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重义篇
15890000000024

第24章 武训行乞兴义学

武训,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武训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跟随母亲行乞度日。每逢听到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他便驻足而听。他几次向母亲哭诉,请求母亲让他去上学,母亲都含泪说:“咱家穷得饭都没得吃,还有钱让你上学吗?傻孩子,不要胡思乱想了!”7岁时,他偷偷拿着积蓄的200文铜钱求私塾老师收留读书,富家子弟却把他赶出学堂。母亲去逝后,武训投靠到伯母家。年幼的武训又一次提出要上学,伯母凄然地告诉他:“书,不是穷孩子念的,还是长大了扛活换饭吃吧。”这时他幼小的心灵又是伤心又是不解:“为什么穷人就不能上学呢?”

14岁开始,武训在富人家做长工,主人总是欺负他,克扣工钱。有一次,他被主人打出门来,回到本村的破庙里,他慨叹自己悲惨的身世和命运,并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念不起书没有文化上,于是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三天后,武训从破庙中跑出来,若癫若狂,还高唱自己编的歌:“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一天的工夫,全武家庄的人都知道武训疯癫了。而武训却在这次“疯癫”之后,找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办义学是件难事,对于他这么个乞丐更是如此。武训把自己的头作践成奇形怪状,身上的衣服又是各色的补丁,以求别人肯来耍笑他。人们觉得他好玩,也乐意给他东西,或是食物、铜钱。他把乞讨来的好一点的食物出卖,变卖成钱积蓄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好的,他唱道:“吃好的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除了乞讨以外,他常常帮人家推磨、晒粪、铡草、拉砘子。他还会捻线缠线,出售赚钱。在他立志办学的初期,这些收入是他积钱的主要来源。武训因为急于筹集义学的款项,有时还做出可怕的举动求人施舍。他常吃蛇、蝎子、破砖碎瓦,乃至吃屎喝尿,以此向人讨钱。

经过十年的积累,武训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武训身为乞丐,钱款多了无处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柳林镇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公正廉明。武训觉得这是存钱的好地方,于是跑到杨府求见。杨府家丁见他是叫花子,不予传达,他便一直在杨府门口跪了三天三夜,才得以见到杨举人。武训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述说一遍,感动了乐善好施的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由于款项的增多,武训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所买的田地以碱地洼地为多。他雇工翻垫,以期变成肥田。在他49岁时,前后典地230余亩,其财力也足以办学,他便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却劝武训先娶妻生子,武训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义学落成,取名为“崇贤义塾”。这一年距武训立志行乞兴学已经整整30年了。

学舍落成后,武训和杨举人商议筹备开学,聘请老师时有人推荐:“寿张县有一位举人崔先生,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但听说他家道小康,恐不肯出来做事。”武训听了这话,立刻跑到寿张县崔先生家,长跪不起,请他可怜可怜不识字的穷孩子。崔先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去教学。

武训此后仍过着乞丐生活。每当讨饭的余暇,便去看老师的授课是否勤勉、学生们读书是否用心。有一次,他来到义塾,看见学生都到齐了,而老师还在睡觉。他便悄悄地推开老师的门,恭恭敬敬地跪在床前,不住地流泪。等老师醒来,猛然见到这种情景,心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要询问,武训开口说:“先生,学生们早已到齐了。”一句话说得老师惊慌惭愧,从此再不敢晚起。

山东省巡抚张曜得知武训事迹,代奏朝廷恩准,给武训建造了一块“乐善好施”的牌坊。武训名声远扬。此后,武训又创办了几所“义学”。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逝世,享年58岁。

言行导航

武训生活困苦,以乞讨为生,却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因为自己没读过书,希望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够上学,所以要办一所义学院。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

宁可行乞,也要让穷人家的孩子上得起学,武训的舍生取义,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流芳百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