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15883000000039

第39章 太昊伏羲祭典

时间:2006年类别:民俗

地区:甘肃,河南编号:Ⅸ-37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河南省淮阳县甘肃省天水市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创始人,他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通八卦,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伏羲的开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昌盛的根基。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后人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

太昊伏羲祭典

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因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故称“天下第一陵”。

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在祭祀规格及内容上都有差别,最兴盛于明代,由朝廷颁发祭文,采用太牢规格,一年两祭,一祭三日,隆重而神圣。到了清代,简化了祭祀程序,仪礼简略。民国时期更为简略,由民间祭祀组织上元会主持祭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恢复了清代的祭祀规格,祭祀日期改为正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七日,一祭三日,一迎礼,二大典,三送礼。天水太昊伏羲祭典包括民祭和公祭。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都要在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祭典。祭典活动举行期间,也举行庙会,历时月余,不过最热闹的还是二月初十至二月二十的10天,二月十四至二月十六日的3天,可说是祭典的最高峰,逛会的人群摩肩接踵,万头攒动,每天可达二十余万人。

太昊陵庙祭祀是我国祭祀文化的典型代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陈风》里就有描述。自明代朱元璋于洪武四年亲制祝文致祭以来,到清末的宣统皇帝,御祭达51次。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为期一个月的朝祖会,海内外华夏子孙,每天谒祖朝圣者达二十多万,所以,太昊陵庙被誉为“中国的耶路撒冷”。

近年来,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庙会上寻古探幽,研究古老华夏的东方文化,港澳台胞回大陆观光,参加太昊陵祭典,寻根问祖,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