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15876300000015

第15章 生态建设(11)

石羊河林业总场固沙造林的地区主要是民勤的西沙窝, 它的主要成因是石羊河上游大量泥沙淤积下游,河流改道,干涸的沙质河床和后面沙质地面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流动速度快,沙丘平均每年前移在10米以上。 在这样一个类型的流沙区搞旱作植物固沙牵扯到很多学科,技术性强,难度很大,该场防沙林试验场是我省最早建立在沙漠腹地的科研与生产结合的林场,从建场就探索治理流沙的经验,由初开始的在丘间地造片林,逐步在丘面上设置沙障栽植沙生灌木,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实践的过程,目前看来比较简单的技术但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须经长期的试验和多次失败才能取得经验,如沙障的材料、设置方向、角度、沙障间距、设置高度、栽植树种的筛选、栽植方法、密度、补水方法、数量等都是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一个一个地攻破,应该说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通过长期的实践,在不断总结吸取当地群众治沙经验和有关科研部门的协作和帮助下, 形成了当前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一整套治理流沙的经验。 即: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保护农田、水利、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原则和人工治理与封护天然植被相结合,沙丘设障植灌木与丘间低地造林、育草相结合。 树种上以灌为主,乔灌草相结合;造林以旱作为主,旱作与灌溉相结合;治理与保护巩固相结合;治理与改造利用相结合。 这些经验不仅加快了本场的造林治沙进度,也为本地区乃至河西地区治沙工作提供了经验。曾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赞赏。除此石羊河林业总场还在营林机械的应用和改制、荒漠区发展灌溉林业、森林病虫害防治、治沙造林树种的引进、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次受到表彰奖励,1978年作为科技先进集体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受到国家的表彰奖励。

以林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石羊河林业总场从建场开始,就很重视林场的多种经营,在当时人员少,造林任务大的情况下,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和培育苗木,总场和分场在沙漠盐碱滩开垦土地,20世纪70年代中期耕地已发展到4千多亩,除育苗外,种植粮油、蔬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部解决了近300名职工的吃粮问题,在当时粮食困难的情况下,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改善了职工的生活,增加了林场的收入。 同时,还利用草场广阔的有利条件养羊、养牛,最高时羊存栏达1 600多只,牛、驴、骡、马、骆驼达400多头,除自用外,还向社会调剂。 但由于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受“左”的思潮影响,在农村批判重副轻农,对林场发展多种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给林场发展多种经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增添了活力, 总场多次提出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使多种经营得到较快发展,不仅利用林场土地面积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且搞商业,搞加工业,搞运输,搞农机修理等。 特别是林粮间作有了大的发展,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黑瓜子、啤酒大麦等经济作物。 多种经营收入逐年上升,1993年达47.3万元,多种经营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机械和人员工资经费的不足,而且发展了架电、打井等基础设施和修建房屋等职工福利设施。

艰苦创业,贵在实践

石羊河林业总场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前进中所遇到的技术、资金、劳力不足等一个个困难,在营造大面积防护林,建设经济林与用材林基地,发展林业科技,积累经验,培养人才,给全区造林起示范推动作用等方面都作出了较显著的成绩。 这除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这个场有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职工队伍,建场以来一直坚持勤俭办场、艰苦创业的精神。 建场初期在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生活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的情况下,也没有停止生产,原规划10年造林16万亩,不到5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机务工人风餐露宿在盐碱荒滩,夏天顶着暑伏烈日开荒、复耕,冬天冒着严寒对林地进行耙耱镇压保墒,一上机子就是十多个小时,特别是春天造林正值风季,整天风沙弥漫,拖拉机手、植苗员冒着风寒作业,晚上住羊圈房、帐篷,有时遇到连刮几天大风, 不仅揭不开锅,吃不成饭,还整夜不睡觉保护工具帐篷,第二天还得正常上班,正是依靠这种拼搏精神,才在千古荒原上以较快的速度耕耘出片片绿洲。

治沙不仅投资多,直接经济效益低,而且任务艰巨。 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在他给沙坡头治沙工程的题词中说:“沙漠化是全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治沙是全世界的事业,谁为治沙做出成绩,就是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一个国有林场能使48万亩流沙得到固定、变为绿洲,这在全国国有林场中也是为数不多的,虽然前期栽植的沙枣、梭梭如今有些已经干枯,这是条件限制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但这里的每一道黏土沙障、一株树、一棵草都凝聚着职工和农民的汗水和心血,压的黏土沙障和草沙障加起来有13 800千米。黏土和麦草都靠人工抬到沙丘上,几千万株树木主要靠车拉、人担浇水植活。 从建场初期担任领导的老红军、老八路和现任领导的原“七品知县”,总场历届领导在每年的造林和压沙障季节,都深入林地和职工同住、同吃、同劳动,一干就是几十天、就是靠这种吃苦精神,实干精神,奉献精神,碰到挫折不气馁,遇到失败不灰心,一任接一任地干,几十年“挖山不止”,在大漠上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该场建场以来国家投了不少资金,地区历届领导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给了大力支持。 但由于造林条件差,国家投资标准又不足的情况下,多年来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 而且发扬自力更生精神, 从多方面自筹资金开创新的事业。 20世纪70年代的平地打井营造用材林,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造经济林,建立复合式林业开发基地,大都是在计划以外所进行的工程,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场成立打井队,累计打井158眼,比承包外单位施工节约了大量资金。 尤其是平地和土壤改良,工作量都很大,为了节约资金,每年林事空闲,都集中人力集中时间,突击会战,机具人力相结合,领导职工齐上阵,每年都有新成果出现。全场现有的12 000亩土地、果园、水灌农林基地就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荒漠盐碱滩上开拓建设起来的。

(作者原系石羊河林业总场党委书记、行署林业处处长)

顺应生态演变 坚持治沙造林

——防沙林试验场造林治沙回顾

刘永章

民勤绿洲外围,三面环沙,沙源深广。 在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风沙侵袭危害,严重威胁着绿洲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风沙线上的人民群众处于“沙进人退”的境地,过着“朝是庄园夕是沙,不知何处是我家”的悲惨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沙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植树种草,封护柴湾,治理风沙,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的退化,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在这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建设以防风固沙林为主体的防护林体系,是防止风沙危害和土地沙漠化,保障农业生产的根本措施。

为了探索河西地区治沙造林技术措施,示范带动群众性的造林治沙工作,原甘肃省林业局于1957年在民勤县境内成立了我省第一个治沙机构——民勤防沙林试验场,并确定林场的方向是以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积极探索治沙造林技术措施,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推动河西地区群众性的大面积治沙造林工作。

1958年在国家召开的西北六省(区)治沙工作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场址由民勤县城郊的马家花园迁到距县城20千米的西沙窝腹地沙井子,开始了漫长的、艰苦卓著的治沙科研与大规模治沙造林工作。

建场38年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科研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紧紧依靠沙区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硬是在“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对面说话不见人,白天屋里点油灯”的茫茫沙海中,苦苦地探索,开创性地工作,积累和总结了一整套治沙造林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治沙技术骨干和职工队伍,示范和带动了武威地区乃至河西沙区治沙工作。 林场被林业部树为治沙造林先进单位,并多次受到省、地、总场的表彰奖励。 该场在民勤西沙窝的治沙成果被誉为国内一流水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誉和肯定。

一、生态环境的演变

民勤绿洲盆地西北面的西沙窝, 通过两条大沙带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的沙漠相衔接,属于巴丹吉林大沙漠的范畴。这里原是石羊河下游早期发育的绿洲。在历史上,曾是河流纵横,湖盆水域星罗棋布,林木丛生、野草繁茂的地区。 这里曾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多年左右开始,就有人类从事牧业生产活动。 如今湮没在沙漠里的大量晶莹璀璨的文化遗存和考古资料证明,在古代,这里是我国许多民族历史活动的舞台。 沙井柳湖墩文化遗址,被认为是青铜时期的文化遗存,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殷周时期。 早期发育的这片绿洲,发展为现在的沙漠,除了频繁的民族间战争破坏外,主要的原因是石羊河在下游改道所致。 古老的绿洲缺水后,土地无法耕种,天然植被逐渐衰退,甚至枯死,在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就失去了植被的保护。 于是干涸的河床淤积物和冲积平原上的土壤,在风力的长期作用下,日益粗化,进而形成沙地;由沙地提供沙源,逐渐堆积为流动沙丘。

现在的民勤绿洲,大规模农垦,始于明代初期,那时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据《镇番县志》记载“土沃泽绕,可耕可渔”、“繁华胜于内地”、“泉流不可胜计”,低湿草滩,草木繁盛,野驴、野羊出没于草滩丛林;天鹅、野鸭浮游于湖盆水域。 但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植物资源,到18世纪中叶(清代的乾隆年间),民勤绿洲的自然环境已明显恶化,石羊河径流量减少,泉眼枯竭,湖盆水域干涸,“土沃泽绕”,已成往事。

随着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不断遭受破坏,使水源枯竭,绿洲区土地大量开垦,破坏了植被,风沙危害随之而来,早期绿洲形成的流沙不断南移入侵。 近200年来,民勤绿洲的沙化过程进一步加剧,绿洲不断缩小。 历代反动政府,腐败无能,对风沙危害无能为力,听任风沙肆虐。 人民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不得不滥垦、滥牧以取得必需的生活物资;不得不竭泽而渔地砍取天然植被充作生活能源。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民勤绿洲已是向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 西沙窝的流动沙丘每年以16米的速度向绿洲前移入侵, 埋没农田、村庄;农田绿洲区到处有流动沙丘,零星分布。 民勤县城的西北部人们可以从城外的沙丘登上城墙。 民勤绿洲大有被灭于浩瀚沙漠的趋势; 民勤县城大有沦为古楼兰那样结局的危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民勤沙区人民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成绩是显著的, 使绿洲生态系统在人为的干预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但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加之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在继续衰退。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源不足。由于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中游绿洲区工农业用水增加,使石羊河流入民勤绿洲的水量逐年锐减,为补充用水不足,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加之大面积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的蒸腾消耗等造成水分平衡严重失调。 绿洲西部沙漠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天然植被生长茂盛,覆盖度在75%左右。 目前,不但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马蔺、芨芨草、甘草等植物和沿着古河床生长的天然胡杨林大片死亡,濒临绝迹,就连经长期自然选择的柽柳、白刺、沙蒿等耐旱灌木和草本植物也因干旱缺水而生长衰退和濒临死亡。 由于植被衰退,引起强烈风蚀,沙化过程加剧,沙漠化面积扩大,民勤绿洲存在着继续向荒漠化演变的趋势。

二、治沙造林的进程

民勤西沙窝在自然区划上属温带干旱荒漠地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仅110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干燥度大于5.3。 年平均风沙日139天,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29天,沙暴日31天以上。 地带性土壤为灰棕荒漠土,地貌特征从绿洲起由固定、半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和戈壁组成。 由于极端干旱气候,决定了地带性植被的荒漠特征,植被组成简单,覆盖度低,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由于民勤绿洲突出在阿拉善盆地,恰与西沙窝平行,而又与主风(西北风)垂直,在强劲的西北风吹扬下,流动沙丘每年以7~20米的速度向东南绿洲入侵危害。“西风打死苗,热风吹秕田,流沙埋农田,沙丘压庄园”,严重威胁着民勤绿洲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民勤防沙林试验场从1958年迁至西沙窝沙井子流沙地区,从事治沙科研和大面积治理工作,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前进的过程。

建场初期,除积极配合沙区群众采用封育柴湾,插设风墙等行之有效的防风固沙措施外,利用当时地下水位高的有利条件,在沙漠沿线和流沙区丘间低地营造了大面积沙枣片林;使流动沙丘处在包围之中,虽然对降低风速,减缓沙丘移动有一定的作用。 但沙丘不固定,丘间低地营造的沙枣片林仍被沙丘前移而埋压,治理流沙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