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4
15876900000038

第38章 让众人为你喝彩(2)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遭到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讨伐许国。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六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六名将领各射三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五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颍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颍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颍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颍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颍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颍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颍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颍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瑕叔盈以为颍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古代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斩杀功臣之事,所谓“卸磨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时,阿斗尚幼,刘备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枕边哲理

所谓以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最好的自助方法是助人

有一句俗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不就是人们互相帮助吗?的确,道理的确简单,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度过人生的难关,或者共同走向人生的成功。人类世界有个规律,一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实际做起来难度却不小。

阿明在他的朋友圈子里算不上最出色的一个,无论从家境、职业、才气、体魄各方面讲,他都显得平平。但所有的朋友都把他视为知己。他出国的时候,朋友到机场依依不舍地送他。当他同他们一一握别渐渐走远直至身影消失后,朋友们都感到若有所失地怅惘。阿明的朋友对他为何如此看重?用他一位朋友的话说:阿明平时话不多,也不常参加朋友的聚会,甚至不常到朋友家串门,但他心中始终装着朋友。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他就会出现。俗语说,患难识知己。在困难和逆境中得到关心帮助的人是最易感动的。同样,能及时地为别人送去帮助的人也最易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忠诚。

朋友之间,如能像《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那样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当然不错。然而现实生活,朋友之间绝不可能空闲到日夜相随相伴的地步,即使是经常的谋面在一般友人间也是不易。因此,许许多多的人相交成友之后,便无法对友情加以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往往流于一般的交际而已。有一种常见情况,可称之为“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由于忙碌地为生存而奔波,我们往往不能把朋友经常揣在心中,只当我们有事需要帮助时,我们才会记起一个对此事有助的友人,然后去登门拜访,重叙友情。真正的朋友当然不会计较而且乐于相助。但久而久之我们便会感到一种不安,因为求助于人同帮助别人毕竟是两回事,只收进不付出,不仅叫人于心不安,而且容易渐渐丧失别人的友情。

为了使友谊长青不老,使友情与日俱增,就该像阿明那样心里永远想着朋友。不是在自己需要朋友而是在朋友需要自己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特别对那些个性较强,不轻易求助于人的朋友来说,别人主动给予的关心和切实有效的帮助能使他们满心感激、刻骨铭心。

枕边哲理

当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时,千万不要推到明天。

别轻视“守时”这件事

很多人不把“守时”当一回事,认为迟到个十几二十分钟不算什么,有的甚至认为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忙碌”和“大牌”。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日理万机的大忙人,或身价不凡的“大牌”也就罢了,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那最好把“守时”这件事放在心上,并且谨慎地去奉行。我并不是说“大忙人”和“大牌”就可以不守时,而是他架子比别人大,别人敢怒不敢言,或是别人有求于他,不得不忍耐,但长久下来,这种人的不守时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而这种人对某些重要的事和人,可能又比谁都守时,换句话说,他也知道守时的重要,因为不守时就有可能让他失去一次大好机会。

没错,“守时”就有可能“守”住了一个大好机会,例如一个业务员和人约好谈生意,自己却迟到了,客户哪有耐心等你啊?

利益上的考虑不谈,守不守时对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事做人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守时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不管你是长辈、平辈或是晚辈,如你能在“守时”上尊重对方,对方当然也会尊重你。因此守时也可说是尊重自己。

如果你不守时,一个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的人,怎能要求别人尊重你呢?

——不守时会给人“不可信赖”的感觉。迟到一次还没太大关系,若每次都迟到,别人对你会有这种评价:不能有效管理时间的人,怎能管理自己、管理他人?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情又哪会有效益?因为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呀。一旦你这种“不可信赖”的形象被固定下来,损失就大了,而且想挽回都很难呢。

——守时是对时间控制及运用的一种训练。因为为了守时,你的生活作息和工作都要做妥善的安排,长久下来,对时间的处理就会成为习惯,而时间一进入控制状态,做事情自然会要求效率和效益。因此“守时”习惯的养成对你的事业是有绝大好处的。

——不仅守时,若能早到最好早到。早到可以气定神闲,不必狼狈不堪、气急败坏地赶路。“气定神闲”可以让人对你有好印象,你也可以从容应对,在双方互动中取得优势。另外,因为早到,你还可对周围的环境做个了解,这对你的“气定神闲”是有帮助的。如果对方迟到了,你的早到更可以让你占上风,而对方因为理亏,气势上便会弱些。

要怎样才能守时?这也是个问题。

——如果有秘书,可交给秘书替你安排行程,保证不会忘记。如果没有秘书,自己的笔记簿或备忘便条一定要记得清清楚楚。约会特别多的人尤其不可自恃记忆力好就不记下来,你要知道,忘记一个约会比迟到更严重。

——提早出门,并且要把路上有可能耽搁的时间也算进去,宁可早到也不要迟到。

——若有事不能赴约,要提早取消约会,以免让人空等,这和“守时”一样重要。

另外,去别人家拜访也要约定时间,固然不能迟到,但也不能太早到,以免影响主人,因为他们有可能还没准备好要迎接你。

枕边哲理

忽视当前一刹那的人,等于虚掷了他所有的一切。

不当惰性的奴隶

一个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和他的习惯、才智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是人生的部分表现,职业则是他志向的显示,理想的体现,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那个人。

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备条件,那些在工作上不肯尽心尽力而只求敷衍塞责的人是无法具备这种自尊、自信的心态的。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那么他也绝不会尊敬自己。当今社会,许多人不珍惜自己的工作,不将工作看成创造事业的基本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一些人甚至将工作当成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而不将其当作一所锻炼自己能力和培养品格的大学。

一个人工作时所形成的习惯,不但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对其品格的形成也大有影响。有一句话这样说道:“检验人的品质有一种标准,那就是工作时是否能全神贯注,进入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

无论你的工作地位如何平凡,如果你能像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投入其作品一样投入你的工作,所有的疲劳和懈怠都会消失殆尽。饱满的热情可以为最普通的工作赋予伟大的意义。如果你能以高昂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就能成为最灵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工匠。所以,在各行各业都有施展才能和提高地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