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尊师篇
15890100000001

第1章 孔子拜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家境十分贫寒,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经常与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做礼节方面的游戏。

孔子走到哪里,学到哪里,遇到不懂的事总是去请教别人,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当孔子告别少年时代,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青年以后,更是把拜会老师作为丰富和提高自己学识的一个途径。

当时在楚国居住着一位非常有修养、有学问的人,这个人姓李名耳,人们都尊称李耳为老子。

老子的名气很大,他写过一本名叫《道德经》的书。在这本书中,老子使用朴素的辩证法讲解了宇宙的矛盾以及矛盾转化的道理。孔子早就听说了楚国的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经过详细的准备和安排之后,孔子决定去拜会老子。

当时,老子的年龄比孔子大,而且老子的知识学问比孔子丰富,名声也比孔子高。但是,当他得知孔子要来见他,仍然亲自套了一辆马车,早早地赶到郊区去迎接。

老子静静地坐在车上,耐心地等候一个不曾相识的年轻人。

当孔子的马车过来的时候,老子立刻走下车来,十分谦虚地向孔子打招呼。

孔子非常感动,立即停车,连忙走下来,十分有礼貌地走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只大雁,恭敬地说道:“弟子今日来拜访老师,老师亲自前来迎接,弟子真是受之不起。”

老子笑了,宽厚地说道:“我们都是老师,又都是学生。当我懂得多的时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当你懂得多的时候,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孔子很受启发,信服地点了点头。

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孔子每天都向老子请教一些问题,并和老子一起共同探讨。老子总是非常有耐心地、非常详细地进行讲解,孔子从老子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并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以后,孔子决定向老子告别。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老子觉得孔子是一个很有教养、很有礼貌、也很有前途的年轻人。要分别了,老子还真有些依依不舍之感。

当孔子向他行礼致别时,老子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什么珍贵的礼物送给你作纪念,只能送你几句话当作临行的礼物,希望你记于心间。”

孔子很是感激地望着老子,洗耳恭听。

老子慢慢地说道:“道德修养越高的人,就会越朴实、越实在。道德修养越高的人越不会骄傲。希望你能成为一个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孔子深情地点了点头。

还有一次,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去讲学,见前面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在路上堆土玩,子贡便大喝一声,要赶车轧过去。可是那个孩子挡在路中,高声叫道:“站住,前有城池,过不去了,你们退回去绕道走吧!”

子贡赶紧停住车,没好气地大声嚷道:“你这顽童休得胡闹,这是孔夫子的车,快放过去!”

“不管谁也得讲道理!我来问你们,到底是城躲车呢还是车躲城?”小孩有板有眼地说。

大家被问得张口结舌,子贡又气又急。

这时孔子从车上走下来,拦住子贡说:“小孩讲得在理,你们不要乱来。”

说着,孔子走上前对小孩鞠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小孩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啊!”

“讲学传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你知道些什么呀?”

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又问:“那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吗?”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呢?”

小孩眼珠一转,接着问:“嫌看不见,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见,你知道有多少颗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如何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着说道:“呵,你又嫌多,那太阳就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我来问你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

孔子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上来,便诚恳地对那个小孩说:“本人还是才疏学浅,以上事情确实不知,愿拜你为师,望多指教。”说罢,磕头离去。

后来孔子以此事教导众弟子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孔子以其“不耻下问”的精神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言行导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是人生学无止境,从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学问家,可是,他还是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向别人学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好学,要有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诲人不倦的品行。