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15876300000016

第16章 生态建设(12)

为了寻求固定流沙的有效途径,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民勤沙区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在有关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协作配合下,对民勤西沙窝的自然条件,沙漠成因及风沙运动规律,流沙治理规划设计,固沙植物种的选育和治沙综合技术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定位观察试验。 在开展试验研究的同时,采用芨芨草、白刺、芦苇等柴草在流动沙丘上插设不同形式的沙障固定流沙,并先后选用20余种固沙乔、灌木树种进行栽植试验。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将天然沙生灌木梭梭、花棒、毛条、沙拐枣等选育成功。并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把群众“插设风墙”和“土埋沙丘”的固沙方法,加以总结提高,研究出了用黏土设置沙障的技术, 对流动沙丘的治理提供了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方法。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民勤沙井子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流沙治理工程,营造了固沙林25 500亩,加上封沙育草,使63 000多亩流沙基本得到了治理。 形成了沙丘造林与丘间低地造林结合,机械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的格局,使民勤沙区治沙由防御性的分散治理,转入进攻性的规模治理。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民勤沙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使治沙造林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先期栽植的部分沙枣乔木林和固沙灌木林生长衰退,濒临死亡。 面对严峻的现实,林场何去何从,是知难而退,还是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在国家决定建设“三北”

防护林体系精神鼓舞下,提出了顺应生态环境演变,坚持进行治沙造林的战略方针。 在认真总结沙井子地区进行流沙治理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建立城西治沙样板林的规划设计。

从1979年到1981年连续3年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 在民勤绿洲外围又一个最大的风沙口城西沙窝进行了流沙治理工程。固沙造林保存面积12 000多亩(其中沙丘造林81 00多亩),加上封育天然植被26 000多亩,使近4万亩流沙基本得到控制,使沙窝前沿的大坝、薛百2个乡7个村的25 000亩农田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自然规律,依据变化了的生态环境条件,从治理设计,造林树种,栽植密度,配置形式,整地方式以及造林方法等技术措施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不仅保证了治理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使治沙造林又向纵深发展了一步。

三、治沙工作的成效

(一)治理沙漠成效显著。 防沙林试验场在民勤西沙窝南起宋和西河滩,北至国营勤锋农场,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2至6千米,总面积12万亩的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进行大面积流沙治理工程,营造防风固沙林38 275亩,加上封育天然植被64 449亩,使这一片流沙基本得到治理。

——改善了生态环境。 昔日浩瀚的荒原上建起了片片绿洲,呈现出一幅壮观景象。 近10万亩防风固沙林和天然灌、草植被发挥着“绿色屏障”的作用,基本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造林固沙,规划治理,产生了整体防护功能。治理区沙丘不再移动,吹到绿洲的沙源大大减少,基本不再成灾危害农田,有效地保护了风沙前沿的薛百、大坝、三雷3个乡17个村的5万多亩农田。 加上农业综合措施,粮食连年高产稳产,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充分显示了防风固沙生态林业的社会效益。

——控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和蔓延。 由于防风固沙林在总体布局上带、片、网相结合,实行连片规模治理,大片流沙得到控制,切断了深广的沙源,有效地防止了沙化土地的扩展和蔓延。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大面积固沙林的营造,缓解了沙区部分群众四料(燃料、肥料、饲料、木料)俱缺的困难。也为群众开辟了新的副业门路。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群众解决“四料”和“小秋收”的基地,群众从中得到了很多实惠。

(二)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该场在西沙窝进行固沙造林的过程,也是有关治沙科研成果进行中间试验和示范推广的过程。

——石羊河林业总场组建后, 及时总结推广防沙林试验场在沙井子地区进行固沙造林的成功经验,率先在总场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在民勤绿洲外围的跃进渠西岸、新沟沙窝、西河滩、王谋滩、城北墩滩、西渠大坝滩、东吕滩等十多个大风沙口进行大面积的造林治沙。在长达408千米的风沙线上,建成了一条长105千米,宽2至6千米的防风阻沙、固沙林带,控制流沙面积48万亩,保护绿洲面积120万亩,草场44万亩,直接有效地保护着民勤风沙沿线15个乡(镇)65个村的15万亩农田、780座村庄、117条干、支、斗、农渠和3条干线公路,保护和促进了民勤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林场在积极发挥示范、骨干和辐射作用的同时,主要采取请进来(大量雇请群众参加治沙造林),派出去(为乡村培训林业技术员),积极提供种苗、技术等措施,大力扶持和推动林场附近乡、村群众的治沙造林工作。并以此为基点,逐步向全县辐射推广。在国有林场的示范带动下,民勤沙区广大人民群众以国营治沙为样板,积极吸收和应用先进适用的治沙技术成果,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沙造林。 在农田外围流沙边缘和丘间低地营造固沙、阻沙防护林42万亩,有效地治理风沙口178个,初步形成了一个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防护体系。

——林场在民勤西沙窝治理流沙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在民勤沙区推广应用后,加速了民勤沙区的治沙造林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区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区武威和古浪沙区的国有林场、站和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应用石羊河林业总场和民勤治沙经验。 重点在武威东沙窝和古浪海子滩至土门一线风沙地区进行规模治理,使全区治沙造林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

(三)总结积累了经验和措施。 林场通过在民勤西沙窝治沙试验和生产实践,逐步积累和总结了一整套适合干旱荒漠地区造林治沙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措施。 主要是:固沙造林必须以保护天然植被为主,坚持造林与封育相结合;固沙造林必须以植灌育草为主,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固沙造林必须以固定流动沙丘为主,坚持沙丘造林与丘间低地造林相结合;固沙造林必须以工程措施为主,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固沙造林必须选用耐旱树种,以非灌溉造林为主,坚持灌溉造林与非灌溉造林相结合。 以及固沙造林必须建立一定宽度的灌草带, 才能达到固定和控制流沙的目的等一系列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技术措施,加速了治沙造林的进程,保证了治理效果。

(四)培养造就了一批治沙骨干和职工队伍。 身居沙漠,常年坚持在风沙第一线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职工,几十年如一日,面对茫茫沙漠戈壁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保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治沙事业勤奋工作,无私奉献。 他们在总结沙区群众治沙造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和大量的生产实践,较系统地掌握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逐步成为治沙工作的骨干,为治沙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者原系石羊河林业总场副场长、地区林技中心主任)

石羊河林业总场营林机械发展回顾

贾钦尧

1963年由甘肃农大毕业后即投身于造林事业,至1984年秋调离林场,把青春奉献给治沙造林事业的我,在石羊河林业总场建场30周年场庆之际,心情万分激动,浮想联翩。

我曾亲身经历林场机械化造林事业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 回顾过去,机械造林在武威地区北部百里风沙线上大显雄风。 在我省乃至全国机械化造林事业上能占有一席之地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石羊河林业总场营林机械的发展过程,是伴随林场整个造林事业从小到大,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 它的成长和发展显示了营林机械在干旱荒漠地区进行大规模机械造林的优越性。 就整体发展情况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机械造林的初试阶段

这段时间包括建场前到建场初的1966年底。 这一阶段是机械林场的筹建、机械队伍的组建、相应管理机制的设置、机具的调集和机械造林的试验、摸索准备阶段。

1.建场前人员和机具概况。 在石羊河机械林场建场前,原国营民勤防沙林试验场就有邓长福、方厚天等10人建制的机耕队。拥有东-54拖拉机两台、D-35和KD-35拖拉机各1台,解放汽车1辆,以及配套使用的五铧犁、重、轻耙、拖斗和数台蔡氏金植树机。 实施丘间低地的全面整地人工造林。 1963年秋在沙井子试办了1台D-35拖拉机牵引1台蔡氏金植树机的机械片状造林,机械造林后配20名左右踏苗员进行人工补栽和踏实。1963年冬,省林业局将洮河林业局4台DT-413拖拉机连同机务人员薛有义,郭生财等8人调入民勤红崖山林场。 1964年初,原民勤防沙林试验场的机耕队也调入红崖山林场,与洮河调入机务人员在红崖山林场建制下成立机耕队,邓长福任队长,贾钦尧、张广生任技术员。1964年夏,地区林业局为机械林场在民勤县招工,招收60年流散机务人员20余名加入机耕队,机耕队分驻冯家滩和下新沟,并在冯家滩、下新沟进行开荒整地作业。 永昌喇叭泉林场有赵保业等7人的机耕队,拥有D-413和铁-40拖拉机各1台,配有部分犁、耙、蔡氏金植树机试验造林。

2.建立了机务管理体制。 1964年10月,石羊河林业总场(原名石羊河机城林场)成立。

总场下设置机务科,主管全场机务工作。 红崖山林场机耕队、喇叭泉林场机耕队统归机务科管理。机务科下设机耕队、运输队、修理间。机务科长为伏振文,技术人员有贾钦尧、张广生、夏殿有、范秀洁、陶德春、王永和、王继珊7人。

1964年夏由省林业局调拨给林场东-54拖拉机15台,五铧犁10余台,深耕三铧犁5台,半自动植树机10组,联结器5台,中耕除草机10组及重耙、轻耙、提灌用小型柴油机若干台,3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所有这些奠定了机械林场在管理机构、机务人员、机组设备上的基础。 为以后营林机械的发展和实施大面积机械造林作了管理、技术、物资上的准备。

3.培养机务人才,不断提高机务人员素质。 建场前和建场初期,机务人员整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低,大都没有进过专门学校,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一方面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利用机具说明书、拖拉机驾驶员读本、机务规章制度作教材,利用冬训和业余时间组织机务人员进行学习,技术人员不厌其烦地讲授拖拉机、林机具的构造、原理和使用维护保养,老师傅们手把手教练实际操作技术。 经过刻苦学习,机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提高较快,能够单独出车完成作业任务,基本上能按规章制度定时进行各项技术保养。 经过几年的锻炼与提高, 当时这批机务人员,成为林场的机务骨干,并为以后培养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素质好的机务队伍打下了良好基础。

4.进行机械造林试验。 1965年3月,省林业局在民勤召开了“河西地区机械林场工作会议”。 会上强调了依照林业机务工作规章,建立健全机务规章的重要性,要求各机械林场积极贯彻执行。同时,在会期内由石羊河机械林场在下新沟进行了机械造林示范表演。东-54拖拉机牵引3台蔡氏金植树机进行机械造林这是首次, 由于在省局有关人员指导和督促下,事先对造林机组的机具进行了充分准备,表演很成功。 使与会代表开了眼界,得到了好评。 表演结束后,即在下新沟连续造林,使每台机组日造林数达到300亩,从而揭开了大规模机械造林的序幕。 由于此次机械造林严格按带状造林要求,正确使用了联结器、划印器,使造林按规划要求进行,幼林长势旺盛,当年夏秋季对机械造林进行了中耕除草机实地除草试验, 获得良好效果。 证实了对机械造林的幼林可实施机械中耕除草作业的可行性。这更激发了应用机械开展大规模造林的积极性和信心。1965年开始在苏武山、冯家滩、华尖滩等地开始了大规模宜林地的勘测设计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械整地,在以后几年内逐渐形成了造林高潮。

5.建起了林场自己的修理间。建场前和建场初,林场没有自己的维修设备。由于当时还未通电,连简单的焊修也只能送民勤、武威修理,费工费时,延误时间。 总场成立后,即着手筹建修理间,发电机组到场后,自己安装调试线路,先搞起了柴油机发电,利用起了电焊和车床。 购置了简单的维修用器具,并设置了锻工红炉,搞起了拖拉机、林机具的维修保养。

设备虽简陋不足,但在当时对机具的维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是以后搞修旧利废和技术革新,研制新机具的基础设施。

二、进行大规模机城造林阶段

1.为适应机械造林而进行的林业技术准备。 1965年春进行机械造林试验成功后也暴露了林业技术上的一些问题,诸如宜林地的规划、小区宽度、带状造林幅宽,栽植树种、苗木数量、假植点的选择等一些很具体、但必须从宜林地规划时就应考虑的问题。 否则,从整地到造林会造成一些无法解决的漏洞。 鉴此情况,为了解决机械造林与林技要求相互配合的问题,由总场统一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措施,制定了一套宜林地勘测设计规划办法。 这样既给机械作业创造了条件,也给机械化的标准作业法制定了检查验收的依据,有利于造林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结合造林数量与树种,强化了苗木的计划生产。林业技术措施的改进,保证了机械造林的快速发展。

2.进行大规模机械整地和机械造林阶段。在机械造林的质量、成活率和造林效果、造林速度、节省劳力等方面显示机械造林的优越性,并得到林技要求认可以后,机械整地和机械造林很快在林场范围内全面铺开。 结合当时具体条件,总结了整地实施夏季开荒、复耕、秋季重耙、轻耙除草;冬季镇压作业的五遍整地法。 造林前合理编制作业机组,正确使用联结器、划印器,先进行植苗员培训,后进行试造。 1966年春在苏武山机械造林,1966年秋在喇叭泉开始试用半自动植树机造林。1967年春在韩家沙路、洪水河、新地滩进行机械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