工具粗陋简单,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在明清之际,耕作粗放,浅耕撒播,施肥甚少,收获甚微。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种植的青稞、大麦、小麦等产量很低。多采用相互帮工的“夥种”方式弥补劳力和耕畜的不足。《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具体看保安族早期的农业活动,曾经历了阶段性的披荆斩棘、开拓荒地以增加耕地的过程,但生产工具与技术较为落后。木制和石质农具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生产工具有杠子犁、木锨、耙、叉、石磨、碌碡、对窝(捣制粉碎器)等;铁质工具有小尖铧、铲、镰等;富户的耕畜有牛、马、驴、骡,贫户多靠人力。《保安族简史》编写组编:《保安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页。

农作方式早先曾使用木棒、小土铲、镢头挖坑点种下种,以后发展为挖沟点种或条播。随着“二牛抬杠”、“人拉犁”的出现,保安族人也引进新式农作工具、技术进行“撒播、条播”耕作生产。

水地从下种到收割大多浇灌一次,有“轮歇”俗称“歇地”的方式恢复“地气、地力”求得增产。农作物每年只种一轮,品种单一,主要是青稞、大麦和少量的小麦、豆类,后来增加了洋芋、菜籽等作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保安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37页。

二、定居大河家至新中国成立

保安族迁徙到甘肃河州西乡大河家等地后,由于耕地少,旱地没有轮歇耕作的余地,保安族就借鉴当地农民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在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和农作物种类上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进。

随着历史发展,农作技术有了较大改变与提高,表现在农作技术、农具、作物种类方面,掌握了作物倒茬、曾施肥料、拌种选种等方法和技术。作物品种在原来青稞、大麦基础上增加了白麦、蓝麦、佛手麦、荞麦、蚕豆、豌豆、胡麻、洋芋、糜子、大黄芥等,同时在适宜地种植蔬菜、瓜果。《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4页。蔬菜有白菜、青菜、莲花菜、菠菜、菜瓜、辣子、韭菜、刀豆角等;水果有冬果梨、杏子、李子;干果调料有核桃、花椒,自用为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保安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38页。保安族民众在改良生产工具方面,把粗大笨重的直木“杠子”犁改换为小了四尺曲木犁,犁头由“小尖铧”替换为轻巧省力、易松土、入土面积大、增加耕深达五寸左右的“阶州铧”、“百草铧”;使用曲柄形铁铲和锄头代替直柄长方形铁铲除草等,碌碡由无棱渐改为凿有八至十二楞。在耕作技术方面,用豆类与洋芋倒茬法代替同块地单一种植的做法;重视选种,学会了拌种,如用清油拌制麦种、炕灰肥拌制洋芋种,引进产量较高的“深眼窝”、“牛头”、红洋芋等新品种,加强用肥,每亩施用农家肥料五十驮左右,重视农田灌溉。

保安族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男女分工较明确。男子担任犁地、抓犁杠、浇灌、送肥、运送等,女性则担负积肥、施肥、撒种、除草、收割、打碾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保安族的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较落后,耕作仍为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一般粮食亩产100多斤。《保安族简史》编写组编:《保安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3~34页。

到20世纪40年代末,主要农作物有白麦、蓝麦、佛手麦、大麦、大荞麦、豆子、胡麻、“深眼窝”洋芋、糜子、大黄芥。粮食产量方面,“大白麦的垧产量:好年景4.5斗(每斗50斤);平常年景3.7斗;坏年景3斗或2.8斗。豌豆产量:好年景是4.5斗;坏年景是2.5斗”。有水的村庄种植蔬菜,培育了冬果李、红晓李、核桃、杏子,一般中等富裕人家都有果园。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提高发展。迈尔苏目·马世仁着:《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9页。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保安族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农业生产取得了显着成就。保安族聚居区和全县一道大规模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水利灌溉,改革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使用化肥,不断引进优良品种。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保安族民众有开发水利的传统,从1954年起,先后修建了千亩以上的自流水渠,为大墩渠、三庄渠、团结渠、刘李渠四条,使得水浇地发展到7100多亩。1958年时,大墩村民投入劳动量两万多人,修建了大墩渠,使得附近的数千亩旱地变为水浇地。同时平田整地,治理荒山荒滩,扩大种植面积,学习推广使用五寸、七寸、山地步犁和双轮双铧犁,进行深耕条播,改变传统浅耕撒播方法,洋芋采用沟垄种植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大片连作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保安族地区自农业合作化以来,推广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117种之多,其中春小麦品种48个,豆类14个,玉米11个,洋芋12个,青禾8个,油料作物11个,米谷3个。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保安族地区的农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使得保安族农业由早前的粗放经营转变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如今更致力于良性高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科教兴国、科学发展的指导下科学兴农,保安族民众自觉认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技术,实行科技种田,积极采用优良品种,使得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大面积采用综合防治、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机械耕作、药剂拌种、药剂除草、配方施肥等现代科技农作技术,“吨良田”、“双千田”等高产丰收工程在保安族地区广泛实施,成效显着,该地区农业已成为现代化科学发展的农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保安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40页。

(第二节)养殖加工

定居于农牧结合区的保安族,自先民时期就进行畜牧养殖,随着时代发展,畜牧养殖延续至今,养殖加工技术也在与时俱进。

一、畜牧养殖

元明时代就有保安马场牧养官方战马。同时,保安先民为满足自身对畜产品的需求,也利用附近草场建立家庭牧场、屯垦农户圈养耕畜等形式进行畜牧业生产,其余部分作为商品参与市场交易。

20世纪40年代,积石山麓有大片的树林和肥美的高寒草场。每年夏秋季节,一些居住当地的保安族养畜大户,把牛、马、羊群赶到荒草坪、腊子湾、大墩峡、崔家峡豺沟放牧。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口增加,草场面积减少,畜牧业相继衰落,现多靠农副产品养殖,有不少牛羊育肥大户,仍受草料来源的限制,规模再难扩大。普通各家户饲养少量的绵山羊、一两头奶牛、耕牛、毛驴和为数不多的家禽。

保安族的畜牧养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与时俱进的转变,相应的养殖技术也随时代发展进步。

二、皮毛加工

牛、羊皮毛在保安族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因为饮食结构偏重于肉食,屠宰牛羊较多,因而皮张数量也多。此外,野兽皮、肉还在大墩峡、崔家峡和范家峡山谷林地狩猎所获。

牛皮通常生鞣,制成皮鞋、皮带、皮绳、皮箱、马鞍、马蹬、笼头等,羊皮制革加工为白茬子皮袄、皮裤、皮背心、皮帽子和皮褥子等服饰与床上用品,有的还制成口袋、“扣目”(保安语意:风箱)、羊皮筏子、皮垫以及披幢等用品。兽皮除自用外,余品出售获利。

(第三节)商运贸易

保安族是我国善于经商的民族之一,商贸活动在保安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定居大河家地区后,商贸活动更为出色。特别是长途、大宗贸易贩运的共同特点是结帮搭伙而行。以“哇卡”(伙食单位)为基础,由十几个“哇卡”联合结成商队去经商,是为人身、财货的路途运输安全及商贸互助,这种意识与组织元代斡脱人的团队精神一脉相承。迈尔苏目·马世仁着:《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2~43页。该民族商业经营与冒险外拓意识,有俗语“备好一马三件子,可以走南闯北”(一匹好马、一件好皮袄、一杆好枪)为证。

一、保安族客商的经商特点与分类

(一)保安族客商的经商特点

据调查,1949年以前形成的几种类型的保安族商人中,首先有众多季节性商贩,做短途贩运的“短脚”生意,并成为邻近藏区专门经销者。他们大多从大河家采购制作优质的面粉、糖瓜、核桃、冬果和保安“果尔”的各种农具,如铲子、镰刀、菜刀、剪子、腰刀贩运到循化、同仁保安及黄安地区,从永靖的盐锅集收购黄烟和红枣,从河洲采购藏传佛教徒用的铜制器具,到甘南、夏河、黄安藏区贩卖。

其次,20世纪20年代,有的保安族商人将生意拓展到甘青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蒙古族牧区,叫“鞑子客”(客指生意人)。20世纪30年代时,有成批胆大心细的保安族商人,开始走西藏和印度,他们从河州出发,经青海、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经嘎莲堡,历时半年时间到达印度加尔各答,被称为“藏客”、“印度客”,成为一定规模的商贸驮队。其中走北京、天津、西安、汉口、汉中、宁夏、内蒙古的称“中原客”。

也有个别保安族商人漂洋过海走日本,做跨国外贸进口珊瑚加工内销的生意,称“日本客”。再者,20世纪40年代,部分保安族商人走四川松潘藏区,称“松潘客”。其中有大河家的保安族商人称“单马客”。还有在新疆经商者被称为“口外客”,最后还有个别移民定居国外经商者。

(二)保安族客商的分类

根据保安族商人的资本多寡、经商能力、经商地区等特点,可分为跨国贸易的“印度客”、“日本客”,在国内走南闯北的“藏客”、“鞑子客”、“松潘客”、“口外客”,东奔西走的“跑短脚的小买卖”等三种类型。

二、保安族客商的商务活动

(一)保安族“鞑子客”

保安族“鞑子客”商人,他们主要跑甘肃、青海等蒙古族牧区,本钱比较少,一般只有两三百银元,最多超不过一千银元。商品大都用驮畜运,人都步行,非常辛苦。他们贩运的商品主要有保安腰刀、撒剪(羊毛剪子)、针线、茶叶、珊瑚、铜勺子、铜酥油灯等,换回的商品有羊只、羊毛、羊羔皮、麝香等。他们的生意利润比较丰厚,有时候用一架子线换一只绵羊。据调查,凡走过印度的人,开始是走“鞑子”,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才走更远更艰险的西藏、印度。

“鞑子客”的商路路线和站口一般是:第一站古山驿,第二站民和,第三站乐都,第四站平安,第五站西宁,第六站湟中塔尔寺,第七站上五庄(湟源县),第八站(水峡)三角城(共和),第九站、第十站倒淌河,在藏区草原住牧民的帐房,第十一站向西北走茶卡路口分路,一路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到柴达木,走第十四站,到了“鞑子”地方。骑马的生意人走十五站,步行的生意人要走二十五天到一个月时间。

(二)保安族“松潘客”

多跑四川松潘、马尔康等地的保安族商人被称为“松潘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保安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1页。

1.商旅时间

“松潘客”的出发往返时间,往返行路运输走两个月,售货一个月,一次往返要三个月时间。夏帮在每年农历五月端阳节前后,等草原新草长出来启程,到了秋季草原上草籽熟了,驮牛吃得膘肥体壮,进行调整替换。冬帮在冬季农历十一月启程,腊月时抵达目的地,刚好是销售旺季。

2.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