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38亥沙班勒贺保安语意黑色泉。保安族定居甘河滩后出现的泉水甘河滩村周刘家河滩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以西传说保安地方下庄的五眼神泉跟随保安族出现在此地实地调查39达力加山口现积石山高赵家村、斜套村、右旗村,保安族迁徙翻越此山临夏县与青海循化县交界处临夏县麻尼四沟乡以南20多公里,甘肃临夏与青海循化县交界处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尕马家人”从循化再次迁徙,翻越达力加山口,到癿藏麻巴暂定居实地调查40麻巴村高赵家村、斜套村,保安族迁徙暂居地积石山癿藏镇麻巴村积石山癿藏镇麻巴村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迁徙到此地暂住实地调查41右旗村保安族人马八哥等定居此地临夏县营滩乡右旗村五社临夏县营滩乡右旗村五社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尕马家人”从循化再次迁徙,翻越达力加山口,马八哥在敏家招亲定居实地调查42肖红坪马家门保安族斜套村人从麻巴村迁到此地暂住积石山县石塬乡肖红坪村马家社积石山县石塬乡肖红坪村马家社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部分“尕马家人”从麻巴村迁到此地暂住实地调查43雷家村保安族斜套村人从麻巴村选此地暂住雷家村积石山县柳沟乡阳山村雷家社清同治九年(1870),保安族部分“尕马家人”从肖红坪马家门迁到此地居住3年实地调查(续表)
序号古迹
遗址简介所在地地理
位置两地村民
口述考证
依据44斜套村、袁家河村保安族斜套村人从雷家村迁此地居住积石山县柳沟乡斜套村积石山县柳沟乡斜套村清同治十二年(1873)初,保安族部分“尕马家人”从阳山雷家迁到此地定居实地调查45阳洼沟多罗村高赵家村马化龙家族从阳山村迁此地居住积石山县刘集乡阳洼村积石山县刘集乡阳洼村清同治九年(1870),从阳山雷家迁到此地暂居,光绪元年(1875)迁入高赵家村定居实地调查46范家峡又名大峡,高赵家村保安族从癿藏麻巴流落此地积石山县刘集乡范家峡积石山县刘集乡大山庄以南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尕马家人”定居高赵家村前从癿藏麻巴流落到此地,风餐露宿一个月实地调查47高赵家村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尕马家人”从范家峡迁入高赵家村定居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高赵家村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清同治七年(1868),保安族“尕马家人”从范家峡迁入高赵家村定居实地调查48尕李家保安堡部分“营伍人”迁居此地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保安堡“营伍仓”尕德顺等家族迁到此地居住实地调查49安民湾清代属甘河滩村山庄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安民湾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安民湾100年前,甘河滩五猎户马达吾德,常住此地狩猎,后兄弟三家从甘河滩迁入定居,其中一户是铁匠实地调查(续表)
序号古迹
遗址简介所在地地理
位置两地村民
口述考证
依据50石家洼下石家甘河滩人迁居此地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石家洼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石家洼100年前,甘河滩木匠阿卜杜等8户人家迁来居住,其中有两户铁匠实地调查51肖家部分甘河滩、高赵家村人迁居此地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距今100年前至20世纪40年代,甘河滩、高赵家村、大墩等村的保安族人迁入定居实地调查52崖头部分甘河滩、梅坡人迁居此地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崖头坪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距今80年前,部分甘河滩、梅坡保安族人和撒拉族人迁入定居实地调查53大墩水磨遗址大墩峡口处两座立轮水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峡口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峡口距今100多年的历史,分别属大墩村马忠家和韩振纲家实地调查54尾咀立轮磨遗址用甘河滩泉水修两座水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距今100多年,分别属马如麟、马寿山家实地调查55肖家立轮磨遗址用石家寺泉水修两座水磨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河滩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河滩距今100多年。分属属马忠、阿卜都家。每磨昼夜磨面4石实地调查(续表)
序号古迹
遗址简介所在地地理
位置两地村民
口述考证
依据56刘集河14座水磨遗址肖家立轮磨以下14座平轮水磨属高赵家村李家保安族人出资兴建经营,中有4座水磨榨油坊遗址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河滩始至团结桥以下7公里河岸上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河滩始至团结桥以下7公里河岸上距今100多年,先后分属于马海子日、马巴十、克麻录、亥力录、麦苏吉、尕六哥、白克日、脱脱巴、四十六、马三十、阿卜都、马世明、马三十六、尕喇子等户,每盘磨昼夜磨面5石实地调查57袁家河水磨遗址3座水磨积石山县柳沟乡袁家村积石山县柳沟乡袁家村距今100多年,属斜套村保安族尕奴日、韩福祥、高赵家村三十六实地调查58高赵家村拱北伊斯兰教高赵家门宦圣地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一社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一社1915年确定地址,1928年建成。1966年被拆毁,1981年重建《中国保安族》、《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实地调查59保安族5座清真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积石山大墩、甘河滩、梅坡、高赵家、李家、肖家、斜套等村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刘集乡、柳沟乡曾于1929年被烧毁,1931年重建;1966年被拆毁,1979年重建实地调查三、保安族现有主要文物
(一)部分现存文物
表6-2迈尔苏目·马世仁着:《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77~387页附录五。保安族文物一览表
序号器物名称数量文物简介发现地收藏者1保安神袍2明代制造,大小炮各一门。大炮长约1米,炮口外径10厘米,内径5厘米,炮身正面铸有“万里乙未年,陕西省造,重280斤,军匠朱彦”等25字造炮题记。小炮的炮身为大炮的二分之一,式样结构与大炮相仿。炮身正面铸有“民匠张黑牛”五字青海同仁县保安乡保安城内村现存青海省博物馆2明代王廷仪牌1王廷仪纪功碑高114厘米,宽88厘米,厚17厘米,红砂石。碑顶呈半椭圆形,额题“大明”二字。正面右侧正文15行,楷书阴文,共504字,其中字迹漫漶莫辨认者共97个字,占19.2%;碑身左侧刻着立碑者的官衔、姓氏及工匠姓名,共排成17行青海同仁县年都乎寺现存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寺3保安营都司府文书百页100页保安营都司府文书是民间收藏的原始材料,记载着清代最基层的军事组织。它反映了清代从乾隆到光绪百余年间保安营长官、士兵的人数、军饷收支变化、兵员的族群结构、社会治安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青海同仁县保安乡保安城内村马世仁同仁县征集4保安营都司府文书百页100页,同上。青海同仁县保安乡保安城内村青海同仁县王少元5清康熙十四年(1675)朝廷,敕封保安堡守备忘拱斗夫妇及父母的圣旨2这两道敕书由其后裔一直保存到20世纪80年代。1981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后,由王拱斗的后裔捐献给县政府档案局保存甘肃积石山县癿藏乡王土司后裔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档案局(续表)
序号器物名称数量文物简介发现地收藏者6清真寺石墩1青海同仁县尕撒尔保安族居住过的旧址,地势稍高的西部是当年清真寺的遗址,遗物有石墩青海同仁县尕撒尔村北片青海同仁县尕撒尔7保安铁城山雕巢城门古砖1青海同仁县保安铁城山雕窠城门遗址古砖青海同仁县保安乡铁城山遗址马世仁收藏8保安营房古砖3青海同仁县清代保安营房古砖,长34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属乾隆时期古砖青海同仁县保安乡保安城内村马世仁收藏9保安营房古砖1清代保安营房古瓦,长33厘米,宽20厘米,厚1厘米,属乾隆时期古瓦青海同仁县保安乡保安城内村马世仁收藏10铁油灯1距今300~420年。铁制高脚灯,灯里加点清油,用棉线做芯,灯芯碗可以上下移动,特别节油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梅坡村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博物馆11积石山禁伐林木告示牌1清光绪八年(1882)年所立。此碑圆顶无座,长140.5厘米,宽76.5厘米,下边有木集,长14厘米。碑文17行,每行字数不等,最多31字。碑面经风雨剥蚀,字迹模糊青海循化木场清真寺青海循化木场子清真寺12革除关弊告示牌1《革除关弊告示碑》转自张思温着《积石录》,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3页13打火链3距今300~400年。保安族用打火链打取火种。打火链、白色火石头、胡麻草焾子等三件东西可引燃火种。打火链做工相当精致,小巧玲珑,外表镶嵌铜制三朵梅花,上部有一个铁环,便于携带积石山县梅坡村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博物馆和个人收藏(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