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感受活力运动——排球
15889400000009

第9章 中国排球(1)

(第一节)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排球自1905年传入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早期的排球运动,是在南方沿海地区和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首先开展的。新中国成立前,从第2届全国运动会起就设有排球竞赛项目,男子比赛共举行了6次,女子比赛共举行了5次,但其规模与水平,不可与现在同日而语。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第1届远东运动会的16人制排球比赛。从1913年至1934年,我国男排共参加了10次远东运动会,曾获5次冠军和5次亚军;女排参加了5次,获4次亚军。排球传入我国以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过程。1905~1919年我国排球比赛采用16人制,每排4人,位置固定不轮转。当时技术水平很低,打法比较简单。1919~1927年采用12人制,12名队员分成3排站位,每排4人,位置固定不轮转。技术发展到采用上手发球、正面扣球,并且出现了单人拦网和倒地救球技术。1927~1951年采用9人制,9人制排球在我国经历了24年之久。

我国正式采用6人制排球是在1951年。1951年底正式成立了国家男、女排球队,并于1952~1953年到中南、西南等14个城市巡回表演,这就为推动6人制排球运动在全国开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自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等级联赛,同年,我国男、女排球队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男子第3届、女子第2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女队获第六名,男队获第九名。比赛中我国男排发扬了快攻战术的特长,受到排坛的注目,但也暴露了我们在防守上的弱点。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运动员向来访的日本女排学习,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这对当时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65年,排球规则做了一次重大修改,允许手可以过网拦网,使网上争夺更加激烈,拦网和突破拦网成为排球比赛中的主要矛盾。我国男排根据规则的新变化,创造并掌握了“盖帽”拦网新技术。北京男排还发展创新了“平拉开快球”扣球技术,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快攻打法,有效地突破了拦网。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国内开始恢复体育比赛。1976年重新组建了国家男、女排球队,经过艰苦的训练,在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女排获得第六名,男排获得了第五名。在1978年世界排球锦标赛中,女排获得了第六名,男排获得了第七名。我国男女排球队都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愿望。1981~1986年中国女排曾5次连获世界大赛的冠军,全国人民为此欢欣鼓舞,并掀起了学习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高潮,这对促进四化建设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由于主力队员相继退役,原来的先进打法已被世界各强队所掌握,在技战术上又没有新的发展,因而到了1992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仅获得第七名,在1994年的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只获得第八名,并且还失去了亚洲冠军的地位。中国男排在世界大赛中的排名也下降到10名以后,中国排球又重新回到要冲出亚洲的起点。1995年,国家女排进行了重新组建,在以郎平为核心的教练班子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组建8个月的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排球赛上取得第三名,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取得亚军的好成绩。在1997年11月的世界洲际冠军杯排球赛上,中国女排排在俄罗斯、古巴、巴西之后列第四位。2000年悉尼奥运会,再度出山的胡进率领中国女排出师不利,一上来就让美国队来了一个下马威。中国女排在以25∶19赢了第一局之后,连输3局,以21∶25、12∶25和24∶26挨了迎头一棍。接着,中国女排又以1∶3负于克罗地亚队,以0∶3负于巴西队,最终名列小组第四。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以0∶3负于卡尔波里率领的俄罗斯队。三局比赛都是仅仅以2分之差失利,即25∶27,23∶25,25∶27。2001年,陈忠和接过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帅印。2004年,他们首次参加奥运会便夺得了中国女排的第二个奥运会冠军。

1996年,汪嘉伟回国出任国家男排主教练。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去天安门看升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磨炼主力队员的意志品质进而培养全队的拼搏精神等方法,增强了全队的凝聚力,树立了信心,在第9届亚洲男排锦标赛上夺得冠军,这使得中国男排在1979年首次登上亚锦赛王座之后的18年再次回到了亚洲霸主地位。1997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洲际冠军杯排球赛上,中国男排又以3比1击败奥运会冠军荷兰队。面貌一新的中国男排让国人又看到了希望。中国男排成立已有40余年,曾10次参加世界锦标赛,最好成绩为第七名。曾参加一次奥运会,参加了1990年、1992年、1997年、2002年的世界联赛、1999年的世界杯。2001年,邸安和被任命为主教练,在2002年阿根廷世锦赛中,中国男排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他们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同时吸收了世界其他强队的先进技术和战术。中国男排在2003年获得亚锦赛的亚军,并打进世界杯。目前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相比,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在经验技术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二节)中国排坛名将录

一、中国女排名将

郎平

郎平,女,生于1960年,北京市人。郎平是我国著名的排球运动员,是曾经四次获得世界冠军称号的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她是当代世界排球史上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之一,在中国女排夺取一次次的世界冠军的艰苦比赛中,她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祖国争得了巨大的荣誉,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她是主攻手,其强有力的扣杀,给对方很大的威胁,是队内主要得分手。越是在关键的时刻,越显示出她巨大的威力。她扣球点高、路线变化多、作风顽强、敢打敢拼、技术全面,被国际排坛誉为最优秀的进攻手之一。她在夺取世界冠军过程中的出色表现,给全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1978年开始成为国家女排的主力,在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1982年世界排球锦标赛、1984年奥运会排球赛及1985年世界杯排球赛上屡立战功,多次被大会评为“最佳运动员”。1986年任中国女排教练,参加了1986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并获冠军。她还多次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的称号,并多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6年回国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并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带领女排姑娘荣获亚军。

张蓉芳

张蓉芳,女,生于1957年,河南省人。1976年四川队女排调入国家女排,参加了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1978年世界排球锦标赛、1979年亚洲排球锦标赛并获冠军。主攻手、作风好、意志顽强、攻防全面、路线变化多,被人们称为“怪球手”,为中国女排夺取“三连冠”做出了重要贡献。1986年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率队参加了第10届世界排球锦标赛,获得冠军,并获大会颁发的“最佳教练员奖”。同年参加了第10届亚运会排球赛,获冠军。多次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1年当选为第3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同年被评为建国35周年以来杰出的运动员之一。1985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代表。1987年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1997年任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孙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