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15866900000035

第35章 清代前期汉族风俗(8)

居处风俗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习俗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文化形式。与明代相比较,清代社会出现了不少影响汉族居处风俗演变和发展的新的因素。

首先,清代汉族人口增长较快,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比较突出,影响了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居住的密集程度较明代提高许多。在人多地少的南方及都市中节约用地成为各类民居追求的目标,使清代的居处风俗出现了以下现象:北京四合院取消了围绕全宅的更道,晋中一带部分民居房屋改为两层或三层,东南沿海地区市镇出现沿街巷或河浜建造的联排式小型民居,粤闽沿海地区创造了一种单开间、长进深的民居形式等。在西南山区,许多汉族移家上山,故在山区及丘陵地区建房亦为清代民居的一大特色。四川工匠总结出一套适应地形变化特点的民居建造手法,简称之为台、挑、吊、拖、坡、梭;贵州、湘西、桂北地区则出现了吊脚楼式民居。由于房屋较前代更为密集,防火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南方民居普遍采用了能为防火灾蔓延的封火山墙,并创造出各种优美的山墙造型,体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

其次,清代手工业与商业得以长足发展,在集镇中手工作坊往往与商店相结合,各地出现了一种店宅结合的住宅形式,在南方集镇往往表现为下店上房的形式,店房门板皆可拆卸,白天完全敞开。山西平遥、太谷一带的票房住宅则为前店后宅式。自乾隆以后,传入了近代西方流行建筑装饰手法,如三角形山花、瓶式栏杆,以及拱券式拱门等,这又使得清代城镇民居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特色。

再次,清代经济的发展也为汉族社会民居的工艺装饰提供了可能性。此时,工艺美术已进入汉族官僚、地主、富商等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民居内外处檐装修装饰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清代民居喜用砖、石、木装饰居室的风俗。

复次,清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相对集中于一大批富商、官僚等手中,使他们有可能建造规模宏阔、院落相套的深宅大院。而且这类宅院的内外檐装修及家具质量也远较明代为考究,其附建的花园、花厅的普及程度也较明代为高。如山面丁村的清代住宅,比之于明代更显得华丽富贵。房坡较陡直,屋较高大,院门方位则灵活多变并不固定,院心相对来说比较长窄,如现仍存的丁村1号院(清乾隆54年建),院心长10米,宽仅4米。住宅大小木作如斗拱、画板、门楣、栏楹雕饰甚精丽。

1.民居制式定型化

清代前期汉族民居的建筑形制渐趋定型化,根据《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其制式大致可分为庭院式民居、窑洞式民避和干栏式民居,及其他特殊类型民居等。

庭院式民居是汉族民居的主导形式,所谓庭院式民居,即是以单间组成的条状单幢住房为基本单位(一般为二间一幢),回环布置,组成各种形式的院落,成为一种室内室外共同使用的居住形态。由于气候、传统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庭院式民居又可分合院式、厅井式和组群式三种。

合院式民居的形制特征是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离的,住屋之间以走廊相联或者不相联属,各幢住房皆有坚实的外檐装修,住屋间所包围的院落面积较大,门窗皆朝向内院,外部包以厚墙。这种民居形式在夏季可以接纳凉爽的自然风,并有宽敞的室外活动空间;冬季可获得充沛的日照,并可避免寒风的侵袭。所以合院式是北方地区的形式。合院式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规则典型。完整的北京四合院是由三进院落组成,沿南北轴线安排倒座房、垂花门、正厅、正房、后罩房。每进院落有东西厢房,正厅房两侧有耳房。院落四周有穿山游廊及抄手游廊将住宅联系在一起。大门开在东南角。大型住宅尚有附加的轴线房屋及花园、书房等。宅内各幢住房皆有固定的使用用途,倒座房为外客厅及账房、门房;正厅为内客厅,供家族议事;正房为家长及长辈居住;厢房供子侄辈居住;后罩房为仓储、仆役居住及厨房等。属合院型的民居尚有晋中民居,其院落呈南北狭长状;晋东南民居,其住房层数多为两层至三层;关中民居,其厢房多采用一面坡形状;青海庄窠,是平顶的四合院,周围外墙全为夯土制成。

厅井式民居的形制特征是组成方形院落的各幢住房相互联属,屋面搭接,紧紧包围着中间的小院落;因院落较小,形似井口,故又称之为天井。天井内一般皆有地面铺装及排水渠道。每幢住屋皆有前廊或宽大的前檐,各住屋间在雨天也可串通行走。同时一部分住屋做成敞口厅或敞廊等半室外空间,与天井共同作为生活空间使用。很多地区将住房建成两层,楼上作居室。厅井式民居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通用形式,尤以江浙、两湖、闽粤为典型。苏州民居是由数进院子组成的中轴对称式的狭长的民居,在轴线上依次布置着门厅、轿厅、过厅、大厅、女厅(又称上房),大厅是宴客、团聚之处,上房多做成凹字形两层楼房,为家眷的卧室。苏州民居大部分不设厢房,前后房屋间的联系是靠两侧山墙外附设的避弄(廊屋)来解决,避弄由南至北一通到底。主要天井内皆设立一座雕饰华丽的砖门楼,以示气派富有。富商大户的住宅多附设一座精美的花园。徽州民居,多为规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组合体,并且以楼房居多,木装修梁枋皆有精细的加工。

东阳民居其典型平面单元为H字型,当地人称为“十三间头”,又称“三间两插式”。江西抚河民居,其特色是天井呈横长形式,两厢房很小,仅一开间;湘西民居,因其为两层楼高,并且周围有全封闭的高出房屋的封火墙环绕,远望如官印,称“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门是开在正中间,俗称龙门,宅内装修、挂落、花罩等项皆十分考究;云南“一颗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为正方、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亦称闽南民居,其特点是中部三进厅堂,而东西两侧建造南北向的护房,当地称为“护厝”,共同组成大宅院;潮汕民居,是以凹字形平面(称爬狮)和口字形平面(称四点金)为基础的组合性布置,布局紧凑,有防风防晒防雨的优点;粤中民居的类型较多,较为复杂,当地中下层居民中广泛使用一种“三间两廊式”实际为凹字型住宅,用地亦十分节省。

组群式民居是庭院式民居的特殊形式。这是一种大型的、聚族而居的集合式住宅,多分布在闽西、粤东、赣南的客家人居住地区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永定、龙岩、南靖等地区的客家人喜欢建造圆形或方形的大土楼。如永定承启楼直径达70米,住房呈环状布置,为四层夯土木构架的楼房,外观封闭,无窗或很少开窗,内院有套建的圆形附属房屋,中间为全族人共同的祠堂。内部有水井、粮仓,楼门关闭以后,全族人不要外援可坚持抵抗侵袭很长时间(图66)。永定湖雷、坎市、高陂一带尚盛行建造另一种聚居土楼,

平面方形,层数由北至南递减,称之为“五凤楼”。广东梅县一带客家人喜欢采用“三堂两横加围屋”式,即中部三进厅堂,两侧为横屋(即纵向房屋),横屋北端接建一圈半圆形的围屋,可以是单围,也可双围,形成全封闭的大住宅。广东北部南雄、始兴一带的客家人尚喜欢采用一种行列式民居,一般有三排房屋,正厅及祖堂位于中部。

窑洞民居,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居住的方式,即是在黄土断崖地区挖掘横向洞穴作为居室。因为它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等优点,虽然存在采光及通风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黄土地区,仍为人民习用的民居形式。按构筑方式可分为三种,即:靠崖窑、平地窑、锢窑。靠崖窑即是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顶式横穴,可单孔、可多孔,也可结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平地窑又称地坑院、地窨院、暗庄子或天井院。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形成人工土壁,然后在坑底各个方向土壁纵深挖掘窑洞,也可以说是竖窑与横窑结合而成的民居。此式窑洞多流行于河南巩南、三门峡、灵宝、甘肃庆阳、山西平陆一带。锢窑为在平地上以砖石或地坯按发券方式建造的独立窑洞,券顶上敷土保重成平顶房,以晒晾粮食。多通行于山西西部及陕西北部。窑洞民居晋中、豫西、陇东、陕北、察北。流行较广。各地区窑洞在发券形式、窑脸的构造、内部灶炕的位置、门窗形式等方面皆有不同,形成地区窑洞的特色。

此外,广东、福建等地,清时还流行一种民居形式,粤中称竹筒屋,潮汕称竹杆厝、竹篙厝,广州地区称神后房,福建称手巾寮,是一种长进深、单开间的民居形式,这类民居皆是山墙彼此相连,不能开窗,故采光通风全靠房间中部留出小天井、天窗、阁楼、亮瓦来解决。《中华文明史》第9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民居装饰工艺化

清代汉族民居在装饰方面十分讲究,它表现在彩画、小木作、栏杆、内檐装修、雕刻、塑壁等各个方面。

清代建筑彩画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画的窠臼,官式彩画明确分化成三大类,即和玺、旋子和苏式。详细分析尚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大点金旋子、小点金旋子、石碾玉、雅伍墨、雄黄玉、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海墁苏画等区别,分别画在不同建筑的不同部位上。彩画工艺中又结合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的加饰、更显得建筑面貌辉煌绮丽、多姿多彩。

门窗的种类在清代明显加多,而且门窗棂格图案更是繁杂,与明代简单的井字格、柳条格、花格、锦纹格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民间建筑的门窗装修并未受到礼制规定的限制,成为表现主人财力及审美趣味的重要部位。清代许多窗格图案已发展为套叠式,即两种图案相叠,如十字海棠式、八方套六角、套龟背锦式。江南地区还喜欢夔纹式、乱纹式及粗细乱纹结合式样。浙江东阳、云南剑川地区民居门隔扇心全为透雕的木刻制品,花鸟树石跃于门上,完全成为一组画屏,有些甚至能透雕四五层图案。内檐隔断了是装饰的重点,除格扇门、板壁以外,大量应用罩类以分隔室内空间,仅常见的就有栏杆罩、几腿罩、飞罩、炕罩、圆光罩、八方罩、盘藤罩、花罩、博古架、太师壁等不同形式。这些隔断形式的交插应用可以创造出各种似隔非隔、空间穿插的室内环境。

此外内檐装修的表面装饰还大量引入当时盛行的各种手工艺制作技艺,如硬木贴络、景泰蓝、玉石片雕刻、贝雕、金银镶嵌、竹篾、丝绸纱绢装裱、金花墙纸等,使室内观赏环境更加美仑美奂。

雕刻亦是清代装饰的重点,主要是砖雕、木雕、石雕三种技艺,砖雕多用于大门、石库门、影壁、廊间墙;木雕多用于门扇裙板、天花藻井、梁头、柁墩、撑拱;石雕多用于柱础、须弥座、门枕石、抱鼓石、石狮等处。总之,清代建筑由于雕刻工艺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艺术注意力由形体美转移到细部上来了。其他方面如栏杆,台基、脊饰、山花、塑壁、大理石镶嵌、碎瓷嵌、石膏花饰等也有不少佳例,表现出匠人的巧思异通,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增添新的色彩。其中砖雕盛行于徽州、苏州、番禺、佛山、潮汕、北京、河州(临夏)等地;木雕装饰风俗盛行于东阳、苏州、徽州、剑川等地。除了木结构构件的装饰加工以外,有些格扇门窗以木雕式的花板装饰隔心板是清代的特色,其中以浙江东阳最为复杂精细。闽南民居门窗格心亦有用木雕制品,而且多涂饰油漆。石雕装饰风俗盛行于河北曲阳,浙江青田、绍兴,福建惠安、晋江,广东潮汕等地,其中以绍兴的石漏窗、潮州的阴刻石板画最为精致。至于石柱础的雕制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四川等地用瓷片装饰屋顶脊饰,闽南大型民居油饰中喜用贴金工艺等。以上这些装饰手法皆有独到的艺术效果,为各地民居增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代汉族民居还十分讲究小环境的营造和设置,北方的“四合院”由房屋垣墙包绕,面向内院,院内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景、鸟笼,形成独立的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室内设炕床取暖,内外地面铺方砖。顶棚装饰常用纸裱,或用天花顶格。建筑外部色彩以青灰色为主,一般人家,在大门、上房、走廊处加些简单彩画,在影壁、墀头、屋脊上施砖雕,显得和谐协调。

清代前期,北京四合院门上的装饰物“门钉”,其配置有了一定的制式,如7路、9路,即指每行设7钉或9钉。贵族府第大门上的门钉多以铜铸,外表镏金,朱门金钉,以示门第显赫。

居室内家具的陈设,在民间居住习俗中也有着传统的习惯方式和约定俗成的陈设规定。清代前期北方汉族地区最为流行的陈设是“一道线”,例如晋中居室陈设的家具,是一种炕式结构的组合家具,由炕几、被阁、大柜、顶柜、扣箱等几部件组合而成,在居室中只占一面,构成一种以火炕为主的“一道线”形式。明堂的陈设是以中堂条幅字画为主的“一条线”格局。很明显,这种居室陈设不仅与封建家庭的等级秩序相得益彰,也与封建家族家长制的核心权威相吻不悖。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人们对权力中心的服从和依赖,和由此产生的一统的程式化格局,反映出汉民族长期形成的内向性格。

3.私家园林体系化

清前期汉族社会的私家园林建筑进入了鼎盛时期。官僚、富商,特别是南方苏杭一带,竞造园林,争奇斗胜,成一时之风。

清代汉族官僚、地主、富商的私家园林多集中在物资丰裕、文化发达的城市和近郊,不仅数量上大大超过明代,而且逐渐显露出造园艺术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与岭南三大体系。

北方私家园林以北京最为集中,盛时城内有一定规模的宅园达成150处之多,着名的有恭王府、萃锦园,半亩园等,大部分为水景园。北方宅园因受气候及地方材料的影响,其布局多显得封闭、内向。园林建筑亦带有厚重朴实刚健之美。在构图手法上因受皇家苑囿的仪典隆重气氛的影响,故应用轴线构图较多。叠山用石多为北方所产的青石和北太湖石,体形浑厚、充实、舒展。植物配置上是常绿与落叶树种交叉配置,故冬夏景观变化较明显。建筑用色较丰富,色彩艳丽,以补植物环境之缺陷。总之,浑朴、凝重、粗放为北方园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