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中的情绪与情感
15888600000005

第5章 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2)

其四,自尊感、同情感、良心感。道德情感之中,自尊感是最直接地指向自身的一种情感。自尊感还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往往必须要体验彻底的情感。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感受。倘若失去了自尊感,那等于丢失了自己。同情感与良心感在评价他人道德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情感能使我们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富有生活情趣。良心感会使我们更清晰地体会人世的真善美,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

其五,事业感。对青少年来说,眼前的事业就是学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必须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事业中体验到的成就感、愉悦感往往最具有生命力,给人的激励也最为有效、最为持久。当然,这里指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青少年搞好学习,是成就未来事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基础。从学习中体验到的愉快也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情感。

三、美感

人们往往会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在评价的同时,在情绪上也会产生一定的体验,这就是美感,或者说美感情操。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发现美。美的事物之所以让人觉得美,之所以让人产生美感,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思想想象的结果。但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属性,只能在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不仅离不开人类社会,同时还离不开人类的感官与意识,没有相应的感觉器官、没有人们的意识活动,事物就不可能引起人的美感。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但美感不是什么单纯的快感,美感比快感的内容更丰富、意义更深刻。

有人纯粹地追求快感,那是对美感的一种虐待。真正的、有内涵的美感来自于事物内部的美、本质的美,那种只重视外表美的感觉是十分危险的易燃物。抓事物要抓住内在美,看人要看其心灵美。自然景观与人类的创造物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桂林甲天下的山水、昆明美名扬的石林、北京传天下的红叶能够引人入胜。壮观辉煌的长江大桥、庄重宏伟的故宫博物院、雄浑绵长的长城也能够让人流连忘返。自然现象与人类创造物中美好的特性,能够引起人们肯定性的、愉快的情绪体验。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道德品质也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例如:诚实淳朴、善良真实、公正坦率、坚强果断、公而忘私的品德与行为,会让人们产生喜爱、快乐的情绪体验。那些卑鄙无耻、虚伪狡诈、损人利己、两面三刀的品德与行为则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与憎恨。美感能激起人们学习的热情、创造的激情,还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很多成功人士都认为,美感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催化剂。爱因斯坦喜爱拉小提琴,而且时常在钢琴上弹奏贝多芬的乐曲,音乐使他在进行科学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令人惊喜的灵感。青少年一定要培养积极的美感,激发自己热爱生活的情趣,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富有朝气的活力。

(第三节)体育锻炼中情感体验的基本特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人对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的。当事物符合人的某种需要,便产生肯定、积极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和推动作用。反之,当事物不符合人的某种需要,便产生否定、消极的情感,如烦恼、厌恶和阻碍作用等。

人的情感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也产生、发展着相应的情感特征,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下述主要特征:

一、鲜明强烈的特点

人在体育运动中,身心紧张的状态超过其他实践活动。这种紧张的状态在运动中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在体育测试的关键时刻,情绪的适度紧张能使神经中枢不断积蓄力量,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和心理能力的动员,以取得最佳的体育运动效果。

但是,情感体验过分强烈,则会引起大脑皮质有关区域的抑制,使动作失调,妨碍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善于控制情绪,掌握运动的必要知识、技能,作好运动的充分准备,避免体育运动中发生过分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复杂多样的特点

从情绪的表现形式来看,它是极为复杂多变的。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工作能力发生变化时,情绪也发生明显、复杂的变化。比如说,当运动量没有超过机体工作最大负担量而有取胜的可能时,学生会信心百倍精神抖擞表现出高兴的积极的情绪,反之,超过人体生理负荷量而有导致失败的可能时,很多学生会表现出消极沮丧的情绪。

由于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对待运动的态度也不相同,在训练与测试中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意志顽强、性格坚韧不拔的学生,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能够承受更大负担,努力完成训练,力争取得好成绩,虽苦犹乐。

三、易变的特点

在运动实践中,人的情绪情感体验的多变性是和运动的主客观条件的复杂多变相联系的,在测试中,这一点对学生而言表现的更为突出。例如,在势均力敌的球类测试中,学生的情绪表现的多变性远远超过平时。

体育运动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多变、易变和运动的客观条件、运动项目的特点都有很大的关系,对抗性程度越大,情绪情感变化就越明显;所以竞赛又远比平时训练的情感体验复杂多变;运动的结果及其意义如何也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学生的健康水平、对待运动的态度、个性特点等也直接影响情绪情感的变化。

可见,情感是随主客观条件发生复杂的主观态度体验。它是影响动作练习的质量、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

(第四节)体育锻炼中情感的培养

一、美感的培养

体育锻炼中美感的培养,可以与学习运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动技巧是人后天学会的,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某种暂时联系后掌握的,年龄越小,重复的次数越多,这种联系越牢固。毋庸置疑,学生动态形象的优美与否,与运动技巧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美感,学会体验运动的美感。

训练动作的形成,是建立在刺激的因素之上。身体运动的发生是复杂的,它要有大量的外部和主体感受的信息,取决于神经皮层汇集的质量。既有意志运动,也有遗传反应能力。对审美对象产生美感,有利于正确动作的形成。审美对象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能帮助训练者很快掌握动作。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高傲自大、粗暴急躁、野蛮无理、犯规投机等恶劣的思想品质,树立坚强勇敢、机智灵活、谦虚谨慎、文明礼貌、集体协作等优良作风。

要充分运用体育课上、训练中美的因素来激发自己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场地器械的布局,整洁的环境美;队形、体操运动的造型美;师生双方的服装、仪容、语言的行为美;动作舒展、协调、韵律的运动美等等。

二、道德感的培养

道德感,就是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培养与规范道德行为。如爱国家、爱集体、尊重他人、团结友爱、遵守规则、文明行为等,学生的思想行为凡符合道德准则的要及时予以肯定、赞许,激励奋发向上的情感。

在体育锻炼中应培养以下几方面的道德情感: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2.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认识。

3.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4.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5.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6.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7.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

8.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三、理智感的培养

理智感,就是在体育训练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不断地探索与追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对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刻苦钻研,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当我们学有所成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积极进取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锻炼中所产生的确信、惊讶、好奇、怀疑、犹豫、愤怒、惋惜、骄傲、自豪和幽默等情感都是理智感的表现。儿童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求知欲强。这样要在体育锻炼时,通过直面问题,探究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地解决一个个情绪问题,如此多次反复地构建经验的宝库。儿童可以从中不断经历体验,渲染情感,发展情感。

开拓积极的思维,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项目,在运动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从而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学习新动作时,要加强对比,分辨异同点,建立正确的动作观念。要经常参加游戏和竞赛,个别练习与集体练习结合进行,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