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15879400000015

第15章 提高交往水平(3)

一般认为,儿童在伙伴群体中能否与之融洽并占有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除此之外,儿童的智力,学习成绩,外貌,善于言辞等也是群体人际接纳的重要因素。所以,成人和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人际交往并指导培养训练其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学会掌握各种人际交往的方法,使小学生在同伴集体和同伴交往中不断学习各种社会技能完成社会化要求;另一方面,正是考虑到同伴交往可能对儿童产生的终身影响,教师和成人更应该随时注视儿童同伴交往的对象和范围,避免乃至杜绝小学生与社会、学校中的有不良习气的儿童交往,指导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人际关系,使之在人际交往中发展积极的个性。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与教育

在学校中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交往水平和能力,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交往水平、交往能力的有效方法。

1.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有效方式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方式很多,在此仅从教育者的角度,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

(1)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是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必要条件。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意义与作用往往认识不明确。而这当中的大部分人是人际交往障碍者。还有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拉关系,所以教师应该关心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向他们讲明如何进行正确交往,交往对人尤其是对身心健康有哪些作用等,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在思想观念方面,分清清楚模糊和错误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2)教师的人际交往示范和引导

学校人际交往的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交往水平,交往方式都会对学生的交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对他们当时的人际关系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学生们毕业后走上工作的人际适应性影响也很大。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起到这种交往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呢?

首先,教师要端正态度,要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处理问题要公正,奖惩要适当。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因学生的外表,学习成绩和家庭地位而偏爱和歧视某些学生,对那些长得讨人喜欢、学习成绩好、听话、家庭地位优越的学生格外关照;而对那些学习成绩差、“不听话”、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则表示冷淡或厌弃,乃至使他们在学生集体中遭到排斥,导致情绪困扰,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个性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因素,在人际关系中起很大作用。在人际交往中,教师所展现出来的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又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再次,教师交往动机要纯正,方法要恰当,给学生提供从事交往的良好经验。教师之间的交往应当建立在对教育目标、组织目标认同的基础上,同时应该塑造充满合作,互助,团结和友爱的心理气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交往倾向如热衷于搞“关系学”,必须排除在学校教育群体之外,以免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污染。

(3)加强信息沟通

学校中的沟通渠道很多,几乎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其沟通结果不仅影响到整个学校教育职能的发挥,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发展水平。

在学校的沟通渠道中,课堂教学有特殊意义,其沟通结果不仅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且也是维持和发展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应改变单项沟通为双项沟通,改上下沟通为平行沟通。

2.增强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是通过自觉学习和实际锻炼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仅谈以下两个方面。

(1)提供理论指导,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有关教育。如开办这方面的讲座,提供有益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读物,有条件的可以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向学生系统讲授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从理论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加速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的提高。

对学生进行有关人际关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不少发达国家的学校都设有这方面的课程,甚至为学生提供了种种交往技巧的细节,如与人交谈的技巧。与人交谈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必须耐心地听别人说话,做到不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做小动作如啃手指,理头发等;其次要学会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对人诚恳,说话是要注意对象。

(2)生活中实际的人际交往

人的交往能力主要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与人进行人际交往,无时无刻不与人形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交往活动。就学生而言,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交往,课堂交往,课下交流等经常发生,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交往活动中帮助他们总结成败的经验,如与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与教师之间应该怎样交往?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等等,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同时在交往过程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交往中的不良个性特征,如自我中心,心胸狭窄,好妒忌,过分自卑和自负孤僻,对人不真诚和挑剔别人等。

三、操练

1.你和朋友过得很愉快,是不是因为:

A你发现他们很有趣,既爱玩又会玩

B朋友们都挺喜欢你

C你认为你不得不这样做

2.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

A通常自己想办法解决

B马上求助于友人

C只是求助于最要好的朋友

3.当你的朋友有困难时,你发现:

A他们都乐于求助于你

B只有好友求助于你

C朋友们很少求助于你

4.你认为作为朋友,应当:

A为人可靠,值得信赖

B能与自己愉快相处

C一切都听自己的

5.假如朋友们跟你作恶做剧,你是否:

A跟他们一起哈哈大笑

B感到气恼,并且发牢骚

C可能和他人一起哈哈大笑,也可能恼怒发火6.你正在说话,一个坏家伙打算恐吓你的朋友,你会:A保护你的朋友

B去找能震慑坏家伙的人,求得帮助

C站在那里观看,不参与

7.一位朋友向你吐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个人秘密,你是否?

A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让别人知道

B根本没有想到把它传给别的同学听

C当那位朋友刚离开,你就马上找别人来议论这个问题8.假如朋友请你去参加一次活动,而你这时恰好有事,你会:A借口不去参加

B放下自己的事情,为了朋友高兴而去参加

C不去参加并说明理由

9.你跟别人约会时,是否经常让别人等你:A是

B不是

C偶尔

10.同学们是不是为你起了绰号并经常叫你的绰号?

A我只允许要好的朋友叫

B如果别人叫我的绰号,我就骂他甚至打他

C我不理他们

记分标准:

12345678910

A2333332132

B3122123211

C1211211323

21—30你很关心你的朋友并能跟他友好相处14—20你同朋友的交往不是很深.不大注意去关心他们。

14分以下你是个自我中心主义者.只顾自己,不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