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15865600000044

第44章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黄天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班志刚,黄竹,温英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杨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胡清芬.走向心理健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5]伍自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6]汪海燕.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王晋.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孔燕,江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9]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挫折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10]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11]王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12]李元授.心理训练.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3]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4]柳建营,刘晓明.青年心理健康教程.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5]王旨善,王玉.情绪会伤人.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16]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17]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8]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19]孔洁,丛山.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20]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王美琴.职业修养与职业心理指导.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22]冯刚.大学,梦起飞的地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3]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4]胡德辉.大学生心理与辅导.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25]刘敏,钱福永.大学生心理辅导.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6]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7]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8]朱银端.网络伦理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林静,唐烈琼.大学生心理健康.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30]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1]朱建军,邓基泽.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2]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3]聂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4]周强,刘丽君.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5]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6]黄训美.大学生心理保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7]贺淑曼.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8]刘盛烺.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9]何金彩.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0]张强.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教程.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1]张宏如.当代大学生心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3]高海生.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4]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5]胡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

[46]刘金同,李莉.大学生心理发展及素质培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7]王天喆,王丹利.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8]申继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9]周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0]高宏.高职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

[51]房宏宇.注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辽宁高职学报,2004(5).

[52]黄励.高职生健康就业心理的正确培养.新世纪论丛,2006(1).

[53]秦儒平.职高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

[54]卞秉彬.专业与职业,就业与择业.软件工程师,2006(7).

[55]王琳.浅析网络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2007(5).

[56]梁和苏.浅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4).

[57]张红薇.对高职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思考.教育探索,2002(5).

[58]黄柯.“两课”应加强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